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成立新学院!(1/2)
杨溥接着说:“陛下,成立学院培养人才确是良策。但师资从何而来,学生如何选拔,课程怎样设置,这些都需细细考量。”
杨士奇也点头道:“不仅如此,学院的经费来源也是一大问题。若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学院难以长久维持。”
朱允熥微微皱眉,陷入沉思。他知道这些问题确实棘手,但他决心已定,说道:“师资方面,可从民间招募技艺精湛的工匠、学者,也可从军中选拔精通武器制造和船舰驾驶的人才。”
“学生选拔,可面向全国,不论出身,只要有兴趣、有天赋者皆可报名。至于经费,朕会从国库中拨出一部分,再鼓励富商捐资。”
杨荣眼睛一亮,说道:“陛下考虑周全。如此一来,师资和学生的问题可初步解决。只是这课程设置,还需进一步探讨。”
朱允熥站起身来,在殿内踱步,说道:“课程可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方面,教授天文、地理、数学、物理等知识,让学生有扎实的基础。”
“实践方面,让学生参与武器制造和船舰建造的过程,积累实际经验。”
杨溥点头称赞:“陛下此计甚妙。有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培养出的人才定能堪当大任。”
杨士奇又提出:“陛下,学院的管理也至关重要。需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确保教学秩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朱允熥微笑着说:“爱卿所言极是。朕会安排专人负责学院的管理,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你们再帮朕想想,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
四人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不断完善着学院的规划。不知不觉,天色渐暗,殿内点起了蜡烛,烛光摇曳,映照着他们专注的面容。
回到寝宫,朱允熥躺在床上,却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着与三位大臣商议的内容,思考着学院成立后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这学院的成立,关系到我大明的未来。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
朱允熥自言自语道。
他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明月,心中暗暗发誓:“朕定要让这学院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人才,让我大明的武器和船舰领先于天下。”
此时,皇后走了过来,关切地说:“陛下,夜深了,早些休息吧。您为国家大事操劳,也要保重身体。”
朱允熥转过身,握住皇后的手,说道:“朕深知责任重大。这武器和船舰的发展,是我大明的重中之重。朕不能有丝毫懈怠。”
皇后温柔地说:“陛下心怀天下,臣妾敬佩。但也要注意劳逸结合。相信有陛下的英明决策和大臣们的辅佐,此事定能成功。”
朱允熥点了点头,回到床上,在皇后的安抚下,渐渐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早朝,朱允熥再次提出成立学院发展武器和船舰之事。
“昨日朕与杨荣、杨溥、杨士奇三位爱卿商议了此事,已有了初步的规划。今日与诸位爱卿再做讨论,望大家畅所欲言。”朱允熥说道。
一位大臣站出,说道:“陛下,成立学院培养人才是好事,但这其中涉及诸多方面,恐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比如民间工匠和学者进入学院,可能会带来一些不同的思想,影响社会稳定。”
杨荣立刻反驳道:“这位大人所言差矣。如今时代在变,我们不能固步自封。民间有许多有才华的人,他们的加入能为学院带来新的活力。”
“而且,学院有严格的管理,不会出现影响社会稳定的情况。”
另一位大臣又说:“陛下,这经费问题始终是个难题。国库虽有积蓄,但也需用于其他方面。若大量投入到学院,恐会影响国家的正常运转。”
杨士奇说道:“大人不必担忧。陛下已考虑到经费问题,会从国库拨出一部分,同时鼓励富商捐资。”
“而且,学院培养出的人才,日后能为国家创造更多的价值,这是一项长远的投资。”
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争论得十分激烈。朱允熥静静地听着,不时点头思考。
“诸位爱卿,朕明白大家的担忧。但这武器和船舰的发展刻不容缓。成立学院是为了我大明的长远利益。我们不能因为眼前的困难而放弃。”
朱允熥大声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