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晋砥柱 > 第十一章 攻打盛乐城(三)

第十一章 攻打盛乐城(三)(2/2)

目录

魏冉也不卖关子了,直接是全盘托出!

听到魏冉的解释后,王敦等人大喜,真是眉笑颜开啊!太子殿下原来是早有了妙计,他还有杀手锏啊!

……

古人的智慧真是无穷之大,特别是生死攸关时刻,比如面对战争死亡的威胁,发明了各种各样的的攻城器械,在攻城中甚至是发挥出了杀手锏的作用,让无数将士的性命得以保全!

但是以马玉一现代人的眼光,以超越这个时代一千多年的眼光,但是这些攻城器械,好像又都少了一些什么!

马玉有时候他只需要捅破这一层纸,就立即变得了水到渠成,仿佛是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将这些能工巧匠的思维彻底地解放出来!

比如这箭塔车,就是巢车的改进,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都存在的攻城器械,但是只是侦查敌情所用!

为何不能将这些巢车改进成一座移动箭塔呢!花费了这么多的精力财力,仅仅是侦查敌情,简直是太浪费了,暴殄天物啊!

于是由这巢车改装成的箭塔车就应用而生!

马玉从洛阳虽然也带了不少能工巧匠,但是这数量还是不够,王聿已经将周边数郡所有的工匠都找了过来!

马玉这么多天,除了等待各部人马集合,当然就是日夜赶制这些攻城器械!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有了太子殿下这创意后,这些工匠很快就在原有的巢车基础上打造出了有六台箭塔车!

这盛乐城四面都是宽阔的大草原,地势平坦,利于战车移动,而且这些鲜卑人根本没有什么投石的器械,看来他们对中原的学习才刚刚开始,没了这最大的威胁后,非常适合箭塔车的攻击!

当然这还不是晋军的真正的杀手锏,在马玉的指点下,经过无数能工巧匠改良的临冲车才是大杀器。

这里由于是大草原,石材缺乏,投石车的成本太高,石材要从很远地方运输来,而葛洪的“火药”还在不断的实验阶段,也是指望不上了!而这一马平川的草地,也给了这临冲车这样的庞然笨重的攻城器械有了用武之地!

临冲车,又称临冲吕公车或吕公车,相传此车由姜太公发明的,因其受封于吕地,所以尊称为吕公。

临冲车是是一种巨型攻城战车,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战车。车高数丈,长数十丈,车内分上下五层,每层有梯子可供上下,车中可载几百名武士,配有机弩毒矢,枪戟刀矛等兵器和破坏城墙设施的器械。

进攻时众人将车推到城脚,车顶可与城墙齐,兵士们通过天桥冲到城上与敌人拼杀,车

临冲车虽然形体笨重,受地形限制,但是他一旦靠近城墙,对敌人的打击也将是非常致命,晋军就可以源源不断地通过天桥,快速地到达对手的城墙之上!

经过无数工匠的日夜劳作,也终于是打造完成一辆临冲车!

当然经过改进后,也简化了许多,比如这战车的攻击**具弱化了许多,车中也不需要承载将士了,只是在成车头两边打上了巨大的铁钉,互成倚角,以便能够牢牢地插入城墙之中,车顶的天桥进一步加宽加固,两边还安有栏杆,几乎是可以五人并行!车身两边,特别是车尾安装了大量的护手阶梯,以便将士们能够快速从地面爬上车顶,通过天桥,快速地跳到敌人的城墙上!

说白了,这就是云梯的强化升级版,是临冲车和云梯的结合!将士们是不需要直接爬到城墙上,而是非常安全地直接先登上车顶,然后再通过天桥快速地跳到城墙上!

这等于是在城墙上砸进了一个巨大的钉子,晋军可以从钉子的另一头快速地到达目的地,一边不停地对敌人进行还击!

不仅仅是这攻城的效率大大提高,这攻城将士的阵亡肯定是急剧减少!

就在此时,王敦等人就看到远处巨大的响声传来,上百匹战马拉着一个庞然大物快速朝这里跑来!

已经听到鸣金声音,以为晋军已经放弃,鲜卑人终于是可以轻松地喘口气,此时竟然看到了如此庞然大物,一时竟然傻愣,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放箭!”拓跋六修虽然不知道晋军要干什么,肯定不是什么好事,立即下令对这些战马进行攻击!

顿时有不少战马受伤,这些战马也逐个被放开,但是这庞然大物离盛乐城还有几十步的距离!

王敦已经看出来,为什么这临冲车现在才上场,那是因为可以对他造成巨大威胁的落石、滚木等,鲜卑人已经消耗殆尽,一时还难以收集。

“还不快快下令击鼓!”太子殿下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了王敦的面前。

王敦一声令下,顿时又是震耳欲聋的的鼓声响起!

晋军发到了至今为止最大的一波攻击,几乎所有的杂胡军,在各部首领的督促和监督下,疯狂地向盛乐城下冲去!几十个云梯同时架起!

“魏乂还不快快率领你部行动!”王敦又是一声令下,晋军精锐也开始行动了!顿时是密密麻麻的的晋军也开始向城墙边快速移动!

魏乂带领数百个壮汉全副铠甲,也冲了过去,推着临冲车向盛乐城撞去!

有了箭塔车的掩护,再加上这么多攻城的将士吸引火力,这些推车的壮汉也是全副武装,鲜卑人根本无法对他们造成巨大的伤害!

“嘭!”一声巨响传来!

临冲车终于是牢牢地插进了盛乐城的城墙之中,四周的支架也放了下来,紧紧地插入泥土之中,将战车死死地固定!

本以为这如同一间房屋一样的庞然大物是用来毁坏城墙,但是当看到和他们几乎齐平的车顶上巨大的天桥,还有无数晋军争先恐后快速地爬上了车顶,拓跋六修终于明白这玩意是要干什么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