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子弹厂的难处(2/2)
听到秦晓的问话老邹恍然大悟。
“秦晓按照壬戌学制初小四年是义务教育,毕业后再想接受初中教育就是要花钱的,在咱们没来之前镇上只有初小,接受完初小教育后有钱的会去县里接受初中教育,没钱的那就只能自己自谋生路了。”
经过老邹的一番解释秦晓也了解情况,在红军接管这里的初小前,里边的学生本来就是两三人,全靠当地政府或者有钱人的支持才能开下去,后来能发展到合并前的两百学生是红军接手后的结果加上地方组织同志们努力,但是接手时间较短并未形成良好的生源供应这高等小学就建不起来。
其中还要考虑高等小学的收费问题,毕竟按照壬戌学制两年高小教育并不在义务教育的范围内。
“咱们现在教育科的经费压力很大,高小的建设我看可以停一下,咱们还得要一步一步的来,步子迈的太大了。”
老邹将教育科的难处说了出来,秦晓也点头表示同意
教育本来就是一个漫长的投资想要一两年就见效是不可能的。
“嗯,高小的建设咱们暂时放下慢慢商议,不过军工局大学的建设可得抓紧了,zy现在很重视咱们这个大学的创办,第一就是咱们和苏盟订购的实验用具最多一到两个月就会陆续到来,那第二就是七七事变以来,从平津地区来到咱们边区的高材生也快一千多人了,但是根据统计大部分是文科专业的学生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奔着咱们的抗大前来的,边区终归还是缺少了一个专业的理科类大学来吸引学习理工学生前来!”
秦晓说落老邹一口应了下来。
暂时了解了教育科方面的发展后,秦晓和老邹一起来到了子弹厂,距离上一次来到子弹厂已经差不多小半个月了,那套理论中的半自动化的子弹流水线设备正在成型。
原本将铜板冲击成弹壳的这道工序上数台冲压机前本该各做一个人,但是一条传送带将他们取而代之,天轴传动系统为其提供动力,然后通过大大小小的齿轮让传送带和冲压机的冲压速度互相匹配,至此从铜板到成型弹壳只需要两到三个人即可完成,而且其冲压弹壳的速度是人工的数倍还要多,毕竟人是需要休息的而机器不需要。
工人将冲击完成的空弹壳倒入到一个筛桶内,筛筒通过转动将弹壳整齐排序后便顺着传送带来到了下一个步骤人工装填火药,兵工厂现在生产两种弹药虽然都是7.92毫米步枪弹,但一种是专供汉阳造步枪使用的圆头弹和另一种专供zb26轻机枪和重机枪使用的尖头弹,两者因为各自枪械承受的膛压不同而分别装填了不同重量的发射药,这也导致了有两条人工装填火药的流水线。
在往后走便是弹头安装环节,这里的工人们普遍使用了工具安装弹头,只见一名工人将弹壳放置在一台类似于小型冲压机下,弹壳与上方冲头对其后使劲按动机器旁边的把手,冲头随着把手的按动向下一颗黄橙橙的弹头准确的进入到弹壳,紧随其后冲头内部收紧时弹壳紧紧的包裹住弹头,这样一颗子弹便就完成了!
秦晓观看完子弹制造的完整过程,子弹厂厂长刘志也说出了现在子弹厂的生产能力。
“秦局长,现在我们子弹厂在敞开了生产的情况下每天能生产1万发左右,其中主要限制还是在人工和原材料方面。”
刘志说着叹了一口气,然后语气一转有些委屈又似有些幽怨的说道。
“说到底人还是不如机器,弹壳生产很快但是后面的步骤基本上都是人工太慢了,而军工局方面给予的资金太少我们又无法敞开了招收人手,以前是人等弹壳,现在是弹壳等人装填!”
得又是一个想要经费的,秦晓是理解刘志他肯定在打着那上级刚刚给的那笔经费,但那是专款专用秦晓也不好往外挪用了,地雷和黄色炸药的生产也同样重要。
“嗯,刘志你的难处我非常的了解,但是军工局同样也有难处,我尽量吩咐机械厂那里尽快给你吧流水线升级完成,这样你也就能腾出一些人手来,至于材料方面铜厂现在已经是主要在给你提供原材料了,而火药方面你也放心这次化学厂扩产枪械的发射药和底火也在计划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