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太子妃定(2/2)
“云昭,你怎么想”姜珩开口问道,苏云昭沉思片刻,轻声道“依臣妾所见,柳如烟才德兼备,父亲又是兵部尚书,身份也合适,周琼华沉稳,但年纪小了点,王若兰有战功背景,却家族单薄。”姜珩点点头,他原来也是觉得柳如烟合适,但兵部尚书在九门提督之下,地位略显不足,且九门提督掌京师安危
“炜儿,你觉得呢”姜炜思索片刻,沉声道:“儿臣以为,周琼华虽年轻,但其父掌京师要职,根基深厚,且她沉稳大气,堪当大任。柳如烟和王若兰各有优势,但家族背景或成隐忧”姜珩听罢,眉宇微扬,心中权衡再三“周琼华”姜炜和苏云昭对视一眼,知道了姜珩的意思“那其她两人呢”
姜珩敲着桌子仔细思索着“二人皆为侧妃”姜炜有些惊讶,父皇这是给他把兵营搬过来了?“那李婉儿?”姜珩轻笑,淡然道“李婉儿封为太子嫔”既无家族负担,又可安心陪伴太子,算是平衡各方势力。四人命运由此而定,各自前程,皆在今日之选。
“那就这样了,朕去写圣旨”姜珩起身,姜炜突然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儿臣想再纳一人”姜珩来了兴趣,难得姜炜主动开口,便问“是哪家姑娘?”“大理寺少卿之女,名唤沈清秋,甚是活泼”姜炜不知如何形容她,半天憋出来个活泼,姜珩闻言笑了笑““既如此,便一并写入圣旨,沈清秋封为太子良娣”姜炜连忙谢恩。
姜珩觉得好笑,但也没说什么“朕只说一点,莫因个人喜好误了正事,后宫与前朝息息相关,每一步都需谨慎,你需明白轻重缓急。”姜炜点头应是“还有,长子必须是太子妃所出,关乎未来储君之位,切不可轻视”姜炜心中一凛,深知父皇所言极是,遂郑重承诺“儿臣铭记在心”
“好了,你和你母后再说说话,朕回祈安殿给你写圣旨了”姜珩抬步走向祈安殿,写圣旨时都有事惆怅,一眨眼,姜炜都要成家,了姜珩心中感慨万千,笔下却毫不迟疑,写了好几张,他感觉手腕都有些酸痛,姜炜是轻松了,难受的是他。“吩咐内务府,着手制作太子大婚婚服及各类仪仗用品,务必精工细作,不得有丝毫懈怠。”
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已近黄昏“予安,带人去宣旨”予安领命,迅速召集宣旨队伍,手持圣旨,步履庄严地走出祈安殿。夕阳余晖洒在宫墙上,映照出一派肃穆景象。姜珩目送他们离去,心中暗自祈祷,愿此次安排能为太子稳固根基。
走至周府停了下来,管家忙去里面喊人“周大人,皇上有旨,让周姑娘出来接旨吧”予安客气的对他笑着,这可是未来的国丈,周琼华跪在了前面,表面平静,内心却紧张,看了一眼父亲,父亲微微点头,示意她安心。
予安展开圣旨,朗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九门提督周宁之女周琼华毓质名门,贤良淑德,性行温良,特册封为太子妃,于鸿启二十六年二月十四日举行大婚典礼,钦此。周姑娘接旨吧”予安轻轻的把圣旨放在了周琼华手上“公公一路过来累了吧,不如进来喝口茶”周琼华微笑着邀请,予安婉拒道:“多谢周姑娘好意,只是还有几道圣旨要宣,不敢耽误。”
“公公可否告知此次入宫的其他姐妹?”周琼华犹豫片刻,还是问了出来“皇上封了两位侧妃,一位太子嫔,一位太子良娣”周琼华听闻知感觉眼前一黑,皇上这是要逼死她吗,心中虽惊,却仍强颜欢笑,予安看她的样子还是悄声说道“皇上下了命令,太子妃未生下长子之前,青玄宫不进人”
周琼华闻言,心中稍安,但仍感压力重重“那奴才先告退了”予安行礼后转身离去,前往王府。周琼华目送予安背影消失,深吸一口气,转身对父亲道:“父亲,女儿定不负皇恩。”周宁轻拍女儿肩膀,语重心长“安心准备大婚,族中人才辈出,我又是九门提督,你只需做好太子妃,不必忧心”周琼华点头。
王生虽说也姓王,但祖上因为一些问题,被划出了王氏,所以姜珩才敢用他,王生也心知肚明,与王氏其他人保持好距离“王大人,皇上有旨,是给王姑娘的”王生知道结果已经出来了,和王若兰对视一眼,皇上已经下旨了,她只能听天由命了,王若兰深吸一口气,跪下接旨。
予安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王生之女王若兰才貌双全,聪慧贤德,品性端雅,特册封为太子侧妃,入宫时间待定,钦此。”王若兰双手接过圣旨,心里还是有些不甘“入宫时间待定是什么意思?”一般不是太子大婚三月后就进宫吗,予安解释道“这是皇上的安排,奴才也不清楚,可能是看太子妃年龄太小,想让她多些时间准备吧。”
一说太子妃年龄小,王若兰就猜出来是谁了,周琼华,她比自己小两岁,却已是太子妃人选。心中暗叹命运不公,却也只能默默接受。她轻轻放下圣旨,抬头望向窗外,思绪万千。
“柳大人,皇上有旨给柳姑娘”柳如烟有些激动又有些紧张,跪下接旨,予安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柳远之女柳如烟才情出众,温婉贤淑,特册封为太子侧妃,入宫时间待定,钦此。”柳如烟接过圣旨,脸色有些难看,随即挂起笑脸,问起入宫时间待定一事,予安只能又解释一通,知道是周琼华是太子妃,有些绷不住,她能看出来皇上之前是属意她的,可惜父亲的官职不够显赫,终究错失良机。心中虽有不甘,却也明白皇命难违,只能暗自祈祷未来能得太子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