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是我的宿命?(1/2)
要去到一座城市旅游,很吸引我们的一点就是当地的环境,一个好的环境能够给人留下好的印象。中国有两座非常干净的城市,一个在南,一个在北,去过这两个城市的人都对它们赞不绝口,它们分别是南宁和威海。
南宁是广西的首府,没有一线城市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平时也是非常的低调,不同于大都市的快节奏、高效率,这里是真正适合生活的城市,因此被评为全国最适合居住的16座城市之一。
南宁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边陲古城,一个以壮族为主的多民族和睦相处的现代化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南宁四季常青,满城皆绿,有“绿城”的美誉。
南宁的绿化好,街道整洁程度自然不差,大街小巷不会轻易看到纸屑和粘在地面的口香糖。虽说南宁的经济实力在全国排不上前列,但在环境方面我敢说是名列前茅。南宁的外来人口很多,电动车也很多,被称为电动车之城,但街道上无论是自行车还是电动车都摆放得整整齐齐。
虽然提到广西旅游大家都只知道桂林,但南宁有一些景点也是非常值得一去的,比如青秀山、大明山、花花大世界、南湖公园、扬美古镇、美丽南方等等。
好客的南宁人口味兼具南北方特点,总有一款适合你。
都说一个城市的环境干净与否,反映在每条街道的每个角落。威海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多次获得“人居奖”和“全国优秀的旅游城市”称号。这座城市究竟有何魅力呢?
到过威海大家就会发现作为沿海城市,这里竟然有如此多的有树、森林,其实威海早在1996年就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这里植被茂盛,郁郁葱葱,满眼都是望不见尽头的绿色,城市环境十分令人舒心,难怪多年蝉联中国最适宜居住及养老的城市。
威海的城市环境真不是一般的干净,毫不夸张的说从踏入这座城市开始,对它赞叹就根本停不下来。很多网友也表示:威海真的可以用一尘不染来形容!
一座城市可以把干净做到极致也是一种品质。在马路边随意找个凳子,不用擦直接就可以将屁股放上去。也正因如此,威海连续多年蝉联中国最适宜居住及养老的城市。
在北宋的文人圈子里,有这么一位年轻的书生,他的经历堪称大起大落。这位书生名叫柳永,他原本满怀抱负,期望在科举场上大展宏图。
然而,几次落榜的惨痛经历改变了他的一生,最终让他用另一种方式成就了自己的千古名声。
科举落榜,人生失意
在那个时代,科举制度是文人们追求功名、实现抱负的唯一通道。
而对于柳永这样的才子来说,考取功名不仅是个人理想,更是家族的期望。
柳永的家庭出身不算贫寒,他的父亲柳耆是朝廷的命官,家庭环境优越,使得柳永自小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他从小天资聪颖,精通诗词歌赋,尤其在词作方面展现出超凡的才华。
但正如我们所知,科举并不是一场单纯依靠才华就能赢得胜利的竞赛。
在宋朝时期,科举不仅看考生的文章风格,还极为注重“中庸之道”的表达。
考生的文章要合乎正统的文风,符合礼法,稍有出格之处,就容易被考官们排斥。
而柳永的文章,虽然才华横溢,但他的风格过于自成一派,尤其在细节描写和生活场景的展现上,过于贴近市井,显得不够“庄重”,因此屡次与金榜无缘。
柳永在一次次落榜后,内心的失望可想而知。他不仅感到前途渺茫,甚至开始质疑这套制度的公平性。
这样的挫败感,像一把无形的剑,深深刺入他的心灵。
然而,柳永并没有因为接二连三的失败而放弃,反而选择了通过另一种方式宣泄自己的不满与愤怒,这也促使了他在文学上的突破。
愤懑填胸,《鹤冲天》震惊世人
柳永的失落并没有让他沉寂,反而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
他的词作《鹤冲天》便是在这种情绪中诞生的。这首词是柳永情感的直接表达,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他对科举制度的不满以及对自己前途的无奈。
《鹤冲天·黄金榜上》一经问世,便在文坛引发了巨大的反响。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这一开篇,柳永毫不掩饰自己的失意与愤慨。他对自己的落榜并不甘心,甚至直言自己只是“暂时”被埋没,他相信自己终有一天能够脱颖而出。
这几句词中的愤懑与不甘,击中了无数失意文人的内心深处,成为当时士子们广泛传颂的经典。
在那个尚以正统文风为主的时代,柳永的这种表达无疑是一种挑战。
他不仅质疑了科举制度的公正性,还隐隐透露出对朝廷的不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