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64(2/2)
“嗯,这就要看咱们如何来运筹这一仗了。”薄近尘点点头。
司徒玉霜这几天一直处于亢奋状态,虽然江南已经沦陷,但北方战事张于正式拉开了帷幕,楚太风和多顿人还有普尔人将消灭困守云中府的西疆第五军团,司徒玉霜对此深信不疑,四十多万精锐大军如果都还不能消灭西疆一个残缺不全的第五军团,那按照司徒玉霜的想法,这些军团长也好兵团长也好,真的可以自刎以谢国人了。
为了这场战役司徒玉霜自认为自己已经是殚精竭虑,煞费苦心,从军费筹措到舆论呼吁,从战事布置到对外交涉,几乎每一件事情司徒玉霜都要亲自参加,尤其是为了保障北方战役的顺利成功,巨大的经费缺口让司徒玉霜几乎是挨家挨户登门拜访帝都这些已经在前期投入巨大的金融家们,或苦口婆心,或虚言恫吓,或软硬兼施,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他们再一次拿出钱来继续支持帝国以及燕王司徒泰的军事行动。
至于帝国财政总署那边,司徒玉霜实际上已经架空了田易,亲自主管整个帝国的财政运作。财政大臣田易也借机称病要求去职,但帝国国库中一笔巨额黄金储备的去向不明让这位财政大臣似乎蒙上了一层阴影,虽然田易以帝国皇帝陛下预留专用资金为名称先皇已经将这笔资金转移进内库,但内库却并无这笔数量多达两亿帝国金币的黄金储备记载,这让司徒玉霜也对这位前财政大臣产生了怀疑,好在田易似乎表现十分配合,除了在这笔资金走向上无法查明外,其余一切事务田易都毫无保留的给予了司徒玉霜支持,平素也不离自己府第半步,而司徒玉霜私下的调查也没有获得少有价值的线索,这让司徒玉霜在有心翻脸时不得不考虑后果,尤其是从内库的反应来看,先皇的确有从国库中私自调拔资金的先例。
但这比资金数量太大而且对于现在陷于内外交困的司徒王朝来说实在太重要了,价值两亿的黄金,这简直就可以解帝国目下的燃眉之急了。司徒玉霜除了要求内政部门严密监视田易外,一时间也想不到合适办法,毕竟田易的财政大臣之位尚未去职,而且他还是先皇的元老大臣,在帝都贵族中也有着相当影响力,如果要动他,难免会引发政坛地震,在这种时候似乎有些不大明智,看来还是只有等北方战事胜利结束时再对对付他了,眼下也就只有辛苦自己一些,一家一户的登门拜访这些不愿拔毛的家伙们,敲打一番,苦苦支撑过去了。
现在这一切似乎都到了回报的时候了,联军在云中府的军事行动即将展开,而城卫军团和第三军团同样已经逼近到了龙泉城下,现在只有禁卫军这边还需要好生敲打一下马远往,这个家伙总是以禁卫军不能出帝都为名推托,现在是什么时候了,帝国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这个家伙还抱着死规矩不放,司徒玉霜简直不明白马远往究竟是怎么当上这个禁卫军团军团长的,还是这个家伙另外有其他打算
第二篇气吞万里第六章制霸第一百零三节战犹酣7
马远往的苦处司徒玉霜自然不明白,作为这支军团的一号首领,马远往可是对自己这个军团的真实实力有着准确的了解。本来这支军队就因为极少参与实战战斗受到很大影响,虽然自己想尽了办法来改善这一弱势,但终究不能弥补这一致命缺陷,尤其是在他淡出禁卫军团领导这段时间中,禁卫军状况更是每况愈下,五个师团中除了皇甫天成的第二师团外,其余四个师团的战斗力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很大影响。师团级军官整日忙于观风察色,选择投靠对象,对于师团部队的管理也就无暇过问,现在自己重新接手虽然整饬了军纪军风,但第二师团的叛离也给整个禁卫军的士气带来了相当大的打击,而且第二师团还一下子站到了禁卫军的对立面,甚至马上就有可能和禁卫军的西进战斗中成为面对面拼个你死我活的敌手。
