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谁也说服不了谁(2/2)
小郑激动地搓着手,凑到中间:“没错没错!奖励可以搞点跟工作有关又好玩的,像印着不动产登记标志的笔记本,看着就特有面儿;再弄点可爱的小摆件,摆在桌上天天瞅着乐呵。再加上周边餐厅优惠券,工作之余还能去搓一顿,这奖励,谁能不心动?”他满脸通红,兴奋得手舞足蹈。
这时,小王皱着眉,斩钉截铁地说:“我还是觉得团建没啥必要。就算策划得再好,那也是占休息时间。大家工作累得像狗,周末就想在家‘躺平’,陪陪家人,搞团建就像给疲惫的骆驼再压根稻草,实在没动力。就算人去了,心不在焉,那团建不就像演哑剧,没效果嘛。”他一脸固执,坚持自己的观点。
小张点头如小鸡啄米:“是啊,与其折腾团建,不如把精力花在日常工作优化上。组织点业务培训,提升提升工作能力,对部门发展才是实打实的帮助。搞团建就像隔靴搔痒,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他双臂抱胸,表情严肃。
刘叔摆摆手,语重心长地劝道:“小王、小张,你们对团建的理解有点偏咯。团建可不是浪费时间,它能让大家在轻松的氛围里增进了解,工作的时候配合得像齿轮一样默契,效率蹭蹭往上涨。这对部门长远发展好处多多,不能只盯着休息这点事儿。”他眼神恳切,希望两人能改变想法。
小王不以为然地摇头:“刘叔,您说的理论我懂,可实际团建很多时候就像一场闹剧,大伙折腾半天,啥收获没有,还累得够呛,最后对团建都怕怕的。所以得好好考虑可行性,别到时候竹篮打水一场空。”他想起之前的团建,一脸无奈。
孙姐赶忙劝道:“小王,这次不一样,咱吸取教训,充分考虑大家需求,营造个轻松愉快的氛围,肯定对工作有帮助。你就再给次机会呗,说不定会有惊喜哦。”她满脸期待地看着小王。
小张反驳:“孙姐,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满足所有人太难了。还不如把资源用在刀刃上,提升工作效率才是正事儿。”他坚持自己的看法,不肯让步。
小赵加入争论:“我觉得可以先做个问卷调查,摸摸大伙的兴趣,有针对性地策划团建,这样大家参与度可能高点。”
小周皱眉回应:“小赵,想法挺好,可大家想法像天上的星星,又多又乱,整合起来比解数学难题还难。说不定最后吵得不可开交,啥也搞不成,还不如不费这劲。”
小李也跟着说:“就算按想法策划,活动中也可能状况百出,只要有一个人不满意,那气氛就像气球被扎破,一下子就没了。风险这么大,不如不搞,省得麻烦。”
陈哥反驳小李:“小李,不能因为怕出意外就打退堂鼓啊。咱提前做好准备,把可能出现的问题都列出来,制定个应急预案,就像给团建穿上‘防护服’,保证顺顺利利,增强团队凝聚力。”
小孙这时提出:“把团建和工作结合,组织行业参观,既能增长见识又算团建,大家应该能接受。”
小王不屑地哼一声:“这跟出差学习有啥区别?还不如多给点时间让我在家打游戏,那才叫放松。”
李姐赶忙说:“小孙想法有亮点,参观后安排互动交流分享感受,和普通出差学习不一样,能增进团队感情。”
小吴质疑道:“参观地点不好选啊,要符合业务方向,还得考虑交通、接待等问题,比找对象还难。而且怎么保证大家积极参与,不觉得枯燥呢?”
小郑随后提议说:“提前收集大家感兴趣的领域选参观地点,参观时安排分组找信息、汇总分享的小任务,就像玩寻宝游戏,提高大家的参与度。”
小张听完紧接着就反驳道:“这又得花时间准备,效果还不一定好,还不如把时间用来多做几个项目,为公司创点业绩。”
就在大家争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一直没吭声的老陈慢悠悠地开口了:“大伙先别争得面红耳赤啦,我觉得大家说的都在理。年轻人想多休息,这能理解;从团队发展角度,团建也确实重要。要不咱来个折中的办法,这次先搞个简单轻松的室内团建,比如一起看个跟行业有关的搞笑电影,看完后大伙乐呵乐呵交流交流感受。既不占太多休息时间,又能有点团队交流。之后再找时间策划大型的户外团建或者行业参观,这样一步一步来,大家觉得咋样?”
这时,平时鬼点子最多的小敏笑嘻嘻地说:“老陈,你这想法挺稳,但我觉得一开始就该来点刺激的,直接策划大型户外团建或者行业参观。前期多花点时间准备,一步到位,多爽!要是先搞个室内小团建,大家可能会觉得像吃开胃小菜,不过瘾。而且大型团建更能体现咱团队的气势,像一支勇猛的军队出征,多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