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全城赐米(1/2)
暮色中的京城街道,华灯初上。
秦青云和田香并肩走在青石板路上,中间只隔着不到一拳的距离。
两人的肩头晃动,时不时的触碰到对方。
田香垂落在身侧的手指微微发紧...
而秦青云每走几步都假装着整理鬓发,其实借着动作瞄向身侧的心爱之人。
田香的心思全放在秦青云身上,一时没注意脚下的水洼。
“小心。”秦青云忙伸手虚拦她腰后。
田香下意识的往他那边靠了半步,但绣鞋边缘还是溅上了泥点。
秦青云从袖中掏出帕子蹲下,动作自然的擦拭着她鞋面上的芙蓉绣纹。
“我自己来吧...”田香说。
她话音刚落,秦青云已经擦好起身,并且顺势握住了她的手。
街上的风突然变得滚烫...
田香能感觉到他掌心粗粝的茧子磨蹭着自己指节,力道时紧时松。
她故意晃了晃手臂,他的力道紧了紧,交握的手...谁也没松开。
秦青云低笑出声,忽然将她往身边一带。两人衣袖彻底交叠在一起。
两人走着走着,发现竟默契的走了绕远的小路,沿途灯笼渐稀,月光把交缠的影子拉得很长。
可...再怎么不舍,还是来到了郡主府外。
秦青云拉住田香,两个人停在了距离郡主府不远处的树下。
树影婆娑间,他转身将田香困在树干与自己胸膛之间。
秦青云的下巴抵在她发顶,呼吸拂动她鬓边碎发。
“我舍不得...分开。”他的声音发闷。
田香的声音软得不像话,“天色太暗了,我该回去了。”
秦青云恋恋不舍地摩挲她发顶,“过两天就轮到我休班,我带你去城外吹风...如何?”
田香转身离开,“好...”
却又被拽回。
秦青云吻得又重又急。
田香的后腰抵在粗糙的树皮上...
好一会儿,两人气喘吁吁的分开,田香慌乱的推开他,往郡主府跑去。
田香几乎不敢看门房,飘然进府,到了二道门,才停下来平复呼吸,却突然听到熟悉的轻笑。
“大姐怎么回来这么晚?”田甜提着琉璃灯从回廊转出,“这是去采蜜了?”
田香闻言慌乱地抹了抹唇角。
田甜走近,“秦青云送你回来的?”
田香耳根通红,点点头,“嗯。”
“我给他送了两身夏衣...”
姐妹俩聊着回到了田香的院子,两人坐在屋外的亭子里,夜风送来远处池塘的荷香。
莺儿送来热茶,给她们满上。
田甜道,“阿尧说他在兵马司做的很好,定是认真的。”
田香捧着茶盏,任由热气熏红脸颊,“嗯,他说他会好好干。”
田甜顺势问,“那你和他怎么打算的?”
“娘和国公爷成婚的日子这两日就能定下来了。”
“日子约莫要在三个月后了。”
“崔明亦和悠悠的日子,得安排到冬日。”
“大姐你若和秦青云成婚,可以在冬日之前。”
田香笑着摇摇头,“我们不急,明年也行,后年也行...”
“也不要皇上赐婚...就...就平平淡淡的就好。”
田甜无奈的竖起自己的手指,轻轻摆动,“大姐,可惜...你是我大姐,平淡不了。”
田香无奈的轻拍她一下,“你还知道自己是未来太子妃,没个正形。”
“其实...我还是很想回到白石县...”田香和田甜相视一笑后,缓缓收回了笑容,幽幽的说了句。
田甜伸手拉住她的手,“大姐,我能理解你。”
从青柳村到白石县,她们为了生活奔波的时候,也觉得生活各处都是绊脚石。
但是随着生活越来越好,在白石县的生活也慢慢的稳定起来。
大家也更适应白石县城的生活。
现在到了京城,陆陆续续发生的事情让田香没办法适应,也是正常的。
若她真的想回到白石县去生活,田甜也是支持的。
但田甜又知道,田香只是说说而已,眼下的情况,她是不可能再回白石县了。
“好了。”田香提起精神来,轻拍田甜的手背,“不想这些了,你也赶紧回去休息吧。”
*
礼部当真就在这两日定下了顾彧和卢桃成婚的日子,就在三个月后。
也就是等田甜和凌尧成婚后的两个月后。
田甜和凌尧成婚要准备的东西都交给礼部去准备了,还有送聘礼之类的流程,也都是礼部在安排。
至于郡主府,由卢桃和柳三娘张罗,因为身边有皇后派来帮忙的嬷嬷,所有的流程都十分顺利。
而田甜...去收割御田的稻子了。
本来皇上是说收割稻子的事交给户部安排人去收割就行了,但田甜还是觉得事情要有始有终。
到了收割这日,皇上下朝后,带着皇后、凌尧和百官一起来了。
他这是在田甜和凌尧成婚前,给田甜造势呢。
“甜甜。”李皇后把田甜叫到自己身边来,和蔼的牵着,“不要你下去割,让他们割就行了。”
她不是第一次看稻子丰收的场景了,在白石县就见过。
就是皇上凌钧也不是第一次看稻子丰收。
但,当凌钧拿到第一把割下来的稻子,他才真正领略到什么叫做丰收!!
手中的一把稻子,也就是一手正好握住的量,但垂下的稻穗却是沉甸甸的。
金黄的谷粒饱满!沉甸甸的份量坠在手心,像是捧着一把碎金!!
“你们...给大臣们都分一些。”凌钧自己震惊便罢了,也不忘让大臣们感受一下。
于是,侍卫们把稻子...陆陆续续的分给大臣们。
户部尚书最先上前,颤抖着接起一把稻穗,指腹摩挲谷粒,眼中满是不可置信!
“这……这稻粒竟如此饱满?一穗抵得上寻常七八穗之重!”
他掰开了稻谷,露出里面的大米粒,声音都发颤了,“真是白花花的大米,这么大一粒。”
“难怪...殿下去了一趟沙洲边境,那边就不需要朝廷拨粮了。”
户部管着朝廷的银子,每年那银子恨不得掰开再掰开,一两当成十两百两去用。
他们是上下都很难做人。
往下发银子,发的少吧,被骂!
不出事还好,万一出事了,面对皇上,也得被骂。
而去年,少了沙洲府的军粮拨款,整个朝廷的用度都轻松了。
等百姓们都种上高产的稻种,粮税充裕,他就更不要发愁了。
有一个年迈的老臣,直接跪地,老泪纵横,“老臣活了六十多载,从未见过如此沉手的稻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