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 > 第164章 成王败寇

第164章 成王败寇(1/2)

目录

庞义闻言不答。

赵林见状,笑曰:“张鲁曾为刘益州部下,刘益州在世之时,张鲁屯兵汉中以为益州北方门户,守卫一方。

及刘璋继位,却擅杀张鲁家眷,二人反目成仇,如今张鲁久欲复仇雪恨,刘璋惧之,遂命庞太守屯兵原巴郡之地以拒之。

昔日巴郡无兵与张鲁相抗,是以庞太守多募汉昌賨(g)人为部曲,然则刘璋又忌惮庞太守兵势,分原巴郡为三,只将前线战乱之地留给庞太守...”

言罢,笑问曰:“不知赵某所言可有出入?”

庞义闻言,神色一暗,自唇齿中蹦出四个字:“并无出入。”

赵林闻言,起身于堂中踱步,忽行至庞义近前,正色曰:“庞太守对益州刘家有救儿活命之恩,又忠心耿耿,为益州刘家北拒强敌,刘璋却对太守百般忌惮,宁可拆分巴郡之地,亦要制衡太守,如此君臣相疑,可曾顾念昔日救儿活命之恩,通家之好?”

言罢,不及庞义回应,自顾自踱步到一旁,叹道:“益州天府之国,昔年高祖取之为根基,终成大业,刘璋继领益州,多行不义之举,无端残害忠良家眷,猜忌麾下贤才,实是德不配位,枉费高祖龙行之地。”

回身跪坐入席,拱手一礼,续言道:“敢问庞太守春秋几何?”

庞义闻言,许是被赵林一番感慨表达了认同之情,遂开口言道:“年已过四旬。”

赵林闻言,叹曰:“以庞太守之德行才能,若逢明主,早已成大事,可惜贤才屈居庸主之下,不得其时也。”

庞义闻言不语,只是不自觉端起木碗,饮了一觥酒。

赵林见状,又言道:“当今天下,曹操占据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大有鲸吞天下之势。

刘璋昏庸无道,却占据益州天府之地,早晚必为曹操所夺,太守以为然否?”

庞义闻言,叹曰:“诚如将军所言。益州虽易守难攻,然若曹操携大兵来取,恐不能久守。”

赵林亦叹曰:“以一州之地何能与半座天下相抗?刘璋时日不长矣,庞太守须早做打算。”

庞义奇曰:“将军掳我来此,究竟意欲何为?”

赵林闻言,拱手一礼,正色曰:“小子无状,冒犯了太守,死罪也。然赵某实是不忍太守屈居庸主之下,不得已才出此下策,请太守勿怪。”

庞义闻言,有心斥责赵林射杀十余亲随,却见少年这般持礼甚恭,又好发作,只得拱了拱手,咬牙吐出二字:“不怪。”

赵林闻言,端起木碗,言道:“林便以这觥酒,为太守赔罪。”

言罢,一饮而尽,倒持木碗,示意已饮尽。

庞义其目光灼灼,等待回应,只好无奈端起木碗,亦一饮而尽,示之。

赵林见状,哈哈大笑,忽放下木碗,持庞义之手,谓之曰:“益州为高祖龙兴之地,天府之国也。归于庸主治下,岂不可惜?

今有当世之英雄,陛下亲口称为皇叔之人,其仁德之名彰于宇内,招贤纳士于四海,且心怀大志,欲扶大厦之将倾,还天下以太平,太守可知其人为谁?”

庞义闻言,颔首道:“久闻刘皇叔之名,只是多为道听途说,未曾谋面。”

赵林笑曰:“传闻只窥其人一二,刘皇叔之仁德,远胜传闻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