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大秦新闻蜀。(1/2)
要知道国师这人真的很玄学,从她来到大秦以后,凡是从她口中说出去的东西,最后都是影响颇深,震慑人心,如若自己此次抓住这难得的机会,那岂不是以后小说一派也能与其他学派一样,被收录到大秦图书馆里,成为学子们必读之经典。
他神色越发的激动了起来。
“还请国师不吝赐教。”
许诗诗听到这话微微一愣,自己说啥了就赐教了!!
难道是因为听到自己的夸赞被鼓舞到了?
那既然这样子,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处理了。
“是这样子的,今日请杨院长前来,确实是有一件事情托付于你。”
“如今陛下在各个郡县已经广设学院,就是为了让那些埋没于民间的天下有志者不被埋没,更是为了让天下的百姓们起民智。”
“如此之举,利于万民!”
“但是大秦郡县多则四十几个,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总是会真假难辨,而得到的信息也会多有偏差,这样子就会造成同样一件事情,多个不同的结果。”
“我想让杨院长,开办一个大秦新闻蜀,将朝廷的诸多政策用文字的形式印刷成报纸广传出去,深入人心,引导民众正确的理解朝廷的政策。”
杨川泽听到这话,整个人都惊住了,忍不住的点头,“国师大人所言极是,陛下的诸多之举,关乎国计民生,实不应仅限于朝堂之上,而应广为人知,深入民心,方可提升百姓对朝廷的认同感和忠诚度,从而能促进统治长治久安。”
许诗诗听到这话,眼神里微微诧异,心里则是对着杨川泽竖起了大拇指。
“确实如杨院长所说,开办新闻署,于朝廷而言,大有裨益。”
“就拿陛下之前推行的诸多有利于民等政策,可以通过报纸说明政策的目的,意义,让百姓明白陛下和朝廷的一番苦心。”
“还可引导舆论,稳定社会,很多时候百姓可能会被一些谣言,不实信息引起恐慌和不安,从而影响国之稳定。”
“而新闻蜀作为朝廷认可的舆论阵地,可及时发布权威消息,澄清谣言,安抚民心,维护国之稳定。”
“而且报纸上可以不仅需要将朝廷的政策发布出去,也可以刊登各类大秦的律法法规,法律解释以及案例分析,其中也可以包括一些学术成果,文学作品,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丰富民众精神世界。”
“不同地区的人可以通过报纸了解彼此的文化,风俗,增进对朝廷的归属感,使全国民众在文化层面紧密相连,凝聚成强大的整体。”
“也可以报道各地发生的大事,民声,民众需求以及治安等一系列的情况。”
“当然我们光报道还不行,还要利于收集民意,改善治理,新闻蜀可以开辟民意反馈渠道,百姓们可以通过书信等形式表达对朝廷政策的看法,生活中的诉求。”
“朝廷就可以根据这些反馈,了解民间疾苦与社会问题,对政策进行调整完善。”
“最后就是在发布一些广告信息,即为商业广告与招聘信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