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做太上皇 > 第55章 太子走投无路,横穿大沙漠,遭遇龙卷风(求追读)

第55章 太子走投无路,横穿大沙漠,遭遇龙卷风(求追读)(2/2)

目录

“请允许贫僧和他的师父波颇说一说。”

“那就有劳大师了。”

玄奘说完,起身离开了禅堂。

时间不长,波颇跟在玄奘的身后,一起来到了禅堂。

三个人见礼之后,分宾主落座。

“殿下,听说,你想让法通与你一起随行,前往党项?”波颇问道。

“是的,住持。”

波颇面露难色:“你父皇和你们兄弟对我们大兴善寺都不错,按理说,你们遇到了什么事,我们应当竭尽所能帮你,可是,当初老衲途经吐谷浑时,伏允可汗对老衲也十分礼遇和信任,为此,他把他的孙子交给了老衲。

如今,你让法通与你们一起出使党项和西域诸国,风险极大啊,你们能保障他的安全吗?”

“请住持放心,虽然我们大唐和吐谷浑有一点摩擦,但是,孤知道此事与法通无关,既然我们大唐已把法通他爹送还了回去,就绝不会再为难法通的。我们可以确保他的安全。”

“殿下身为东宫太子,殿下所说的话,老衲完全相信。”

玄奘也在旁边劝说,住持这才点头同意:“只是不知法通他本人怎么想,待老衲唤他前来问话。”

不一会儿,法通来了。

众人见完礼之后,波颇便把李承乾的来意讲述了一遍。

法通自从上次和李承乾摔过跤之后,对李承乾也十分佩服,当即表示:“弟子愿意前往,弟子回去之后,当劝说我爹和祖父与大唐和平相处,互不侵犯。”

众人点头,看来法通在这里受到教化之后,更加明白事理了。

李承乾带着法通辞别了玄奘和波颇,回到长安城以后,经过一番精心准备,踏上了前往党项之路。

随李承乾一起出使西域的有苏婉、苏瑰、雪儿、衡阳公主、杜正伦、杜荷、城阳公主、法通、木吉设和水吉设等,以及一些随从。

杜正伦是真心不想来的。

李承乾问他:“那鹿鞭的效果怎么样?”

杜正伦笑着说:“那玩意儿是真不错,我感觉到自己仿佛年轻了十岁。”

“你的小妾春燕对你还满意不?”

“以前,每天晚上,都是我主动找她,现在,颠倒过来了,都是她主动找我。”

“你还想再来一盒不?”

“那感情好啊。”

“想要的话,就陪孤出使一趟党项。”

“这……。”

“怎么,你不乐意?”

“大概多久能回来?时间久了,我担心春燕一个人在家守不住,万一红杏出墙怎么办呢?”

“也就十天、半个月吧。”

“那行吧,不过,我此次前去,回来之后,你得给我三盒。”

李承乾一听,心想这家伙竟然和自己讨价还价了起来:“好吧,三盒就三盒。不过,你得亲自为衡阳公主驾车。”

“啊?”

杜正伦一听,嘴咧得跟瓢似的。

“你要明白,一般人想要给公主驾车,孤还不同意呢。”李承乾有意这么说。

“那倒也是。”

“如果你表现好的话,说不定孤还能再多赏你一盒。”

“殿下,这话可是你自己说的,到时候,可别和我耍赖。”杜正伦怕他说话不算数,又重复了一遍。

古道上。

两辆大马车在徐徐而行,苏瑰和杜正伦驾车,在马车的后面,有十多辆辎重车,车上蒙着布,看不清里面装的是什么,由数十匹良马和十几头骆驼拉着向前走。

车内,苏婉问道:“殿下,你苦瓜着脸,是什么意思啊?是不是我跟着你一起来了,你不高兴啊?”

李承乾勉强一笑:“哪有?你聪明过人,此次随孤出行,正好做孤的军师。”

“那么,你觉得我能担此重任吗?”

“你算无遗策,一定行。”

“你少拍我马屁,我不过是一个弱女子,手无缚鸡之力,到时候能不拖累你,就谢天谢地了。”

“你现在怎么变得如此谦虚起来了?”

“人们常说,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我经常和你在一起,多多少少不也受到你的感染吗?”

“孤能影响到你吗?”

“那肯定了,我问你,你打算先去哪里?”

“你说呢?”李承乾反问。

苏婉的一双大眼转了转:“我觉得我们要吸取李泰出使党项失败的教训,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李泰太过于冒失了些,人家张好了口袋在等着他,他却硬往里钻。”

“你说得对。”

“因此,我建议,咱们先去阿史那社尔的军中,军队可是我们的底牌。”

李承乾听了,有点发愁:“父皇因为阿史那社尔迟迟没把两千禁军送还回去,十分恼火。”

“这事,你要认真对待,好不容易魏征在你父皇的面前说好话,免了阿史那社尔的罪,如果因为这事再和你父皇闹翻了,那可就不好了。”

“你言之有理。”

苏婉握住了李承乾的手:“你此次出使党项事关重大,你不管做什么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李承乾点了点头,面色变得凝重了起来:“高昌位于西域,天山南路的北道沿线,道路崎岖,我们此去,还要穿过沙漠、沼泽地带啊。”

“那怕什么,我正好去看一看沙漠的风景,领略一下异域的风情。”

李承乾听了一咧嘴,心想那大沙漠除了漫天的黄沙,有啥好看的呢。

他们一行人等晓行夜住,傍晚时分,早早地住下,等到了天明,吃完早餐,再起程。

夜里三更。

阳关。

宾归客栈。

李承乾正坐在文案内读《论语》。

他觉得这本书太好了,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感悟。

在原主的记忆里,宋朝有一位很了不起的人,名叫赵普,就是他帮着赵匡胤打下江山的。

他说过一句话,叫做:“半部《论语》治天下。”

由此可见,《论语》不仅仅是一本儒家著作,其中,还有很多治国理念和方法在里面。

李承乾对于法家的那套思想也很排斥。

他心想有哪些帝王崇尚法家呢?

他心念所动之处,但见模拟器的屏幕上显示:

【秦始皇喜欢搞法家那一套,施行严刑酷法,到最后,搞得民怨沸腾,百姓怨声载道;】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际上,他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骨子里还是崇尚法家;】

【汉宣帝因为太子提倡儒家思想,当场就把太子骂了一顿;】

“为什么这些帝王都喜欢法家学说呢?”

【因为法家的那一套理论,符合帝王专制、独裁的想法;】

“法家有哪些代表人物呢?”

【商鞅和韩非子是法家代表人物,同时,他们俩为了自己的理论,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一个人为了自己的理论学说,献出了最可宝贵的生命,这倒也令人尊敬!”

【商鞅最终被车裂,也有他的取死之道;他不但得罪了太子的老师,而且,得罪了贵族阶层和普通的民众,他这个人好大喜功,喜欢排场;不懂得低调做人;】

【等到秦孝公一死,他就成了孤家寡人了;】

【最可悲的是,他逃亡失败。】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他要住店,却没有身份证明,所以,人家不敢让他住店,这也是他自己当初在秦国下令规定的。这就叫做作茧自缚。】

“是啊,有那么一句话,悬在别人头上的利剑,或许有一天就会悬在自己的头上。人有时,就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宿主所言极是。】

“韩非又是怎么死的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