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脉动篇》:探寻身体里的“脉搏小秘密”(2/2)
岐伯接着又说:“这气在脉管里好好地走着,有时候会遇到一些不速之客,就是邪气啦。这邪气还分清气和浊气呢,就像坏人也分不同类型。清气这个坏家伙喜欢往上跑,专门去上面捣乱;浊气呢,就爱在过别怕,咱们身体有个厉害的‘侦查员’,就是气口。通过气口,咱们就能知道邪气有没有来捣乱,脉象是啥情况。要是气口那地方脉象虚弱,就说明身体正气不足啦,得给它补补,让正气充实起来;要是气口脉象强盛,那就可能是邪气太嚣张了,得用泻法把邪气赶走。”
这就好比身体是一个和平的小镇,气血们在小镇的街道(脉管)上正常巡逻。突然来了一群邪气“小混混”,清气“小混混”喜欢跑到小镇的上面,比如头部、胸部这些地方捣乱;浊气“小混混”就爱在
还好,小镇有个聪明的“侦查员”气口,它时刻关注着街道上的动静。一旦发现脉象有异常,就知道邪气来捣乱了。要是气口发现正气有点弱,就像小镇的警察力量不足了,那就赶紧调派支援,给身体补补,让正气强大起来,把邪气赶走;要是气口发现邪气太嚣张,脉象强盛得不正常,那就得想办法把邪气“泻”出去,让小镇恢复平静。
十二经脉“动脉穴位”大揭秘
雷公这好奇心爆棚的劲儿又上来了,问:“那十二经脉的动脉穴位,能不能都给我讲讲呀?”岐伯就开始如数家珍:“手厥阴心包经的动脉,在手上的劳宫穴,就好像心包经这个‘小卫士’在劳宫这儿有个专属的‘跳动小基地’;手太阴肺经的动脉在太渊穴,太渊就像肺经这个‘氧气输送官’的能量发射站;手少阴心经的动脉在阴郄穴,阴郄就是心经这个‘情绪小管家’的信号发射塔。”
“足太阴脾经的动脉在腹部的冲门穴,冲门就像脾经这个‘营养调配师’在腹部的重要指挥中心;足厥阴肝经的动脉在脚上的太冲穴,太冲就是肝经这个‘气血疏导员’在脚部的关键据点;足少阴肾经的动脉在脚上的太谿穴,太谿就像肾经这个‘能量宝库管理员’在脚部的秘密仓库入口。”
“手少阳三焦经的动脉在面部的和髎穴,和髎就像三焦经这个‘身体协调员’在脸上的一个重要联络点;手太阳小肠经的动脉在颈部的天窗穴,天窗就像小肠经这个‘食物消化小能手’在颈部的观察窗口;手阳明大肠经的动脉在手上的阳谿穴,阳谿就像大肠经这个‘废物清理工’在手上的工作启动按钮。”
“足太阳膀胱经的动脉在膝盖后的委中穴,委中就像膀胱经这个‘水液代谢专家’在膝盖后的重要工作站;足少阳胆经的动脉在小腿外侧的悬钟穴,悬钟就像胆经这个‘勇气激发器’在小腿的能量汇聚点;足阳明胃经的动脉在足背的冲阳穴,冲阳就像胃经这个‘美食加工厂厂长’在足背的指挥台。这些经脉的脉搏有时候跳,有时候停,不像胃经是六腑的源头,像个‘大家长’,啥事都得管;肺经是五脏的主宰,相当于‘大领导’,掌控全局;肾经是十二经脉的气血汇聚之海,如同‘超级大银行’,财大气粗,它们的脉搏常常跳个不停。”
您瞧瞧,这十二经脉的动脉穴位,就像身体里的一个个神秘小机关。每个穴位都和对应的经脉有着紧密的联系,就像每个小机关都控制着身体某个特定功能的开关。当我们了解了这些穴位,就好像拿到了一把打开身体奥秘之门的钥匙。
比如说,当你感觉心脏有点不舒服,就像心经这个“情绪小管家”有点手忙脚乱了,也许可以轻轻按按阴郄穴这个信号发射塔,说不定能让心经恢复正常工作,让心情也跟着平静下来。再比如,要是肠胃消化不好,胃经这个“美食加工厂厂长”可能有点力不从心,你可以试试刺激一下冲阳穴这个指挥台,说不定能让胃经重新振作起来,把食物加工得妥妥当当。
身体脉搏的“交响曲”
这身体里的脉搏跳动,就像一场宏大的交响曲。每一条经脉,每一个穴位,都像是交响曲中的一个音符,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节奏和旋律。肺经、胃经和肾经,就像交响曲中的主要旋律,常常跳动不停,奏响着身体的主旋律。而其他经脉的脉搏,虽然有时跳动有时停歇,但也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了这首美妙的生命之歌。
就像一个乐队,每个乐手都有自己的角色和节奏。有的乐手演奏的旋律比较突出,就像肺、胃、肾经的脉搏;有的乐手则在适当的时候加入,为整个乐曲增添丰富的层次,就像其他经脉的脉搏。只有当所有乐手都配合默契,这首生命的交响曲才能演奏得完美无缺。
我们的身体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乐团,通过脉搏的跳动,演奏着一曲曲健康的乐章。当我们了解了这些关于脉搏和经脉穴位的知识,就可以更好地倾听身体的声音,发现身体的小问题,及时调整,让这首生命之歌永远奏响和谐的旋律。
陈士铎说得没错,岐伯讲解脉象跳动的地方,那真是条理清晰,每一句话都不是随便说的,都是有着深厚的道理和依据的。咱们就像一群探索身体奥秘的小探险家,跟着岐伯的指引,一步一步揭开身体里那些神秘的面纱,感受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后再摸摸自己的脉搏,是不是感觉就像在和身体里的“小乐团”对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