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隋末之大乱世召唤 > 第378章 犬牙交错的态势

第378章 犬牙交错的态势(2/2)

目录

随即,一旁的青年文士杨修眼神犀利,瞧见杨林内心暗暗焦急。

不由故作深沉,说着:“靠山王,我军不能够大军回援”

“如今我军的大敌乃是塞外胡寇,而唐军与之比起不过是贫瘠之疾。”

“而且,如若修所料不差,李元吉必定乃是擅自出兵,根本没有得到李渊批准。”

一时间,众将闻其言,不由纷纷疑惑起来

毕竟,杨修所说,李元吉乃是私自出兵,众将都表示不信。

虽然古有“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但是不到万不得已,也鲜有人这样做。

毕竟,此事的弊端极大,如果所遇见的乃是开明君主,尚且无碍

可要是猜忌心极重的君主,那后果将会

故此,一时之间众将进皆望向杨修方向,想看其如何解释。

无视众将的目光,杨修深吸一口气,分析着:“诸位,你们回过来想想。”

“李唐军队为何会北上,他们北上的目的又是什么”

“李元吉乃是接到天子李渊的旨意后,才领军北上,其目的便是协助我军共同抵御胡寇的入侵。”

“须知,胡寇如果一旦突破北疆防线,入境,到时候不仅我军遭殃,李唐同样不可避免”

“所以,以伪唐的众百官以及李渊,决计不会命其主动袭击我军。”

“至少在胡寇退却前,不会与我大隋翻脸。”

只见,此时杨修话语可谓信誓旦旦

闻言,大帅杨林坐在帅台上,苦思冥想着杨修的话语。

随后,才觉得其有理,不由便信了数分。

故而,经过深思,杨林命八郎杨延顺领三千骑兵,七千步卒,合一万兵马,领军回援,固守阴馆。

杨林相信,凭借阴馆那坚固的防线,抵挡唐军的进攻数十日必不在话下。

然后,在这段时间之内派遣使者与李唐进行交涉。

以大局考虑,杨林相信,李渊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不仅如此,杨修还提议亲自坐镇后方银川的天子杨协一同回援。

至于杨协回援,其一乃是朔方地处前线,其危险程度较高。

其二,杨协乃是天子,只要能够亲自坐镇阴馆,必定能够激发士卒的拼搏之心。

基于总总原因,杨林也同意让杨协随杨延顺回军阴馆。

此时,雁门关外的战局也是极为惨烈。

由于杨业率众誓死抵抗,虽然契丹军人多势众,但也付出极大的伤害。

其中,由于杨再兴那视死如归的气势,更是横亘于契丹军中。

此时,契丹士卒几乎是闻听杨再兴之名,便会感到胆寒、畏惧

只不过,由于雁门关更靠近阴馆,故而其遭袭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到雁门关。

闻听后,杨业经过与诸子进行商议,遣六子杨延昭领五千步卒回援,守住阴馆。

一时间,北疆大地上,烽烟四起,隋各路援军正紧急向阴馆方向缓缓袭来。

而此时,唐军正在全力攻打阴馆城。

可惜,由于密探被全歼,从上到下,唐军竟然毫无察觉,一支全副武装的骑兵正在疾驰袭来隋末之大乱世召唤

: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