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夜深人静的雨声 > 第259章 包拯斩妖记

第259章 包拯斩妖记(1/2)

目录

在那遥远的大宋年间,开封府尹包拯之名,如雷贯耳,其刚正不阿、断案如神,令朝野上下皆为之敬仰。这日,阳光本应如往日般洒在汴梁城的大街小巷,却莫名被一片阴霾笼罩,城中百姓人心惶惶,似有一股无形的暗流涌动。

城东的赵家庄,本是一片祥和宁静之地,农户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可近来,怪事频发。每到月圆之夜,庄里便会传出阵阵凄厉的惨叫,伴随着牲畜莫名死亡,圈栏里被撕咬得残缺不全的尸体,鲜血淋漓,其状惨不忍睹。村民们吓得紧闭门窗,夜晚不敢踏出房门一步,家中孩童的哭闹声与大人压抑的抽泣声交织在一起,整个赵家庄陷入了无尽的恐惧之中。

几日后,这股妖邪之气竟蔓延至汴梁城内。城中富户李老爷家,一夜之间,满府上下数十口人尽数离奇毙命,死状与赵家庄牲畜一般无二,皆是脖颈处有深深的牙印,仿若被巨兽噬咬。李老爷平日里乐善好施,广结善缘,如今遭此横祸,城中百姓无不扼腕叹息,人心愈发不安,谣言四起,皆传是上古妖孽出世,欲择人而噬,这大宋繁华的根基——汴梁城,眼看就要沦为一座人间炼狱。

开封府衙内,包拯坐于案堂之上,眉头紧锁,手中捋着胡须,面前堆满了各路呈上来的报案文书。他目光扫过那一页页触目惊心的文字,心中涌起一股悲愤:“朗朗乾坤,岂容妖孽作祟?定要还百姓一个安宁!”

当下,包拯命人召集城中所有捕快、衙役,于大堂集合,神情肃穆道:“今汴梁城遇此大难,汝等身为朝廷执法人员,当以守护百姓为己任。本府决意彻查此妖邪之事,哪怕赴汤蹈火,亦绝不退缩。”众衙役齐声高呼:“谨遵大人之命!”

包拯带着一众手下,先是奔赴赵家庄。庄里一片死寂,唯有寒风呼啸而过,似在诉说着往昔的恐怖。包拯走进一间废弃的茅屋,屋内陈设简陋,角落里却有一些异样的痕迹。他俯身查看,指尖轻触那摊已干涸的血迹,凝眉思索:“此非寻常野兽所为,这牙印如此之大,力道之猛,定是妖物无疑。”

正在这时,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颤巍巍走来,对着包拯深深一拜:“包大人呐,这可是天降灾祸啊!老汉我活了大半辈子,从未见过如此邪门的事儿。您一定要替我们做主啊!”包拯赶忙扶起老者,温言安抚:“老人家莫怕,本府定会揪出这背后的妖孽。”

从赵家庄返回汴梁城后,包拯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李老爷府邸。府中一片狼藉,血腥之气扑鼻而来。他在各处仔细勘查,突然在庭院中的一口古井边停下脚步。井水幽深,隐隐透着一股寒意,水面上似有涟漪晃动,却不见有任何活物。包拯心中一动,招呼身旁的展昭:“展护卫,你瞧这井,可有古怪?”展昭身手敏捷,绕井一周,沉思片刻道:“大人,此井怕是通往那妖物藏身之所。”

说干就干,包拯当即下令调来几个壮汉,准备将井水抽干。随着水桶一桶桶提出,井中水位缓缓下降,待水干之后,露出一个幽深的洞口。洞中黑漆漆一片,冷风飕飕往外冒,仿若有一双眼睛在暗处窥视。

包拯手持长剑,身先士卒,带着众人小心翼翼地进入洞中。越往里走,光线越发昏暗,脚下的路崎岖不平,时不时还有水滴落下,发出“滴答滴答”的声响,在这死寂的洞穴里显得格外渗人。

行至深处,只见前方豁然开朗,一处巨大的洞穴出现在眼前。洞穴中央,一只身形如小山般庞大的妖怪正趴在地上,周身鳞片闪烁着幽绿的光,双眼犹如铜铃,血盆大口中獠牙参差,正对着满地的残骸啃食。

“大胆妖孽,竟敢在大宋境内为非作歹,伤害无辜百姓,今日便是你的死期!”包拯怒喝一声,挥剑向前冲去。那妖怪闻声抬头,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咆哮,张牙舞爪地扑向包拯。

一时间,剑影与爪风交错纵横。包拯虽年事渐高,但剑法凌厉,招招直指妖怪要害。那妖怪皮糙肉厚,普通的攻击难以伤其分毫,它挥动粗壮的爪子,带起一阵狂风,逼得包拯连连后退。

展昭见状,手一扬,数枚飞镖朝着妖怪射去。妖怪吃痛,转身欲追展昭。包拯瞅准时机,一个箭步上前,长剑奋力刺入妖怪的腹部。妖怪怒吼着挥动尾巴,将包拯扫倒在地。

“哼,区区人类,也敢与我为敌!”妖怪口吐人言,声音低沉沙哑。

包拯擦了擦嘴角的血迹,缓缓起身,眼中满是不屈:“你这妖孽,残害生灵,天理难容。我包拯今日即便拼了性命,也要将你绳之以法!”

说罢,包拯深吸一口气,将全身的内力都汇聚到了双掌之上,然后猛地向前推出。随着他的动作,一股强大的气流如狂风般呼啸而出,直冲向那妖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