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做太上皇 > 第78章 成立崇文馆,房遗爱逃婚

第78章 成立崇文馆,房遗爱逃婚(2/2)

目录

总之,两个人是谁也说服不了谁。

苏婉建议:“这些都是吐谷浑的奸细,按照大唐律法,当把这些人全部斩尽诛绝。”

慕容孝隽闻听此言,脸色也变了,他没想到眼前这位长得美若天仙的姑娘,心肠竟然这么狠!

李承乾沉思了片刻,摇了摇头:“暂且不要杀他们,把这些人全部抓住,押入禁军大牢,待我禀明父皇,再行发落。”

此时,苏瑰已经调集了两百名禁军军士过来,将那些吐谷浑人全部捆绑了起来。

称心和手下十名突厥壮士见太子无事,便闪了。

这件事很快便轰动了整个长安城。

常何作为禁军统领,诚惶诚恐,来到紫宸殿面见李世民。

李世民的脸色很难看,端坐在文案内的椅子上。

常何跪伏于地,口称:“万岁!”

李世民低头看了看他:“常将军,高阳公主就要大婚了,京城的治安是极为重要的,那么,你最近都在忙些什么?”

“末将昨日已经召集校尉以上级别的人开了会,吩咐了下去,加强长安和皇宫的戒备。”

李世民点了点头,道:“你起来说话!”

“诺!”常何这才站起身来,只感到背后一阵发凉。

“那你可知昨天夜里发生了什么事?”

常何一听,额头上也冒汗了。

他眼神慌乱,不敢正视李世民的眼睛:“末将也听说了,昨天晚上太子抓获了一百多名吐谷浑奸细。”

李世民站起身来,倒背着双手,在厅堂里来回走动:“前一段时间,朕让你驱逐城内的突厥人,你却没有抓住阿史那社尔,让他逃到了衡阳公主的府上。

这一次,高阳公主即将大婚,朕让你加强戒备,你却让那些吐谷浑的细作给混了进来,这事幸亏是让太子他们给捉住了。

如果太子他们没将那些细作给捉住的话,这些人在长安城中胡作非为,那么,长安城还能那么安定吗?

不知道会出什么乱子呢。”

“陛下所言极是。”

“从今天起,长安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所有的城门都要加强警戒,对所有进出的人严格盘查。

非本地人更要认真检查,难道说穿老百姓和商贩服饰的,就一定是好人吗?

朕也听说了,你最近宠幸一个女人,名叫白牡丹,是也不是?”

常何听到这里,心中也是一凛,心想这事儿皇上是怎么知道的呢。

“这——。”常何脸上一红,唯唯诺诺。

“你宠爱那个女人,朕不想管,但是,你必须要把你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数万禁军交给了你,你必须确保长安和皇宫的安全。”

“诺!”

“此次高阳公主和房遗爱大婚,朕也打算,借此机会热闹一番,届时,场面将会非常隆重。

西域各国将会派遣使者前来祝贺!

那些人良莠不齐,有的是真正的使者,有的可能是假借使者的名义,到长安来谋取自身利益的。

尤其是吐谷浑、吐蕃、高昌、西突厥、龟兹、倭奴、高句丽等国的使者,要严加盘查,不能有丝毫的疏忽。”

“请陛下放心,这一次末将一定昼夜不停地加强巡逻和戒备,就是一只鸟也飞不进来!”

“我们大唐从来不炫耀武力,但是,我们也不能让西域诸国那些人瞧不起。

你不仅要抓治安的问题,还要是搞一搞街道布置、环境卫生等方面的问题,不允许在任何一个角落出现脏、乱、差的现象。

你手下的那些军士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打仗了,他们每天都在做些什么?

难道就知道聚在一起吃喝、耍钱吗?

调出来一部分军士,让他们去打扫街道也是可以的。

沿街的店铺也要管一管,不能让他们把摊位都摆到街道中间去,影响交通,也影响形象。

我们并非要做什么表面工作,而是展现我们长安城本来的、应该有的面貌,你明白了吗?”

“末将听明白了。”常何答应道。

“那你下去布置去吧。”

“诺!”常何答应了一声,转身出去了。

等他到了殿门外,伸手一摸内衣,都已经湿透了,不知道为什么,他每次见李世民,都如芒在背,心惊胆战。

他心想,看来,陛下对自己还不错,并没有治自己失察之罪。

常何刚走不久,李承乾来了,跪伏在地上,口称:“父皇!”

李世民看着他,眼里尽是慈祥:“起来吧!”

“诺!”李承乾站起身来,规规矩矩地侍立在一旁。

对于李承乾最近的表现,总体来说,李世民还是比较满意的。

李承乾在东宫批阅奏章,几乎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令李世民没想到的是,原本他以为李承乾十分文弱,没想到功夫还不错!

“你来见朕,有什么事吗?”

