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8章 玉泉六子居然不来上课?(1/2)
玉泉六子分揽了君子六艺。
苏润挑走数,司彦选了礼,梁玉最爱乐,徐鼎揽了射。
张世因着上次驾车撞谭明松之事,对驾驶战车极其感兴趣。
苏润一提出想法,他率先择了御,生怕晚一步,就被人抢了似的。
所以轮到叶卓然的时候,就只剩下书了。
但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本就是汉字构造的系统理论。
此与叶卓然稍显死板的性格也很相符便是了。
这种情况下。
即便是平日随波逐流的闷嘴葫芦,也为了同窗们的成绩全力以赴。
他多次鼓起勇气,孤身前往听松阁请教夫子。
白日上课,晚上苦学。
短短两旬半,众人的六艺就齐齐摸到了考核的门槛。
苏润也将手上的《九章算术》,结合春秋时期就有的九九歌以及其余算学古籍,以最快的速度翻译成了《大炎算学》。
古代的算学成就远超西方,但题目看起来就很麻烦。
苏润没多大能力,只是将一些表达方式换成了更简单易懂的。
比如《九章算术》中记载的合分术:
母互乘子,并以为实,母相乘为法,实如法而一。
看起来云里雾里,很难理解。
但其实,换个表达就很简单了。
igsrc=
"htts:
9-readg-sign.fqnoveli
ovel-ic-r
faf7dfd08956e105acecbb68e01f6eb6~tlv-noo.web?lk3s=0942ef47&a;x-exires=1743962663&a;x-signature=xLTyZUKd3Dq40TEyBLYRStxndic%3D
"ig-width=
"104
"ig-height=
"104
"alt=
"
"
公式插图插了七八次才成功~
写的那么很长,实际上不过是很简单的异分母加减法法则罢了。
直接套用计算公式用便可,没那么困难。
阿拉伯数字早在唐朝时,就随着佛学东渐传入过中国,只是当时没能被接纳。
不过有来源就行,苏润也能拉大旗扯虎皮说看过什么古籍。
英文字母就不同了。
苏润不打算建空中楼阁,搞什么自创语言。
所以就将字母换成了常见的圆圈、方块等图案。
这就解决了问题。
虽然最开始还有些看不顺眼,可看多也习惯了。
苏润一边编纂教材,一边教司彦他们后世初小学的数学内容。
五人刚接触这些,虽然不明白奇奇怪怪的符号是为什么,但都知道苏润不会害他们。
为此,不惜在钱教谕的算学课上,偷偷背公式。
但好在效果显著。
过了最初的磨合期,他们比在上头哗哗啦啦扒拉算盘珠子的钱教谕都快很多。
因此,六人达成一致后,全体翘课了。
苏润六人自以为跑的无声无息,却不知道,他们六个本就是被重点关注的。
上课时,钱教谕没见到人。
前后不到一刻钟,状就水灵灵的告到了府学教授向维那儿了。
向维隔几日就要问一遍他们的情况。
近来,对几人的异动也很是疑惑,闻言,不解地抚着长须:
“他们六个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天天挑灯夜战,卯足劲儿读书,恨不得把夫子绑回斋舍随时解疑答惑,近日这是怎么回事?
向维百思不得其解:
“速去将……”
本想找玉泉六子过来问话的他,觉得不妥。
随后话头一转,道:
“去将天字班的向波叫来!”
听闻自家老爹找,玩世不恭的向波很快晃着那柄骚包的扇子过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