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2章 有些事我能忍,就怕有人没完没了(2/2)
他看张恪清没有要说的意思,也就没追问,马上岔开了话题。
“恪清同志,之前你推荐我去处理全省国资企业的问题,确实发现了不少,我们处理的很及时,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多谢你了。”
他两会前去全省走了一圈,也算是收获了一份政绩,甚至将来他离开南河,也多了一个可以打开局面的路子。
“但我听向书记的意思,要对那些上市企业和准备上市的企业再次展开调查,尤其是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说是有许多企业会钻空子,这也是你的提议吧?”
张恪清很坦然的点了点头:“向书记交给您处理了?这件事确实我的提议,突破口有两个……”
听完张恪清说的突破口,陈栋邦心里更有底气了。
这件事要是能做成,又是一笔不错的政绩。
按说他作为南河的常务副省长,绝大部分工作都是夏正东安排,很难做出亮眼的成绩,毕竟一些大项目,夏正东都会亲自主抓。
而且他也不是夏正东阵营的,一些特别容易出成绩的工作,也不会交给他。
正常他只要配合好夏正东的工作,就算合格。
但他要的可不只是合格,希望自己能达到优秀,这样两年后他才能有个好位置。
那时候,张恪清多半也会接自己的班,成为省政府二把手了吧?
只是二把手听着好听,若是一把手勤勉一些,二把手能做的事情也不多。
“恪清同志,郑城的政府工作,夏省长很关注,我也会重点关注,一些拨款等会向着郑城倾斜,但肯定不会倾斜太多,否则其他同志也会有意见。”
“招商引资什么的很重要,可很多都伴随着优惠条件,远水解不了近渴,你还是得有一些其他的计划才行。”
招商来的大企业,不说厂房建造的时间,还有税收减免的时间呢,两年内提供不了多少财政收入,甚至郑城要给与配套的投资,反而还会导致财政支出增加。
所以靠着招商引资来降低债务率和负债率,短期内肯定是不现实的。
他也知道原本祝文渊想的办法是让各单位增加罚没收入,这个确实也有效,但传出去也确实不好听,对郑城的招商引资,甚至对南河省的招商引资都有负面影响,直接被张恪清叫停了。
其实增加财政收入的方式就两种,一种是开源,一种是节流,可具体怎么做却很难。
既要维持政府的正常运转,让百姓满意,又要让外来的投资人满意,且要有可持续性,不能破坏环境,不能违反政策等。
陈栋邦也想过,如果他是郑城的市长,应该怎么解决这个困境,可想了很久都没有答案。
估计刘根生也是想不到解决办法,才敢在会上嘲讽张恪清,也许还有其他人等着看热闹呢。
哪怕都是向洋阵营的常委,也未必都愿意看到张恪清发展更好。
张恪清笑着说道:“感谢陈省长关心,办法我已经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