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靖海号第一次海战(1/2)
邓文山说完,会客厅内陷入一片沉寂。
克虏伯作为国防部特别办公室的成员之一,他当然明白航母和舰载机的价值,这也是战败后的汉斯帝国被严令禁止发展的武器装备。
\"将军,您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即便是绅士国和浪漫国这样的海上强国,现在也才刚刚开始探索航母技术,恕我直言,如果贵国真掌握这样的技术,又怎会被列强欺压多年!\"
邓文山并未因对方的质疑而动怒,他从容地走到窗前,望着远处军港的方向:\"靖海号战列舰,上校昨天亲眼所见,相信以你的专业眼光,应该清楚这种级别的战舰,在当今国际军火市场上根本不可能流通。\"
克虏伯不自觉地点头,确实,以目前国际军火市场的管制程度,这种级别的战舰根本不可能流入远东,也没有国家愿意出售。
\"我理解你的质疑,这样,上校不妨先向国内请示。我们可以从基础合作开始,我目前最需要的,是贵国在海军和空军领域的专业人才。”
邓文山选择与汉斯帝国合作,自有其深谋远虑。当前华夏积弱,列强环伺,他需要汉斯帝国成熟的军工体系和技术人才来加速自身发展。
他虽然能从系统内兑换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装备,但人才培养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汉斯帝国拥有完善的军事教育体系,这正是当下最需要的。
历史大势不会因个人意志而改变,即便没有邓文山,汉斯帝国仍会崛起,这是民族性格和所处的环境造成的。
唯有汉斯帝国强大起来,才能牵制住浪漫国和绅士国的注意力,为邓文山解决国内军阀割据赢得宝贵时间。
或许会有人说汉斯帝国是纳粹,但历史从来都是胜利者书写的篇章。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意识形态的争论。
况且现在那个男人才刚成立工人党,如果邓文山的一系列行为能对汉斯帝国产生影响,那个男人能不能上台还两说。
最后,邓文山亲自将克虏伯送出府邸。
对于克虏伯一开始说的三条生产线,邓文山也全部笑纳了。在这乱世之中,多一条生产线就多一分底气。
目送克虏伯离去,邓文山站在台阶上沉思。
如今在长三角地区,他的势力扩张已近极限。沪市名义上还在岳父秦耀威掌控下,实际上早已在他的势力范围内;浙省方面,卢秉祥残部退守金华,大半个浙江尽入囊中,继续南征意义不大;而富庶的苏省尚在直系掌控下,眼下也师出无名。
邓文山最后决定和张汉卿一起北上,现在已经和奉系达成了海军协防协议,刚好秦耀威也帮他疏通好了关系,给他争取了五个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名额。
除此之外,邓文山还打算去北平和天津,请一些国内在海军、空军方面的专家回来。
新婚燕尔,邓文山特意留出几日陪伴秦婉清,便动身前往北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