马远往很想推掉这一次西伐晋中一战,但他知道恐怕司徒玉霜和司徒泰都不会同意自己的想法,现在北方战局已经进入关键阶段,北线联军、中线城卫军都开始发动攻势,司徒玉霜煞费苦心的满足了自己在经费上一切需要,摆明也就是要禁卫军加入这一战局,摆在面前的就是要自己夺取晋中,和城卫军完成合击河朔的目标,彻底摧毁西疆在中原地区的统治,但是这一仗会是那么简单么
李无锋的虎翼军一在驻守在晋中,而晋中素来是帝都门户,城防设施齐备,现在皇甫天成的第二师团也加入了驻守晋中的队列,要想让自己手中这四个师团去硬碰晋中,马远往没有丝毫把握。虽然司徒玉霜也提出了将第八第九军团划入自己西征序列,但那两个军团自建军以来似乎就没有经历过像样的战事,这样的军队在马远往心中纯粹就是泥塑像,一击即碎,毫无价值。
无限烦恼困扰着马远往。甚至让他某些时候有些后悔自己是不是该遁身归隐不再掺和这趟浑水,既然宠妾爱儿都已经回归自由,自己又何苦再在这里边挣扎但眼下怕也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实在不行马远往也只有打定主意尽自己力量去晋中一搏,至于成功是否那就不是自己能够控制得了的了。也算对十三公主殿下的一番苦心有一个交待吧。
699年的下半年只怕是无锋有生以来最难熬的一段时间,内忧外患似乎一切都夹杂在风雨中向他席卷而来,虽然作出了首先确保半岛战局绝对胜利的想法应该说是无锋更看重今后自己发展方向的一个抉择,但马其汗人太过丑陋的虎头蛇尾还是让无锋将第二军团投入半岛战局的这个决定受到了军务署参谋司那些所谓的参谋精英们的质疑和批评。
军务署参谋司自由活跃风气应该说主要得益于无锋带来的习惯,鼓励部下们大胆发表意见,言者无罪,参谋司完完全全的沿袭了西北军方当初的这种风格,这些大多来自帝国军事学院和西北军事学院的参谋们。有些是在军队历练后进入学院学习毕业之后被选入参谋司的军官,有些则是直接考入军事学院毕业后进入参谋司,这些人都有一个典型的特点,那就是自命不凡。狂做不羁,除了在两位军务署署长面前还算能够稍微保持一下克制的态度外,其余无论是什么人,他们都要想表露出自己的与众不同,任何一个军事上问题他们都可以争论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这种风气也让参谋司司长王缙大感头疼。
像第二军团直接派往半岛战局这一决定就遭到了军务署参谋司这些精英们的一致质疑,虽然这个决定是他们最崇拜的秦王殿下亲自作出的。无可更改,但是他们仍然希望从学术角度上来分析辫论一番,考究一下这个决定是否符合目前西疆局势的需要。
在他们看来半岛地区的局势虽然也十分紧张,便有第四、第六军团应该具备支撑下去这一仗的实力,实在不行可以就地再征集部分高岳战士拖住局势。而第二军团更应该投入到帝都,借助虎翼军还驻守帝都把持着帝都西大门之机直接攻占帝都,将司徒王朝在帝都的势力一网打尽,只要能够占领帝都。不但有可能争取到现在威胁龙泉的城卫军的投效或者中立,甚至还可以迫使普尔人和多顿人退出战局,毕竟代表着整个唐河帝国唐河民族的帝都一旦落入秦王殿下手中,事实上在很大程度上就宣告了帝国的易主,这种冲击力和影响力对于帝国内和外部国家来说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