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道士下山,面馆打杂 > 第165章 招工

第165章 招工(1/2)

目录

第165章招工

招工启事贴出去两天,来面试的人不少,可王大海愣是一个合适的都没碰上。

眼下正值学生放暑假,来应聘暑假工的特别多。

可王大海想找的是长期工,不是暑假工,倒不是说学生做暑假工就不行,只是一两个月后学校开学,又得重新招人,实在太折腾。

也有不少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也来面试。

和他们一聊,王大海就明白,这些年轻人想把这当跳板,找个包吃包住的地方先落脚,再去找专业对口的工作。

这想法本身没错,可面馆要的是能踏实干活的人,不是慈善机构。

要是三天两头请假出去面试,这面馆还怎么开?

更离谱的是,有些毕业生压根不是来打工的,而是来谈合作的。

什么op对接、成本营销核算、Ac策略、Icp信息处理……一堆专业术语,把王大海听得晕头转向。

总结下来就俩字:合作。

王大海一阵无语,自己是来招工的,不是找合作伙伴的,再说了,刚毕业出来,没啥工作经验,光凭一张嘴,就想当老板?

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虽说国家大力扶持大学生创业,这个是好事,但也得先脚踏实地干活,积攒经验不是?

来面试的人里,还有些年纪大,手脚不利索,或者年纪太小,还没满十八岁,这些肯定不敢招,一来年纪大,手脚不利索的,招来没用,要是出个意外,赔不起。二来,年纪太小,未成年,属于童工。

更有些年轻人面试的时候,眼睛一刻都离不开手机,王大海只能直接让他们走人。

就在刚刚,王大海送走一位老大爷。

大爷有退休金,在家闲不住,想找点事做打发时间,工资随便给就行,人看着精神,手脚也麻利,乍一看挺不错。

可大爷要求只上半天班,早上十点才上班,因为要去跳广场舞,下午四点就得下班去接孙子、做饭。

这时间段根本不行,面馆最忙的就是早中晚的三个饭点,按照大爷的要求,他就一个午饭点,这样一来,那也没多大用处,没办法,只能让大爷走人。

等老大爷走后,王大海走到林青志旁边的椅子坐下,长叹一口气:“我去,招工比找对象还难,合适的人影子都见不着。”

林青志赶忙安慰:“呵呵,别急,慢慢找,总会遇到合适的。”

王大海脸上露出奇怪的神色,说道:“今天来了几个姑娘,长得可漂亮了,可一看就不是能吃苦干活的样子。怎么现在这么多漂亮姑娘找不到活干呢?”

林青志也注意到了,同样觉得纳闷:“难道是现在大环境不好,失业的人太多了?”

王大海琢磨了一下说:“有可能。房地产不景气,相关产业也跟着遭殃。你看最近摆地摊的明显多了,肯定是失业的人找不到工作,只能先去摆摊。不过那些姑娘看着不像在公司上过班的,倒像是在服务行业做事。”

林青志点头:“嗯,确实,一身的风尘气。”

王大海突然凑到林青志跟前,神秘兮兮地说道:“说到服务行业,我可听说了,蓝波湾会所被查封了,说是从事非法行业。现在市里大力整顿,好多官员落马,不少娱乐场所都被查了,最近风声可紧了。”

林青志听了,心想:市里行动还挺迅速,才两三天就开始整治了。不过也正常,都有名单了,抓人自然容易。

他不想就着这个话题聊下去,一笔带过地说道:“查封就查封了,现在就业环境那么差,找工作那么难,谁还有钱去消费?”

王大海撇了撇嘴,满脸无奈地继续说道:“说得也是,不过,现在这就业市场,真是让人捉摸不透。就说那些应届毕业生,心比天高,本事没见多大,想法倒是一个接一个。”

林青志双手抱在胸前,微微点头,苦笑着说:“这也正常,现在就业竞争这么激烈,年轻人压力大,都想快点找到出路。而且,现在好多大学专业和社会需求脱节,他们学的东西,到了社会上用不上,只能另找出路。”

王大海哼了一声,有些不屑地说:“脱节?我看是他们根本就没想着好好学。现在的大学,宽进宽出,好多学生在学校里就是混日子,打游戏、谈恋爱,到了毕业才发现什么都不会。”

