首页 > 都市重生 > 枭雄的权谋 > 第291章 战书(三)

第291章 战书(三)(1/2)

目录

每个新机构成立,组成新班子都需要磨合。新上任的官员更需要出政绩,也都想把劲使在名利双收的【短平快】案子上。像洪海侠申请的这个案子,不但难度很大,还是抠人伤疤,实属费力不讨好。但如果有上级来函过问,那就不一样了。只是,如果自己这一网下去,要是拉上来一大堆生猛海鲜,他真很担心,就自己这样的级别,是不是能收得了场?

因此,而对这既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去协调多个部门,平衡各职能部门关系,又要冒一些很可能得不偿失的风险,还可能碰触到一些基层官员既得利益的案子,他当然要尽量四平八稳,绝不能引火烧身。

虽然说自己已经坐在屁股下面的交椅还只是个副职,但自己能够兢兢业业,以40多岁的年纪,就攀升到今天的位置,那也是十分的不容易。

再说了,就算自己并不满足于这把交椅,可在虎视眈眈的想把自己拉下马了他来坐的,恐怕还大有人在。

就这一点,洪海侠虽早已不在体制内,也就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但他可不是一个随时随地都能做到难得糊涂的人。虽然早已离开体制成了灵活就业者,但也还是尽了自己的努力为需要就业岗位的人,创造着就业机会。

现在遇到难事,不还得求到体制内的人吗?

他虽然并没有像那些值得大家去学习并歌颂的人那么高尚。但他自信自己在任何时候都能守住做人的底线。只要是自己都不愿意接受的东西,无论如何也不能由自己去强迫别人接受。

因此,很多时候他都信奉楼梯理论。

洪海侠之所以要在还没有收到钱以前就选择离开景阳酒店,是他在对景阳项目的尽调中十分清楚地确认,在景阳项目工程里面,有太多见不得光的私利。而且并非个案。完全是已经形成了利益集团,这才使工程最终【烂尾】。而这个【烂尾】,必然会有人要为其承担责任。如果自己不早点抽身,保不齐还会承担更严重的后果!

毕竟这股势力的强大,并不是他这样的【外来户】能够与之抗衡的。而洪海侠的一贯做法是,明知凭自己的实力硬抗不过,他就绝不会与之发生正面冲突,而是会想尽一切办法绕过去。

他对那种鸡蛋碰石头的做法很是不屑。

他习惯使巧力,绝不干自取其辱的事。当他亲身经历了陵江的地方势力为了阻止外地投资者撤走投资,地方势力可以结成统一战线,他凭什么要硬扛呢?

他虽然随他妈妈信佛,但觉得自己做不到六根清净,也就不做虔诚信徒,只是选择性的去信。对什么天道轮回和遭报应是绝不信的。他只知道天命是父母给的,必须要认,但运势是可以凭自己的能力去改变的,他绝对不认。

就像当下,他明知道自己肯定斗不过景阳项目背后的利益共同体,他就不去斗。但他可以清算玩成书,可以向玩成书公开下战书。把玩成书赶出景阳酒店。不但可以不去触碰景阳项目。反而还可能在景阳酒店继续火爆的经营中带动景阳大厦商品房升值,说不定就能堵上玩成书开戳漏了补不上的资金黑洞。

也就因为如此,洪海侠才花了极大的工夫,让京城的郑公子引见了他在最高法院办当主任的本家兄弟郑元。

其实,对于本就在最高法院办任职的郑大公子来说,接到一大堆八桂高法报告上来的《投诉函》,虽然他可理可不理。可如果他理了。而且向院长刻意汇报了,建议“发函过问一下”,那也是举手之劳。

但是,这从京城最高法来的《询问函》,对于一个新成立的直辖市高法,所有官员都是升职或新到任组成的班子来说,完全有一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感觉。

要知道,华夏的官场惯例,上级下达的指令,下级必须贯彻执行,更何况这是来自京城的指令,能不重视吗?

于是,当吴局长从阳律师那里听说最高法有一封《询问函》已经发到院办。

恰恰院办主任以前是他的副手。

完全没有停顿的,放下阳律师的电话就拨通了院办的电话:“小任哪,是不是最高法有封函件给我们执行局?”

“是啊,师傅,刚到不一会,我正准备整理好就给赵副院长送去。怎么?他让直接交给您吗?”院办任主任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