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70(2/2)
这样的人事变化使得王明感觉有些束手束脚,阴气沉沉的林国柱,若即若离的龚玉宝,市委二三号人物都是那样难以把握,甚至他觉得还不如徐亚平书记在的时候更容易在工作部署上贯彻自己的想法。
薛川省长盯着王明的眼神越发严厉“你这是什么话,法不责众吗背后捅你们刀子我看这个刀子捅的对”王明嘴巴动了动,终于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了下去。他很早就跟赵迪书记拜会过薛省长,那时候薛省长还在辽西,他也知道薛省长的脾气,遇到他认为错误的现象他一定会将话讲明讲透,但向来对事不对人,这一点使得薛省长一向很受部下的爱戴。
就算来到辽东,在这么恶劣的政治环境中,薛省长同样数次和唐逸顶牛。
虽说到了省委这样的层面,各个常委莫不权倾一方,常委会上出现不同意见很正常,政治生活的层面越高,类似市县那种山头其实是很淡化的,没有自己的想法只知道跟着某某走的干部往往前途黯淡。但薛川省长毕竟刚刚来到辽东,位子还没坐稳就向唐书记开炮提不同意见,很可能会被认为他急于争权,至于沉稳不沉稳的,到了省委这个层面,这个提法未免显得多余了。
苗小英副省长默默翻看着手中的材料,听着薛川省长疾言厉色的训斥王明,她心里微微有些反感。虽然从薛扑省长上任以来的种种动作来看,薛川省长可以说是一位要求严格、廉洁奉公的好领导,省里很多干部对他观感实际上是很不错的,认为他私心少,公心重,但苗小英总觉得他缺点什么,甚至对他的这种作风有些反感,那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是久在官场历练中养成的一种直觉。
苗小英在副省长中排名第三位,分管农业、金融、同法、打私、民政、人民武装工作。今天也是来同薛川省长协调全省金融工作改革的,一直在审计战线工作,苗小英自然深知现在国内金融市场的一些弊端。
尤其是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国内金融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和挑战。越来越多的外资金融企业进入,它们在资本实力、经营管理、技术和人员素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共和国金融企业面临着高端客户和高端人才流失的危险,中小金融机构体系面临很大的调整压力。
苗小英希望通过一系列改革吸引金融人才落户辽东,整合辽东的中小金融机构,使得辽东金融市场蓬勃有序的发展。
唐逸对苗小英的看法是极为认同的,一个经济强省,并不仅仅是看gd或者人均财富那么简单,一个健康有序的金融市场更为重要,就好像岭南,经济比重自不必说,但混乱的金融体系也使得岭南的经济发展多少有些不健康的因素在里面,短期内或许不觉,从长远角度来看却是有着相当大的隐患。
王明告辞后,薛川端起茶杯咕咚咕咚喝了几口茶水,好像才将火气平息了一些,有些抱歉的转头对苗小英笑笑,说道:“松平,真让人头疼。”苗小英微笑道:“地方上的工作,有地方的难处。”薛川摇摇头,不再说这件事,转而笑道:“对于你们构思的金融改革三部曲,我看了,一字不漏的看了,很好嘛,我完全同意,你就放手去搞,金融改革会议我参加,也会有个明确的态度。”苗小英笑道:“谢谢省长支持,这下我心里就有底了。”薛川微微一笑“小英省长一向胸怀千万甲兵,也不要太谦虚了。”苗小英笑了笑,没有说话。
