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六十五)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六十五)(1/2)

目录

话说有一天,咱们这位聪明伶俐的小弟子,眉头紧锁,一脸求知若渴的模样,蹦跶到张仲景仙师面前,开口就问:“师父啊,我这心里头有个大疙瘩,不解开就痒痒。您说说,要是遇到那种伤寒病,脉浮得跟船帆似的,身上热得像火烧,汗却一滴不出,这外表的风寒邪气还牢牢纠缠着,咱们该咋整?有没有啥灵丹妙药能一帖见效?”

张仲景仙师一听,嘿,这小子今儿个是遇上难题了,嘴角一扬,笑道:“哟呵,我这小徒儿也开始钻研高深学问了嘛!来来来,为师给你说道说道。这伤寒啊,脉浮发热无汗,说明邪气还在体表晃悠,没往里钻呢。这时候,咱们得赶紧想办法把这邪气赶出去,发汗是关键,可不能胡乱用白虎汤,那可是给里热炽盛的家伙准备的。要是病人渴得跟沙漠里的骆驼似的,直嚷嚷要喝水,体表的症状也都没了,那这时候,白虎加人参汤就该闪亮登场了!”

小弟子一听,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白虎加人参汤?听起来好厉害的样子!师父,快给我讲讲这方子咋配的,还有那药材都是啥神仙宝贝,咋就这么神奇呢?”

张仲景仙师捋了捋长髯,故作神秘地说:“听好了,这白虎加人参汤啊,方子简单却深奥,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炙甘草二两,粳米六合,再加上人参二两。不过,咱们现代人计量得换算一下,古代一两大约相当于现在的5克,所以啊,知母就是30克,石膏嘛,足足有50克哦,甘草10克,粳米嘛,大约就是一碗的量,人参也是10克。怎么样,这分量够震撼吧,简直就是药材界的‘豪华套餐’嘛!”

小弟子一听,差点没笑喷出来:“师父,您这形容,简直比说相声还逗!那这些药材都是干啥用的呢?为啥凑在一起就能治病?”

张仲景仙师哈哈一笑,开始娓娓道来:“知母啊,那可是清热滋阴的高手,就像是身体里的灭火器,专门对付那些因热邪导致的烦躁、口渴。石膏呢,更是清热泻火的猛将,一斤下去,那热度就像是遇到了冬天的寒风,嗖嗖地往下降。不过,这俩家伙虽然厉害,但也得有调和的,不然太凉了伤脾胃怎么办?这时候,炙甘草就派上用场了,它既能调和药性,又能缓急止痛,还能给脾胃加层保护膜,防止药物太过寒凉。粳米呢,别看它平平无奇,却是养胃生津的好东西,能让药物更好地被吸收。至于人参嘛,那可是补气界的扛把子,能够生津止渴,增强体力,让病人在发汗的同时,不至于因为出汗过多而伤了正气。”

小弟子听得连连点头,眼睛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师父,您这一番讲解,简直就是药材界的‘舌尖上的中国’啊!那制作这个汤剂,有啥讲究不?”

张仲景仙师微微一笑,继续讲解:“制作嘛,说简单也简单,说讲究也讲究。先把知母、石膏、炙甘草这三味药用清水泡上半个小时,让它们充分吸水,准备好干活。然后把粳米淘洗干净,跟泡好的药材一起放进锅里,加水一斗,也就是现在的十碗水左右。大火烧开,转小火慢慢炖,炖到粳米熟烂,汤色变得清澈透亮,这时候,药香四溢,就知道快成了。最后,把药渣过滤掉,留下浓浓的汤汁,分成三份,一天之内,分三次温服,保证药到病除!”

小弟子听得津津有味,仿佛已经闻到了那药汤的香气,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师父,这药汤喝起来,味道咋样?会不会苦得跟黄连似的?”

张仲景仙师哈哈大笑:“你这小子,就知道吃。这药汤嘛,虽然药材里有些苦味的,但因为有粳米的甘甜,喝起来也不至于太难以下咽。而且,你想啊,良药苦口利于病,为了身体早日康复,这点苦头算啥?再说了,等你病好了,为师带你去吃大餐,补偿补偿你!”

小弟子一听有大餐吃,眼睛一亮,立刻来了精神:“师父,说话算话哦!那我这就去准备药材,给需要的病人煎药去!”

张仲景仙师看着小弟子兴冲冲的背影,满意地点了点头:“这小子,虽然平时调皮捣蛋,但关键时刻,还是挺靠谱的。希望他以后能成为悬壶济世的好医生。”

且说小弟子按照师父的指示,精心挑选药材,一丝不苟地煎制药汤。每当看到病人喝完药汤后,病情逐渐好转,脸上露出笑容,他心里就充满了成就感。他也渐渐明白,中医不仅仅是开药方子,更是需要用心去感受病人的痛苦,用智慧去调和阴阳,用爱心去温暖人心。

这天,小弟子在药房里忙碌着,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声。他探出头一看,只见一位大婶急匆匆地跑来,神色焦急:“大夫,大夫,快救救我家老头子吧!他高烧不退,汗也发不出来,人都快烧糊涂了!”

小弟子一听,心里咯噔一下,这不是典型的伤寒症状吗?他立刻迎了上去,安慰大婶:“大婶,您别急,我这就给您开方子,保证药到病除。”

说完,他熟练地抓起知母、石膏、炙甘草、粳米和人参,按照比例配好药,然后亲自煎制药汤。不一会儿,一碗热腾腾的药汤就端到了大婶面前。

大婶接过药汤,感激涕零:“大夫,真是太谢谢您了!我家老头子要是好了,我一定好好感谢您!”

小弟子笑着摇了摇头:“大婶,您客气了。这是我们医生的职责所在。记得让老爷子按时服药,多休息,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几天后,大婶带着一脸喜色前来道谢:“大夫啊,您真是活神仙!我家老头子喝了您的药,第二天烧就退了,人也精神多了。真是太感谢您了!”

小弟子听了,心里美滋滋的,仿佛比吃了蜜还甜。他暗暗发誓,一定要继续努力学习中医知识,为更多的病人带去健康和希望。

*。有一天,一个小徒弟,满脸疑惑,就像吃了十个没熟的柿子一样,皱着眉头问张仲景仙师:“师父啊,我有个事儿一直搞不明白,就是那个太阳少阳并病,心下鞕,颈项强而眩者,这到底是咋回事儿呢?您给我讲讲呗。”

张仲景仙师一听,嘿,这小家伙还挺爱钻研,于是捋了捋胡子,清了清嗓子,摆出一副张仲景仙师的架势,慢悠悠地说:“这事儿啊,说来话长,不过既然你求知若渴,那我就给你细细道来。”

“首先啊,咱们得明白什么是太阳少阳并病。在中医的世界里,太阳经和少阳经就像是两条高速公路,一条主表,一条主半表半里。要是这两条路都堵车了,那就是太阳少阳并病了。这就好比你的电脑同时运行了两个大型游戏,结果卡得跟幻灯片似的,动弹不得。”

小徒弟一听,眼睛一亮,心想:“这比喻真形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