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 第426章 前沿物理四大方向!布鲁斯教授横压

第426章 前沿物理四大方向!布鲁斯教授横压(1/2)

目录

第426章前沿物理四大方向!布鲁斯教授横压一切!

1920年,对于物理学界而言,是值得期待的一年。

因为这一年,会发生两件大事。

第一件事,就是将于7月份,在英国伦敦举办的第二届物理奥赛。

可以说,这一届的比赛热度,超越了第一届,甚至到了疯狂的程度。

因为第一届奥赛是在战争期间举办的,一切从简。

再加上没有经验,肯定有很多疏漏的地方。

而现在,英国经过充分的准备,力求把奥赛打造成轰动世界的最强科学类竞赛。

同时,英国和德国对于这一次的团体和个人金牌,可谓是势在必得。

这是国家的荣誉之战!

第二件事,则是将于4月26日,在美国举办的天文学世纪大辩论。

你说这明明是天文学的事情,怎么成了物理学的大事了。

没办法,天文学虽然不是物理学的附庸,但是物理学家一直把它当小弟看待的。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加上李奇维的广义相对论,已经给天文学注射了不可磨灭的物理基因。

连联合会的主席,都是物理学家担任,可见一斑。

这场由李奇维提出的辩论,经过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诸多大佬的激烈争吵。

最后由于美国的海耳教授嗓门最大,获得了胜利,成功争取到辩论的举办权。

这场举世瞩目的世纪大辩论,将在纽约市的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举行。

届时,全世界的天文学家以及天文爱好者们,都会想办法前去参加。

以上两件事,都是世界级的轰动新闻,吸引着无数人的视线。

物理学领域的诸多人员,更是无比关注。

然而,那些物理学的顶尖大佬们,却在关心领域内最前沿的问题。

第三届布鲁斯会议召开在即,铁王座重出江湖。

一场物理学领域内的腥风血雨,已经开始。

所有物理学家,都在拼命地攻坚自己的课题,企图一举成名,收到布鲁斯教授的邀请函。

过往的两次会议已经证明,只有真正的原创轰动性成果,才有一丝可能。

这是一场残酷的角斗,连天才都只有仰望的资格。

所以,连大佬们也不敢懈怠,只能拼命。

而一个好的研究方向,无疑可以大大提高出研究成果的概率。

量子研究所,一楼会议室内。

李奇维举办了一场小型讲座,为众人分析当前物理学的趋势。

他也是受到薛定谔简历的启发,觉得有必要给大家做一次培训。

很多人其实有科学天赋,但是因为没有引路人,导致天赋被浪费在无用的事情上。

不管个人能力怎么样,至少要明白前沿物理学的整体框架是什么样的,未来会如何发展等等。

对于伊蕾娜这样的博士生来说,方向比过程更重要。

她需要掌握的是更高的科研视角,而不是局限在重复性地提高实验技能上。

同样的,对于薛定谔而言,作为量子研究所内的实验室助理,也需要有大局观。

不然如何更好地辅导布鲁斯教授工作。

除了研究所的人,本次的小型讲座还来了另外几批人。

比如格里高利带着《自然》的编辑们,前来开拓视野。

作为编辑,或许自身的实力不是很强,但是眼光一定要广阔,这样才能做好编辑工作。

另外还有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学者们等等。

对此,李奇维是非常欢迎的,他教学的宗旨就是要喜欢分享,善于分享。

一个人,如果他说出的观点,不能让聆听者明白,说明自己就没有想清楚。

这就是分享的意义,既是有利于别人,也是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梳理。

爱丁顿蹭着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光,近水楼台先得月,也来听报告。

4月份的世纪大辩论和他关系不大,毕竟他是研究恒星的,不是宇宙大尺度的星系学。

当知道布鲁斯教授也在研究恒星后,爱丁顿就是量子研究所的常客了。

他甚至和薛定谔都混的很熟了。

虽然此时爱丁顿的名气,要远远高于薛定谔,但是他并没有轻视这个年轻人。

能被布鲁斯教授选为科研助理的人,怎么可能是泛泛之辈。

对方绝对有过人之处。

“薛定谔博士,听说你现在主要研究量子论”

面对比自己大了5岁的爱丁顿,薛定谔表现的很尊重。

因为对方冒着生命危险,利用日全食证明星光弯曲,已经成为了科学界的传奇。

要不是来到量子研究所,他根本没有机会与这种大佬说上话。

“是的,爱丁顿教授。”

“布鲁斯教授在研究方向上,给了我很多的指导。”

爱丁顿闻言,顿时觉得羡慕。

“加油,薛定谔。”

“未来的物理学领域,一定会有你的名字。”

薛定谔露出笑容,虽然对方是天文学大佬,但是能得到这种鼓励,还是让他很开心。

很快,李奇维的报告正式开始,二人连忙止声,认真听讲。

“当前的物理学,从广义的范围看,有四个最前沿的方向。”

“分别是相对论、量子论、原子学、天体物理学。”

“首先来看相对论。”

“严格来说,广义相对论的五大预言,如今仅仅被验证成功一个。”

“那就是爱丁顿验证的星光弯曲。”

爱丁顿明显感觉到众人的目光,但是他显得非常平和,没有骄傲。

“至于史瓦西对于黑洞存在的理论解,由于目前天文学上还未发现这种天体。”

“所以其实这个预言并不能算被验证成功。”

“另外,我知道哈勃正在通过美国那架最先进的望远镜,观测星空。”

“他想要证明宇宙膨胀。”

“这个预言比星光弯曲需要的数据要庞大很多倍。”

爱丁顿点了点头。

他和哈勃早已成为了至交好友,二人经常通信交流。

爱丁顿知道对方对于宇宙膨胀的研究,正处于关键阶段。

哈勃需要处理的数据,最少是几十万的数量级,远远超过了星光弯曲。

一旦突破,绝对是震惊世界的成果。

“因此,广义相对论仍然是当前研究的主流。”

“而和它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则是天体物理学。”

“比如马上在4月份举办的世纪大辩论,其实就属于天体物理学的范围。”

“其中用到的各种理论,比如光谱分析、脉冲计算等等,这些都是物理学的内容。”

“此外,还有我最近在研究的恒星演化课题,其实也是物理学的延伸。”

“我今年可能就会发表我的第一篇天文学论文。”

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