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初五上班(2/2)
唐朝微微眯起双眼,陷入沉思。他回忆起前世90年代时村子里开设的那家打米机房,当时的位置恰好选在了村小学的对面。那里不仅紧挨着入村的变压器,电力供应充足稳定;
而且由于周边好几个村庄的孩子们都会来本村小学读书,人流量较大。更为重要的是,那个地段正好位于大路旁边,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堪称绝佳。
想到这儿,唐朝胸有成竹地回答道:“村长,我觉得可以把打米机房设在村小学对面那块儿!”
“为啥呢?为什么不弄在村子里?”
于是唐朝解释说道:“就在那个地方吧,一是用电方便,二是其它村来打东西也方便;这样人家才愿意来我们这儿!”
要知道这可是全村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创办的合作社!以后大家可以分红的!正因如此,但凡家中有年轻劳动力的村民们全都踊跃参与进来了。按照唐朝最初的构想与规划,整个场地被划分成不同的区域。
位于最左侧的位置,经过一番平整之后变成了一块宽敞的空地。空地上整齐排列着好几排坚固的架子,这些架子可是有着大用处——它们将专门用于日后晾晒制作好的面条。想象一下,阳光洒在一排排挂着洁白面条的架子上,那场面该有多壮观!
紧挨着这块空地的便是准备建成一间摆放打米、打面以及处理粗粮等三台大型机器的房间。当然按照唐朝的规划,这机房必须弄几个窗户通风!
“为啥?”
当然是怕粉尘爆炸!
再往中间走,两间屋子也都各有用途:其中一间,唐朝打算将其改造成一个小小的小卖部,以满足村里人们日常购物的需求;另一间则计划用作村医务室,方便为村民们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
至于最右边的那间房屋,则会成为榨菜籽油的专属工作间。由于榨菜油,需要用火,所以唐朝让他远离了打米房!就这样,按唐朝规划一排四间宽敞明亮的大房子将依次矗立在那里。
而这四间大房子的后方恰好是一大片荒芜的土地。唐朝灵机一动,当即决定把这片荒地利用起来,建成一座规模适中的养鸡场。直接用栅栏围起来!
他还特意在靠近围墙的地方搭建起了一些鸡棚。不过,目前阶段唐朝仅仅只是准备先饲养一百只鸡而已,暂时没有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的想法。毕竟凡事都得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嘛!
话说起那小卖铺和村医馆,这其中还有一段故事呢!起初的时候,张村长对开办小卖铺那可是大力支持、举双手赞成的。毕竟,有个小卖铺能给村民们提供不少便利,买些生活用品什么的也不用再跑到老远的镇上去啦。
然而,当提到要建村医馆时,情况可就大不一样喽。大家竟然出奇地一致表示反对,这到底是为啥呢?
其一,村里压根儿就没有人懂得怎么看病治病。这医学知识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掌握的,没经过专业培训哪行呢?其二嘛,大家伙平常生点小病小灾的,大多都选择硬扛着,觉得过几天自己也就好了,没必要花钱看医生。不过,要说最关键的原因,还是因为穷!兜里没啥钱,自然舍不得把钱花在看病买药上头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