“启禀父皇,儿臣是来请示如何处置那些吐谷浑人的。”

李世民端起茶碗,浅尝了一口,眼睛看着西南方向,缓缓道:“吐谷浑是一个了不起的民族啊,想当初,他们在大东北,后来,不远万里来到了河西走廊一带,在那里扎下了根。

吐谷浑的版图扩张到东西4000里,南北2000里。

当年,隋炀帝派遣大将宇文述前去征讨吐谷浑。

宇文述不负众望,攻破了伏俟城,把吐谷浑给打了下来,伏允可汗趁机逃亡到党项去了。

当时,隋炀帝在吐谷浑设立了四郡。

等到了隋末,天下大乱,伏允可汗又卷土重来,趁机复了国。

所以说,伏允也是个很了不起的人。

慕容孝隽是他的侄子,是个激进分子,从来就是主张和我们大唐对抗的,就是他多次率兵侵扰我们大唐的边境,杀死了我们的子民,掠夺了我们百姓的财物。

这一次,他们趁着高阳公主大婚又混进了长安,企图作乱。

前不久,你出使吐谷浑与他们签署协议,结果,他们却不愿意签,非但如此,伏允可汗居然派遣天柱王去抓捕我们的使者。

大唐的使者,从来都是不可以受辱的。

昨天晚上,既然你把慕容孝隽他们给抓住了,那也怪他们命短,不如把他们全部拖出去斩了!”

闻言,李承乾大吃一惊:“父皇,对于这件事,儿臣有不同看法。”

“哦,你是怎么想的?说来听听!”

“儿臣以为,这些人杀不得!”

“为何?”

“其一,高阳公主马上就要大婚了,在这时候杀人,不太吉利呀;

其二,吐谷浑人虽然可恨,但是,想当年他们曾经派兵支援我们攻打李轨,他们也算是有功之臣。

如果我们把这些人全杀了,似乎显得我们大唐有一点睚眦必报的味道。

西域诸国得知此事之后,会怎么想呢?他们肯定会认为我们大唐不念旧情,过河拆桥,这样会使他们寒了心的。

因此,儿臣建议不如修书一封,派遣使者前往吐谷浑,把这些人送回去,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说服伏允可汗和我们签下协议。

从今以后,大唐与吐谷浑互不侵犯,互通贸易,这样不是更好吗?”

李世民听了之后,摇了摇头:“承乾,你的心肠太软了,对于那些蛮夷之人,我们要区分对待,可以改造和拉拢的,我们一定要把他们拉拢过来,但是,对于那些顽固派要坚决予以打击,伏允是个顽固分子,即使我们把这些人给送回去,他也不会臣服于我们大唐的。

伏允野心膨胀,占据了我们河西走廊之地,阻塞了丝绸之路,给我们大唐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恐怕你的仁慈不会换来和平。”

李承乾再次施礼:“父皇,这件事就交给儿臣来处置吧,等到高阳公主大婚以后,儿臣派人前往吐谷浑与他们再洽谈一次。

如果,到时候,仍然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再做计议。”

李世民眼瞅着李承乾,语重心长地说:“你记住了,作为君主,切不可以心慈手软。

你不要被儒家的那一套思想所束缚。

虽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是,他表面上尊儒,实质上用的还是法家那一套。

对于吐谷浑,朕已经看透了。

他们绝不会臣服于大唐的,必须得发兵消灭他们!”

“父皇,既然党项能够归降我们大唐,我认为吐谷浑也是可以争取的。

恳请父皇再给一次机会,如果实在争取不来的话,父皇再发兵攻打他们也不迟。”

“好吧,就按你说的办吧!”

“谢父皇!”

李世民又想到了高阳公主的婚事,问道:“高阳的嫁妆都准备好了吗?”

“启禀父皇,前几日,儿臣到长安街上去购买了一些嫁妆,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

李世民满意地点了点头:“那就好呀,你们兄妹之间一定要和睦相处。”

“儿臣谨记父皇的话!”

终南山。

李泰斋戒沐浴三日后,和长孙冲一起,再次前去拜访李淳风。

这一次,他们终于见到了李淳风。

李泰原以为李淳风是一名老者,等见上面一看,却发现李淳风看上去也不过二十多岁,红光满面,气质飘逸,飘然有神仙之姿!

李泰把礼物献上,李淳风再三推辞不过,令小童子把礼物收下了。

仅李泰这一单礼物,就够李淳风吃喝一辈子了。

三个人分宾主落座,小童子献茶。

李泰环视四周,发现这个道观虽然简朴,却干净整洁,宽敞明亮。

窗户是开着的,通风效果极好。

李泰笑道:“小王早就听说过仙长的大名,早就想前来拜访,一直没有机会,上次我们前来,你仙游去了,不在观中,今日,终于得见,三生有幸啊!”

李淳风看了看他,微微一笑:“越王身份尊贵,能够光临寒舍,蓬荜生辉呀。

只是贫道闲暇之时,喜欢和其他的朋友在一起郊游,或读书或饮酒,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仙长就是神仙一样的人物呀,像你这样的生活,真是让小王由衷地羡慕呀!”

