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天幕直播,华夏兴衰看哭历朝天子 > 第238章 各大王朝的兴衰12

第238章 各大王朝的兴衰12(1/2)

目录

“就这样,无休止的党争耗费了大臣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压根没人能静下心来整顿朝政、干点正事。”罗玉华叹息道。

“各派之间的矛盾和仇恨加剧,以至于天启朝后期,就在他们闹哄哄地鸡飞狗跳的时候,天启不得不使用阉党来替压制他们。”

“于是,以大太监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逐渐崛起,并把持了朝政,从而给大明王朝造成了更加难以挽救的祸患。”

“也许有人听到这里,会觉得奇怪,为什么一群宦官太监能造成这么大的影响呢?”罗玉华问道。

“其实阉党的头领人虽然是司礼监秉笔太监魏忠贤,但其成员可不都是太监,而是许多投靠了太监的官僚们。”她解释道。

“而很多的太监命运都比较坎坷,身体有残缺,所以有些心理也不是很健全,很是变态。”

“所以这些人一旦掌握了权力,那真的是没节操没底线的。”她叹道,“明朝着名的太监真的很多,但不是每个人都是郑和那样的……”

“明英宗的王振,祸乱朝政不说,还导致了土木堡之变。”

“明武宗的刘瑾,也给国家造成了重大的祸患。”她叹道,“但他们比起魏忠贤来说,还是有点小巫见大巫的。”

“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那真的是祸国殃民、做尽了伤天害理的坏事的。但奇怪的是,偏偏就有那么多读圣贤书、科举出身的官僚,愿意投靠阉党,这也是挺值得思考的事。”

“大家知道,官员的选拔,在汉代时一般是通过推举孝廉的方式。”罗玉华道,“后来则主要是从世家大族里选拔的九品中正制。”

“直到隋唐时期,才开始了科举考试,到了宋朝,则成为主要的选拔官员的手段。”

“但到明朝,科举便几乎就成了唯一的途径,而且当时的科举考试已经非常成熟了。”

“明朝的科举考试,从一开始,就是以儒家思想为主要考试内容的,考试形式都固定为相当僵化的八股文了。”

“大家知道,儒家是特别强调封建礼教,强调三纲五常的。”

她继续道:“三纲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就是仁、义、礼、智、信。”

“儒家还特别强调知识分子的气节……”

“可不知道为什么,很多被正统儒家思想,长期灌输出来的古代知识分子的节操,反倒是越来越差了……”

“要知道,激烈的党争在唐朝、宋朝和明朝都有。其中宋朝无论是新党还是旧党,更多的是治国理念的争执。”

“像是王安石、司马光等领袖的人品还是被认可的,程颐、程颢和朱熹这些人,也最多被人说是道貌岸然,还不至于被质疑其节操。”

“唐朝末期,太监们厉害得可以随意废杀皇帝的时候,也从没听说过,有大臣去拜倒在太监的门下的。”她摇头道。

“唯独在明朝,这个儒家思想对人的头脑禁锢最深的朝代,却出现了批量的官僚勾结太监甚至投靠太监的现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