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清:第一廉官 > 第84章 久旱逢甘霖

第84章 久旱逢甘霖(1/2)

目录

第84章久旱逢甘霖

黄州府衙的告示贴遍辖内七县,纸页在城门口被晨露浸得半透。

于文宏的亲笔字迹晕染开来,却仍能辨出"借粮济民"四个遒劲的大字。乡绅们的家仆在告示前挤作一团,快马在各县驿道扬起烟尘。

第三日黄昏,府库的米缸已能照见人影。衙役捧着最后半瓢陈米站在粥棚前,饥民们浑浊的眼睛跟着木瓢转动。角落里传来婴儿微弱的啼哭,像是随时要被夜风吹散。

"明日......"于文宏攥紧太师椅的雕花扶手,指甲在檀木上划出浅痕,“明日再无粮运来,乡亲们怕是撑不住了......”

同知捧着空账册欲言又止,烛火将两人的影子投在斑驳砖墙上,恍惚间竟似两具枯骨。

第四日破晓,城门处突然炸开一声嘶吼:"粮车!西边来粮车了!"瘫坐在墙根的流民们像被鞭子抽醒,互相搀扶着涌向土坡。

晨雾里,三十辆榆木粮车轧着官道疾驰而来,车辕上绑着的红绸带猎猎作响——那是乡绅们捐粮时特意系上的吉符。

"整整四百石(一石等于十斗,大约120斤)啊!"账房先生颤抖着拨动算珠。

于文宏却拦住要卸车的衙役,亲手解开粮袋验看:"刘记米行的三等粳米二十袋,王家粮栈的陈粟十五车......"他每报一个名字,随行的乡绅便挺直一分脊梁。

这些米粮里混着沙砾,却比御贡的雪花银更灼眼。

"大人使不得!"赵员外慌忙扶住要作揖的于文宏,"如若不是大人您整治盗贼,哪有我们黄州得太平,今日黄州遇到天灾,我们理应出一些力才是。"

钱掌柜摸着八字胡接话:"是啊大人,这次黄金龙他们造反如果不是大人您亲自前来,恐怕我们这些老骨头早已尸骨无存了。"

“话不能这样说,本官剿匪乃是理应之事,而你们这粮食也非偷抢而来,待到黄州恢复后本官定会如数奉还。”

“大人......”

于文宏抬起手打断了他们得劝说。

虽说有了粮食,可面对数以万计的灾民,又能撑多久呢?

于文宏盯着案头沉思了许久后抓起狼毫,在砚台里重重一蘸,墨汁溅在袖口也浑然不觉:

"张大人鉴:今黄州七县饥民逾万,日殁者数十计,如若再无赈济粮食抵达,恐怕黄州不保......"

写完之后交由译夫快马加鞭送往武昌府。

张朝珍捏着第二封急报的手指微微发白,信纸上的"易子而食"四字刺得他眼眶生疼。

窗外飘来米行的叫卖声:"新米到埠,每石三钱!"他猛地推开雕花木窗,冷笑:"奸商屯粮,竟比本抚的官船还快。"

"老爷,二千石粮食已经装好了。"管家捧着水运簿册小心翼翼道:"只是仓大使说......"

"说什么?"

"说再调粮,汛兵的口粮怕都保不住。"

张朝珍抓起案上惊堂木又轻轻放下,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沉声道:"让咸宁、崇阳、通城三县开义仓。告诉于文宏——"他咬破指尖在信尾按了个血印,"本抚与黄州共存亡。"

“嗻,小的这就去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