薛川琢磨了一下,又问道:“省农业厅出了个意见,明年大范围推广农业集体化改革,你认为怎么样”关于这件事苗小英还没有同农业厅厅长毛竹沟通过,毛竹是唐逸书记一手提拔起来的实干派,但农业厅里人事关系很复杂,而在唐逸书记通过常委会展示了他在省委绝对的权威后,农业厅里一些骑墙派干部大概终于坐不住了,现在要求大范围农改的声音愈来愈烈,比较之下,倒好象毛竹厅长胆子小了,步子太谨慎了,要跟不上省委的精神了。
苗小英没有正面回答,笑着看向薛川”“您是什么意见”薛川沉就了一会儿,慢慢靠回了沙发,蹙着眉头想了好久,说道:“我看,还是缓缓吧。苗小英点点头,没有吱声。
第八卷巡按辽东第一百三十四章再见,亦是对手
更新时间:201041719:19:42本章字数:2207
就在安东铭顺集团老总李仁增被辽东省反贪局传唤调查之后,宁西省开始就省天然气公同在乌木林市的开采点污染地下水源一事展开调查,据说事件是因为公安部部署的一项反黑行动中无意发现的,宁西省天然气公司副总涉嫌通过该组织头目买凶杀人掩盖事件真相,在该黑社会组织被捣毁时这桩一年前的往事也被揭开了盖子。
06和07年的共和国是多事之秋,部分省市官员甚至更高层官员落马的现象接二连三,如果媒体密集报道开出一个清单,无疑会令人极为震惊。
在这场汹涌的政治漩涡中,本被许多人认为可能是重灾区的辽东,政局却是极为平稳,自从唐逸来到辽东,直到新老班子交接,辽东没有一名重量级高官倒下,甚至赵发书记退下去后,有中央层面的声音要对赵发书记的某位亲人展开调查,事情是被唐逸压下去的,这令很多人都想不通,同时也令唐逸在中央委员会获得了更大程度上的认可。
事情过去了一个多月赵发书记才从某个渠道知道了这件事,这也有了唐逸和赵发书记在北京的会面。
赵发书记到底还是没有回南方老家,而是和老伴来了京城,住在了大儿子赵启明家,赵启明和爱人都是军人,他是总装的中校,爱人在京城卫戍区某飞行基地后勤部门工作,挂的是上尉军衔。
赵启明和唐逸差不多年纪,浓眉大眼依稀能看到赵发书记的影子,人有着军人特有的豪爽,还有些小幽默,见到唐逸敬礼呼叫首长又贫嘴似的问唐逸另一位首长怎么没来,他可是想见偶像很久了,惹得赵发书记沉着脸申斥了他一句,赵启明才讪讪的站到了一旁,不过唐逸对他的印象倒很不错。
六月的京城天气炎热,看到小唐宁红嘟嘟的小脸,刘婶很快就端来了一盘冰镇西瓜,笑呵呵的说:“快点,吃西瓜,这小家伙长的可真俊。”任谁见到小家伙规规矩矩坐在爸爸身边的乖巧模样也会不由自主的升起疼爱之心。
唐宁转头看了看爸巨,见爸爸点头,这才从接过刘婶递来的西瓜,稚声稚气的说道:“谢谢奶奶。”刘婶就开心的笑起来。
赵发书记看向唐宁的目光无疑也是充满了慈爱,笑笑道“启明小时候可没这么听话。”唐逸笑道:“孩子太听话,不见得是什么好事。”赵发书记摇摇头,说:“西方教育的那一套,我不信。”刘婶和启明对望一眼,眼里都有些无奈,心说这两位,一见面不是又开始较劲吧
赵发书记的工作虽然组织上没有进一步安排,但现在担任全国诚信企业协会名誉会长,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协会内组织些活动,扩大协会的影响力,已经不再像刚刚卸任时那么落寞,但再次面对唐逸,心里到底是什么滋味,也只有他自己知道。
“唐书记啊,镇伟的事谢谢你了。”刘婶还是沉不住气,镇伟是她的亲侄子,前些年很是赚了些钱,里面可能也有赵发书记的影响力,但或多或少的一些受益又有哪个领导的亲朋没有享受过不过是镇伟在生意场上敌人比较多,好像得罪过一位来头不小的人,现在老赵退了,就有人准备打击报复,而在辽东失势后的老伴很有些墙倒众人推的感觉,一些老朋友也忌惮蒸蒸日上的唐逸的权势,而同老伴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