李淳风哈哈一笑:“我乃山中一野叟,有什么好值得羡慕的呢?”

“仙长过谦了,听说仙长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有未卜先知之能啊!”

闻言,李淳风哈哈大笑:“越王说笑了,那些都是江湖传闻,靠不住的,贫道哪有那样的本事呢?”

“那么,请问仙长可知当今的形势呢?”

闻言,李淳风明白李泰是另有所指,但是装作不知道,故意说:“大唐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形势一片大好呀。”

李泰听了,也是一笑:“仙长,所言极是!素闻仙长善于给人相面,那么,请仙长给小王看看,将来命运如何呢?”

“越王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乃大富大贵之相!”

“敢问仙长口中所说的大富大贵指的是什么呢?”

话说到这个份上,李淳风已经明白李泰有夺取太子之位的念头了。

“你深得你父皇的宠爱,听说你的辖区已经有二十三个州了,这已经是位极人臣了呀,在这普天之下,还有谁能和大王相比呢?”

“仙长你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身为扬州大都督,辖区里的州府再多,毕竟只是一名臣子呀。

小王今日前来,有事想请仙长帮忙。”

“请问什么事?”

“小王听说你会炼制一种仙丹,据说吃了此丹之后,可以延年益寿,长生不老,不知真假。”

李淳风笑道:“越王消息灵通啊,贫道的确是在炼制一些丹药,但是,要说长生不老,这个还得因人而异。

有的人的体质好,可能适合服用此药,但是,有的人体质弱,服用此药以后,可能觉得五脏六腑难以调和。”

“那么,能不能请仙长把丹药取出,让小王见见呢?”

“贫道有一颗丹药已经炼制了九年,尚未成功。”

“那丹药在何处?小王能看看吗?”

李淳风见李泰十分好奇,点了点头:“那好吧,请你们随我一起来。”

“那太好了。”

原来在这个道观的后面有一个巨大的地下室。

李淳风领着李泰和长孙冲顺着台阶蜿蜒而下,李泰越往下走,就越觉得凉风习习,鼻孔之中闻到了一股仙药的味道。

时间不长,他们便来到了地下室中。

地下室的墙壁之上点着灯,其中有几个炉子的炭火旺盛,在每个炉子的上方各支着一个精致的容器。

那容器不知道是什么所造,似金非金,似铜非铜,但是,可以看得出,非常珍贵,有的容器里面存放着各种汤药。

李泰十分好奇:“仙长,你就是这样炼丹的吗?”

李淳风点了点头:“练制一颗丹药起码要经过十个环节,这只是第一个环节。

每一个环节要炼一年左右,然后,还要重新锻炼、淬取、调制等,你们看这种汤药的颜色是金黄色的,里面添加了几百种药物。

这汤药要经过长年累月地煎熬,最终,将水分蒸发,再风干……。”

“真没有想到,炼制一颗丹药,竟然这么麻烦!”

李淳风把他们领到一个丹炉的近前。

丹炉里有一颗仙丹已经成型,那仙丹的大小比鸡蛋要小一点儿,呈金黄色,晶莹剔透!

“此丹我已炼了九年,还差一年,方能成功!”

李泰看着那仙丹,确实好看,不由得问道:“仙长,难道说把这颗仙丹吃下去,人就能够长生不老了吗?”

李淳风摇了摇头:“非也,人吃了贫道的丹药,只能说,延年益寿。

打个比方,一个人本来只能活到五十岁的,如果去了贫道炼制的丹药,有可能活到六十岁;

原本能活到八十岁的人,若是吃了贫道的丹药,就有可能活到一百岁。”

李泰一听,心想如果人能活到一百岁,那也不错呀,汉武帝算是长寿的了,不也就活了七十岁吗?

此时,长孙冲过来指着那颗丹药说:“仙长能不能把这颗丹药送给越王?”

李淳风一笑:“此颗丹药耗费了贫道九年的心血,但是,既然越王今日前来,咱们也算是有缘,贫道就忍痛割爱,送给越王了。”

李泰一听,大喜!

“多谢仙长!”

李泰心想如果把这颗丹药送给李元景的话,那么,自己就没有了。

因此,李泰面犯难色。

长孙冲自然明白他的心意,又对李淳风说道:“仙长,能不能再送一颗丹药给在下呢?”

“这——,”李淳风又是一笑,“并非贫道舍不得,而是贫道没有那么好的丹药了,如果再送你一颗的话,只能送五年的。

五年的丹药比起九年的丹药的火候肯定是差了那么一些。”

闻言,李泰和长孙冲对看了一眼,心想五年的也不错呀,既然人吃了十年的丹药能活到一百岁,那么,若是吃下了这五年的丹药,少说也能活到八十岁吧。

李泰和长孙冲从李淳风那里领取了两颗丹药之后,高高兴兴地下山去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