林青志摆了摆手,反驳道:“话也不能这么说,现在的教育模式是有问题,但也不能全怪学生。你看现在科技发展多快,行业变化日新月异,学校的课程更新速度根本跟不上。就拿AI来说,前几年还没多少人了解,现在都开始上岗当公务员了,学校总不能马上就开设相关专业吧。”

“AI当公务员?这怎么回事?”王大海一脸好奇,凑近了些问道。

林青志来了兴致,比划着解释道:“你还不知道吧,深市福田区推出了政务大模型2.0版,训练了70名AI数智员工,能处理公文、民生服务、应急管理这些事儿。以后说不定很多简单重复的工作都能被AI替代,不止是公务员岗位,像客服、收银员,甚至一些工厂流水线的工作,都可能被机器取代。”

王大海惊讶地瞪大了眼睛:“那这么多岗位被占了,人都干啥去?”

林青志耸耸肩,无奈地说:“所以说就业形势严峻啊。这就逼着人们去提升自己,往更有技术含量、更需要创造力的方向发展。那些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说不定就是因为之前从事的行业被新技术冲击了,又没有及时转型,才陷入困境。”

王大海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又想起什么,说道:“对了,说到经济,最近房地产不景气,好多相关行业都跟着遭殃。我听说,就连卖建材的、搞装修的,生意都差得很,不少人都失业了。”

林青志叹了口气,感慨道:“房地产可是支柱产业,它一倒下,影响太大了。不过这也提醒我们,不能过度依赖单一产业,得发展多元化经济。现在国家也在大力扶持新兴产业,像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这些,未来肯定是趋势。”

王大海皱着眉头,有些担忧地说:“这些新兴产业听起来高大上,可咱普通人也不懂啊,怎么参与进去?”

林青志拍了拍王大海的肩膀,安慰道:“别担心,机会总是有的。就拿新能源汽车来说,虽然核心技术咱可能接触不到,但围绕它的周边产业很多,比如充电桩安装、汽车维修保养,这些技术门槛相对较低,普通人经过培训也能上手。而且,随着行业发展,肯定会衍生出更多的就业机会。”

王大海听了,眼睛一亮,似乎看到了一丝希望:“你说得有道理,看来以后也得跟上时代,多关注这些新兴产业。”

林青志笑了笑,说道:“没错,时代在变,我们也得与时俱进。说不定过不了多久,咱们面馆也能用AI点餐、机器人送餐了。”

王大海想象了一下那个场景,忍不住笑出声:“那可太有意思了,不过我还是觉得,人做出来的面,才有灵魂,机器可替代不了。”

林青志也跟着笑了起来,说道:“嗯,人做出来的面才有灵魂,所以,饮食行业,服务行业,还是得要人来做的。

这时,王大海看了看时间,连忙说道:“哎呀,聊了那么久,都十一点了,马上就到午饭点了,得赶紧去做准备。”说完,便进了厨房,忙碌起来。

林青志也跟着起身,收拾桌椅,打扫卫生……

……

下午三点,日头正盛,炽热的阳光毫无保留地洒在大地上,空气里弥漫着焦灼的气息。

此时,店里客人稀稀落落,只有一两个客人在吃面。

王大海和林青志坐在一块儿,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

这时,店门被轻轻推开,一阵热浪裹挟着一位年轻女子涌了进来。

这女子二十来岁的模样,面容姣好,眉眼间带着几分羞涩,身材高挑,身上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连衣裙,虽然连衣裙款式简单,但穿在她身上,显得干净又得体。

王大海眼尖,立马起身迎了上去,脸上堆满热情的笑容,声音爽朗的招呼道:“姑娘,快进来坐,想吃啥面,尽管点!”

年轻女子先是看了看王大海,又把目光投向林青志。

只见两人都是厨师打扮,王大海年纪偏大,透着股沉稳劲儿,看着像老板;林青志白白净净的,模样十分帅气,倒像是打工的小伙儿。

可是,哪有老板招呼客人,伙计却像没事似的坐在椅子上……

她一时拿不准谁才是真正的老板,为了避免尴尬,犹豫了一下,小声说道:“我看到面馆招工,是来应聘的。”

说话间,脸颊微微泛起红晕,头也不自觉地低了下去。

王大海一听,上下打量了一番这年轻女子,见她模样周正,穿着朴素,看着就是个老实可靠的人,心里很是满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