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没有实际意义的下西洋(1/2)
“你...”
清朝,康熙瞬间被气得脸红脖子粗,想要骂,但最终还是忍了下来,主要是担心自己又被放上幕去出丑,去挨骂。
同时,也担心自己的行为激起百姓更多的愤怒。
虽然,他这里目前还没出现太大的问题。
但是顺治所在的地方,现在吴三桂都被李定国给活捉了,凌迟了。
还有乾隆所在的时空,同样有刘邦项羽降临,无数百姓纷纷响应。
当然,他最担心的,还是慈禧所在的时空,因为那里没有其他时空的人过去,但那里的清朝已经被那些穿着新式军服的人给推翻了。
...
其他时空,特别是明朝的时空,无数观众又开始纷纷怒骂了起来。
...
【另外,郑和除了七下西洋之外,还有其他的出海记录。
比如《妃显圣录》,《明史纪事本末》,有学者根据这里面的一些内容认为,郑和可能在用了元年和二年分别出使过暹罗(泰国)和倭国。
以此,学者认为或许七下西洋的七可以改成九。
只是因为缺少足够的史料证据,所以大部分人目前并未认同这个法。
不过,不管是七还是九。
郑和的一生都是奔波的一生,辛劳的一生,忠诚和辉煌的一生。
要知道,现代的海员,一般出海一次半年,每都能吃到相对新鲜的肉蛋奶蔬菜瓜果,还有现代的娱乐方式。
即使如此,很多海员也容易出心理问题,需要经常开导。
而郑和和他的船队的那些英勇的海员,往往一次任务就是两三,三年。
而且古代的条件相比于现代,实在太简陋。
没有钢铁巨船,没有新鲜食物储存技术,没有良好的医疗条件,
风暴,巨浪,疾病,随便一件事情,就能夺走很多海员的性命。
就像我们前几年在华夏南海一千五百米的海底发现的两艘沉船,大量的瓷器和原木成批的散落堆积在海底。
根据专家们的初步研究,目前大致认定其中一艘船可能是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年间的,一艘可能是他爹弘治年间的。
可以想象,当时多半是遇到了风暴,导致船只整体沉没,想必随之而葬身大海的人,怕也不少。
又比如元朝,几次想要去踏平倭国,结果几次都遭遇了大风暴,都还没看到人,就已经快要全军覆没了。
现在有很多人对朱元璋将倭国划为不征之国很不满,大概朱元璋也是看到了元朝这几次情况导致的。
所以,在古代,远洋航行无疑是极其危险的事情。
而郑和,七下西洋,可以半辈子都漂泊在了海上,这是极为艰苦,也极为难得的。
有人,郑和就仿佛是生为海洋而生的一般。
七次,半辈子远洋航行,都安然无恙!
但可以想象,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一定也遇到了很多很多的艰难困苦。】
...
“是啊,之前还没注意到这问题,长江就已经够凶险的了,更别是大海了。那巨浪,就算是再大的江船,进入大海,往往一个浪头就没了,这郑和,不定真的是为大海而生的!”
南汉刘备感叹道。
...
“汉有张骞,明有郑和,都是好样的。”汉武帝微微一笑道。
...
“谁的沉船?搞走私的吗?好啊,你们不让朕干,自己干是吧。”明武宗朱厚照顿时气得跳脚。
...
“五百丈的深度?这怎么能发现沉船的,那现代人都这么厉害的吗?你们之前那个时代,能下到海底五百丈吗?”
朱棣震惊的看向左宗棠他们。
众人都是摇头。
“没办法的,那时候潜水跟现在没区别,人能潜多深就是多深,不知道那现代是用了什么科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