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独治大明,脚踹士大夫 > 第14章 银子就是战斗力

第14章 银子就是战斗力(1/2)

目录

何复对江南士绅的镇压很快就传到了朝廷的耳朵里,一时朝野震动。

劈天盖地弹劾何复的奏章,雪花一样席卷而来。

弹劾何复有辱斯文,对孔圣人之大不敬,殴打百年士绅名门望族。

言官们都等待着崇祯的答复,需要崇祯给个说法。

崇祯置之不理,还是用老方法,从内阁呈上来的弹劾折子,一律留中不发。

让他们写请罪折子,一个都不写,又想来搞事!治不了你们怎么地?

帮江南士绅说话的言官们,一个个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文华殿内阁大堂

崇祯居中坐着,今天当值太监是方正化,服侍崇祯左右。

成基命和毕自严昨天被赐膳当然心旷神怡。

周延儒和温体仁例行公事一般,也没什么发言。

兵部左侍郎范景文说道:“三边总督洪承畴上奏,近期造反流寇又日渐猖獗。

镇守的总督兵机动有限,请朝廷调入精骑兵以配合剿匪。”

范景文有才干,忠诚,李自成破城之时,他宁死不降,殉国了。

黄台吉绕道从蒙古进军京师的那一年,河南巡抚范景文自率七千精兵勤王,兵饷自理。

大部分来勤王的援兵都四处抢掠,范景文带来的部队秋毫无犯,远近的百姓都依靠他而不再惊恐。

崇祯问道:“你们兵部和内阁什么意见?”

毕自严回道:“范大人提议抽调驻守辽东参将曹文诏配合洪承畴剿匪。

曹文诏军事过硬,前后跟随辽东多个名帅,前不久又参与收复四城的战斗,军功卓着。

内阁和兵部的意思一致,同意提调曹文诏,支援洪承畴剿匪。”

曹文诏?崇祯听后微微一震。

这可是明末第一悍将。

被张献忠李自成的起义军称呼为“曹阎王”。

“世间良将,天下无双”说的就是曹文诏,大明剿匪专业户。

历史轨迹相同,但是不能让悲剧重演,曹文诏持续剿匪五年,崇祯八年的时候为国捐躯。

崇祯思考了一会:“给曹文诏升为一路参将,明文发给洪承畴和曹文诏,二人要精诚合作,互相扶持。”

毕自严道:“是,陛下。”

崇祯又问道:“你们如果想推荐有才干的人,都可以向我推荐。”

成基命回道:“臣等如有栋梁之材,一定会给陛下推荐的。”

崇祯点点头。

忽然问道:“朕有一事不明,满洲鞑靼多次进犯我朝,他们作为渔猎民族,哪来的这么多后勤保障?”

周延儒道:“陛下,满洲鞑靼的祖先的确是靠打渔狩猎为生,所以他们经常性的缺粮缺物。

造成天生土匪的特性,现在满洲鞑子的首领黄台吉重用范文程这类汉奸。

为他出谋划策,他们也实行农耕。”

“这个朕知道,但是辽东即使种稻谷,它也是一年一熟。

根本不足以支撑满洲鞑子的后勤保障,这个问题出在哪,你们想过吗?”

周延儒道:“臣愚钝,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愿听圣训。”

崇祯从袖口里拿出一张字条,让方正化递给大臣们。

大臣们看完后神色大变。

字条上面写出八个人名: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

后面写着:此八人为晋商、贿赂边关将领,贿赂朝廷大员,通外敌(满洲建奴)。

周延儒惊道:“不知陛下从何得知?”

从何而知还能告诉你?

我穿越过来的,当然知道!

我还知道你背地里说我坏话呢,我还知道你和温体仁都是奸臣呢。

崇祯平静的说道:“别管从何而来,这八个人一定是汉奸,拿个章程看看怎么处理。”

看崇祯说的真的斩钉截铁。

大臣们顿时想到,这肯定是崇祯利用锦衣卫或者东厂秘密调查的。

兵部左侍郎范景文说道:“如果真是陛下所言,此等卖国求荣的汉奸必须诛杀九族!

但是事情要坐实查明才行。”

毕自严说道:“可以,派人去查,这个人必须清正廉明,不会接受贿赂,不会徇私枉法,更加不怕得罪边关守将。”

成基命说道:“臣倒是有个人选,河北保定府的邵宗元,此人可用,符合毕大人的标准。”

当崇祯听到邵宗元这个名字的时候,站在身旁的方正化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历史上邵宗元和方正化共同抵御李自成的起义军,城破一起殉国,两个人是战友。

崇祯干脆的说道:“就他了,他现在官居何职?”

成基命道:“邵宗元现任保定府同知。”

“同知?知州都没到?”

崇祯纳闷,官职这么低。

随即说道:“给他直接升任山西大同知府,让他全力调查这八个人。”

“遵旨!”

崇祯道:“大明自太祖皇帝开始,就打的蒙古鞑靼屁滚尿流,那个时候满洲鞑靼还是蒙古的小弟弟。

为何现在大明的军队打不赢这些鞑靼呢?当年徐达大将军常遇春大将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朕如果能再得此等良将,也不至于受如此的鸟气!”

众大臣见崇祯唉声叹气,纷纷跪倒。

“臣等无能,不能为陛下分忧。”

崇祯说道:“都起来吧,议事而已,讲解决办法!谁来说一下原由,范景文,你说说!”

范景文虽长期担任文官,但带兵练兵都是好手,问他自然没错。

范文景回道:“回陛下,臣就说一下自己的浅见,如有冒犯之处,还请陛下恕罪。”

崇祯道:“为国事谏言,但说无妨,恕你无罪。”

大臣们都竖起耳朵听他怎么说。

范景文便说道:“正如陛下所言,我大明的军队在太祖和成祖时期都是所向披靡。

名将诸多,军队气势如虹,战斗力极高。

转折点就在土木堡之役以后,重文轻武导致的主要原因之一。

于谦做为文官外结武将,改兵制收拢京师兵权,如果不是非常时期。

于谦的行为和司马懿不相上下,并且他后面又没有更正回来,臣对他的行为深表怀疑。

再就是国家安定之后,对军队的管理实行卫所制和后面的募兵制。

但无论是卫所制还是募兵制都避免不了,军官将领们侵占士兵良田和奴役士兵的劳动力。

朝廷军费实际落不到每个士兵头上,将官还克扣粮饷,吃空饷。

被欺压的士兵没钱只有哗变,上战场又不愿意尽力,军费只增不减又造成朝廷财政负担。

这几项举措下来,朝廷不单失去对军队的掌控能力,军队自然战斗力下降。

循环往复,军队战斗力下降是必然的,而且国库每年要面对沉重的军费开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