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太子殿下吐血(2/2)
许是自幼被父兄庇护惯了,路知晚从来不知道皇家的亲情竟这般稀薄,全是利益和算计,半点温情也无。难怪谢琮自幼就那么不招人待见呢,也不能全怪他。
这一刻,路知晚忽然对谢琮生出了点同情。
皇宫,大殿。
苏平所料不错,皇帝确实正在斥责太子。
“你幼时朕便教你何为仁义,何为孝道,你看看你自己做的事,哪一点对得起朕的教导?卢卿是两朝众臣,如今被你逼得要在家里上吊,柳国舅是你亲舅舅,被你气得一病不起。”皇帝道。
谢琮只立在一旁听着,既不反驳也不辩解。
“诚王,你替太子去安抚一下卢卿和国舅。”皇帝先是吩咐一旁的大皇子谢瑞,又看向太子谢琮:“你回东宫思过吧,这几日不必来上朝了。”
皇帝发了一通脾气,斥责了太子,但对于北境粮饷一事中谢琮所做的部署没有提出丝毫异议。明眼人都知道这父子俩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只是谁也不敢多说什么。
太子挨了骂,北境有了粮,被迫出血的人虽然破了财但也博了个名声,事情至此就算收了场,
就在皇帝准备退朝时,殿外忽然有通传声,是北境的军报到了。
谢琮眉心一跳,转头看去,这封军报他等了足足半月之久,真等到的这一刻,他心底却觉十分不安。
军报被呈上,皇帝身边的内侍总管刘福验看了封筒完好,这才打开军报。皇帝拿到军报后只扫了一眼,面色大变。那军报上只写了一句话:前锋将军路知晚坠崖失踪,寻十数日未果。
群臣见到皇帝神色,顿时有些紧张,唯恐这节骨眼北境战事又出了变故,那样就谁也别想好好过年了。
然而皇帝沉默片刻后,却将视线看向了殿内立着的英国公。
谢琮循着皇帝的视线看去,一颗心瞬间沉到了谷底,他一直以来那股不安在这一刻得到了印证:路知晚出事了。
皇帝让刘福念了军报上的内容,英国公听闻幼子坠崖失踪,险些殿前失仪,幸好被人及时搀扶住。皇帝安抚了几句,又命人拟了旨,要求镇北军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找到路知晚。
“找了十多天没找到人,这么冷的天……”
“要是活着,不可能一点踪迹没有。”
散朝后,群臣对路知晚失踪一事议论纷纷:
“我看路小将军这次是凶多吉少。”
“那么高的悬崖,说不定早摔烂了。”
“可惜了,才十九岁,连个全尸都……”
几个文臣话音未落,便觉脑袋上寒光一闪,发冠连带着发髻被长刀应声削落,散了一地。
“管好你们的嘴。”谢琮的声音像淬了冰似的,眸光更是冷厉无比。
几人吓得瘫坐在地,集体噤了声。一旁的羽林卫回过神来,才发觉腰间长刀不知何时握在了太子殿下手里。
谢琮扔了手里的长刀,转身朝东宫的方向行去,然而刚走了没几步,便骤然呛了一口血出来,新落了雪的地上,瞬间被血洇红了一小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