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百姓逃荒忙(七)(1/2)
第427章百姓逃荒忙(七)
想起剧情里小世界天灾的情况,这要是放在现代社会,那也就是个小问题,除了发生洪灾需要官方派人救助外,其他小天灾人民都能购买物资自己解决;但这放在古代问题就严重了,超过四十多度的温度对于百姓们来说就是灾难,大部分人都是种地看天吃饭的,连续高温带给他们的只有干旱和蝗灾。
这庄稼缺水严重那就只能颗粒无收,百姓们没有粮食吃还要面临缴税的问题,有些地方距离皇城近的还有官府出面赈灾,那些偏远地区的百姓们可就没有那么好命了。等他们的赈灾粮和赈灾款运送过来的时候,那经过盘盘剥削后能剩下多少分给他们就不好说了。
遇到个好官还能勉强生活,要是遇到个贪官又不顾百姓死活的,到时候不仅会被强制缴税,缴不上的人家还会被拉去签卖身契,到时候一家老小就直接从良民变成奴仆了,就是他们名下的土地也会被强制收回,这没有生路的情况下百姓们也就只能举家逃荒了。
还有古代的堤坝遇到暴雨后就会出现决堤现象,洪水降临不仅会卷走很多人的性命,还会冲毁百姓们的家园和田地,这种情况想得到及时救援很难,百姓们没粮食、没衣物的情况下,根本没办法坚持等到朝廷的赈灾队伍,无奈下活着的人也只能出去逃荒了。
这种偶尔出现的天气异常情况,对于古代百姓们来说是致命的,林青玉和胤禛现在最该做的便是趁着天灾还不频繁,让人去把北境给建造起来,等以后大安朝乱起来了,百姓们还能有个去处。
其实天灾频繁前已经有了预兆,只是每年大安境内都会出现一两场天灾,朝廷众官员们也没有当回事。当然,不仅是大安朝是这个情况,周边其他国家情况也是一样的,不然他们也不会屡次骚扰大安边境,就是想从这里找到突破口抢些吃的回去。
对比其他国家的情况,大安朝属于物产比较丰富的国家,除了北境那片区域环境恶劣了些外,其他地区都能自给自足,百姓们虽说没办法顿顿吃饱,但七八分饱还是有的。条件好一些的农户们,每个月还能吃一回肉打打牙祭,周围其他国家不眼红才怪。
北边的那些蛮夷盯着大安这块肥肉很久了,他们部落群所处的位置比北境还要靠北,那边的环境比起北境更是恶劣,冬季如果储存不出足够的粮食,每年都要饿死好多人。在大安朝人人看不上的北境,这在蛮夷部落眼中却是个能让他们生活的更好的香饽饽。
也就是他们没办法越过镇北军的防守,不然北境早被他们部落占领了。而大安朝的西面,西山军抵御的是草原游牧民族的偷袭;南面的雁南军和东面的东林军抵御的则是一些岛国的骚扰。这四个方向的驻军可以说是哪一方都不能撤走,不然外敌入侵烧杀抢掠,百姓们就没有活路了。
也就是当今皇上看不明白,一心想着收回兵权,他也不想想,要是这些守护边塞的将士们真想造反或是颠覆皇朝,哪里还会卖命帮大安驻守边塞啊。
【四哥,我们提早做准备吧,回头先把镇国公府贵重的物品都收进空间里来,然后安排熟了,就让北境直接独立出去。】
听到妻子这么说,胤禛倒是没什么意见,不管镇国公府是不是对当今皇上妥协呢,他和镇北军都讨不了好果子吃,现在皇上虽然动不了他们,但后面总会找机会收拾镇北军的,起码镇北军里,那些领兵的将士们都活不了。
胤禛可不想一直被动,不管怎么说,他们提前准备总是没错的。老镇国公一直在意的只有百姓们的死活,君主换谁来做他都无所谓,只要不是个昏君就行。这种胸怀和大义,以当今圣上的心胸是理解不了的。
【趁着天还没亮,我们去郊外的地道里把东西取了吧。免死金牌、兵符以及那道圣旨都在那放着呢,还有镇国公府几代积累的财富,这些取出来正好用于建造北境的城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