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女团重生后,队友全性转了 > 第217章 “不愿回到那一天。”

第217章 “不愿回到那一天。”(2/2)

目录

话说回来、温柔又是什么?!他性格就不是这样的!!

俞久冬还在做心理斗争的时候,他身边的魏墨澜发出了轻笑,而早就轻巧坐进副驾驶的莉可则是笑着对栗子哥说:“如果久冬变温柔的话,那就不是久冬啦!”

魏墨澜也继续说:“是,那他就变成没有魅力的普通人了。”

而被点评的本人无奈地抓抓头发:“为什么你们每次夸我都像在损我……”

栗子哥哈哈大笑起来:“说得也是!不过久冬你对粉丝的态度可一定要好、要温柔!这是我的命令!”然后他比了一个大拇指,大声说道:“好了孩子们!出发!”

夜幕在灯光和星光的点缀下无比闪亮。

二十分钟后,车子缓缓停下。

莉可解开安全带,正要开门,栗子哥有些担心地问:“Zoe拜托我把你送到宿舍,这里真的可以吗?”

莉可笑着回答:“公司当然安全!你放心好了。”

夜晚的公司比平常寂静许多。

莉可没想到自己到公司竟然比预计的时间要快许多,要等的人还没到。

莉可给魏墨澜发了安全到达的消息之后,坐在离门口最近的沙发凳上,戴上了耳机。

今天闲暇时间也一直被莉可放置在脖颈间的头戴耳机,终于在零点降临之前派上了用场。

黑色耳机微微压住莉可柔软蓬松卷发,与之映衬的黑皮夹克似乎也为安静聆听的莉可增添了一份独特美感。

不久前刚完成录制的《LoveLanguage》此刻正活力无比地在耳机中跳动。身体与耳机相连结,那股温暖的力量似乎也传递到了身体的各个角落。

每个人的歌声、不同的声线、传递出不同的能量……

有人轻柔地摘下了莉可的耳机,莉可猛地回头。

中长的黑发,总是苍白、没什么血色的皮肤,眼底下无法遮掩的深色黑眼圈。

时间颠倒、总像是活在另一个时区的亚健康人士。

是伊枫。

“我来晚了,”伊枫把耳机还给莉可:“没等太久吧?”

莉可笑着点头,伊枫叶笑着看她:“我的车就停在外面。”

伊枫的家离公司很近,为了在去公司的路上花费最短的时间,才购买了现在居住的公寓。他很少开车,几乎都是步行。

但今天晚上接莉可去家里,哪怕只有几步路,他还是开了车过来。

他自己倒是无所谓,不过让莉可缠上什么不好的绯闻,那可就不好了。

更何况,现在他的家里还坐了一个把莉可放在第一位的人。

密码锁刚一打开,莉可就飞速地换了拖鞋,冲进了客厅。

沙发上的人也应声站了起来。

“小夏!”莉可向他奔去,立夏伸开手臂,拥她入怀。

只是拥抱似乎还不满足,他甚至还抱着她转了一圈。

伊枫无奈地看着两人轻笑。

莉可被立夏的动作搞得想笑,用立夏的话来调侃他:“好久不见!拍偶像剧呢?”

【“立夏”来了。】这是莉可刚才在练习室门口收到的伊枫发的消息。这也是她为什么不回宿舍而是麻烦栗子哥绕路把她送到公司的原因。

立夏眯了眯眼,莉可继续调侃:“而且这么熟练,看来是经验丰富?”

“我哪有什么经验……”立夏撇嘴,他松开了莉可,“只是见到你太高兴了。”

伊枫看立夏这么诚实,微笑起来。

“我也高兴!”莉可也笑盈盈地看立夏。最近发生了太多不可思议的事情,连最初遇见未来的立夏这件事也变得平凡普通起来。

这么说完她长叹了一声:“不过,你知道谁惹我不高兴吗?!颜悠月!!”

“他怎么了?”立夏微微皱眉。

“他不回我消息!”莉可一脸不满,她可是关心他哎!

“他在群里回复Zoe却不……”说到这里,莉可停住了。

她脱掉了夹克衫,撩起了里面的紧身黑色上衣,露出腰间深色斑痕。

“小夏,你能看到这个吗?”她边展示边戳了戳,痛还是挺痛的,“知道这个是怎么回事吗?”

立夏本来还笑着,看向斑痕的瞬间,瞳孔急剧收缩。

“这是……怎么回事?”他的声音有点干涩,“莉可你摔倒了吗?”

伊枫也走了过来,他有些茫然:“我什么也没看到。”

“问题就在这里,”莉可放下衣服,“先不说我摔没摔倒,这个痕迹好像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有时候会很痛,有时候又没有感觉。”

空气好像凝结成了一块块沉重的东西。

立夏沉默了一会儿,突然转了话题:“莉可,你不是想知道我手臂上的伤口是怎么来的吗?”

之前莉可亲眼所见的、立夏手臂上的伤痕还是个未解之谜。

“嗯!你终于肯告诉我啦?”

“莉可,从现在开始的五年后,”他看了眼伊枫的机械台历,“再往后推两个月左右,你出了意外,伤口就差不多是在这个位置,也是类似形状。”

他说的很缓慢,声音不知为何带着些许鼻音,听上去有种模糊的柔弱感。

莉可整个人愣住了几秒。

她想笑却又没办法正常笑出来。

最终她缓缓地开口:“意、外?”

伊枫也在旁边,他拧起眉头,想要制止立夏继续说下去:“立夏你不要说这么吓人的话。”

“这不是故意吓你们,”立夏说,那双吸引人的大眼睛里并没有一直以来恶作剧的笑意,反而是空洞的、缺失感情的。

他停顿了一下,却像是突然失去了跟莉可对视的勇气似的,视线垂落到了地上,只不过语气坚定:

“我当时就在现场。”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