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娇妻如云 > 分节阅读 41

分节阅读 41(2/2)

目录

这时,周正那杀人般的目光落过来,周恒背脊发凉,连忙抢步上去,一把握住沈傲的手,很激动地说:“表哥好。”

沈傲呵呵笑着反握住他:“表弟很乖。”

众人哄笑,周恒很尴尬,又乖乖地退回去,他是满肚子的疑问,怎么沈傲就成了他的表哥呢为什么昨天晚上沈傲不透露一下,对了,好像透露了,还叫了自己一句表弟呢,可惜自己后来也没怎么在意。

周若盈盈地走过去,朝沈傲点了点头:“表哥好。”她这个好字咬得有些重,脸上浮出一些讥诮的意思,仿佛在说:“你这个滑头,太会哄人了。”

沈傲知道她是不服气,哇,太伤心了,你这句表哥叫得不真诚啊。

虽然心中有阴霾,可是他生性可是乐观的人,便一把抢过去握住周若的手,周若的脸都红了,想挣脱,挣不开。想骂人,可是这么多人看着,只好抬起红彤彤的脸去看沈傲的眼睛,沈傲的目光很纯洁很犀利,那俊秀的脸庞微微一垂,与她对视,只听沈傲一字一句地道:“表妹好。”

众人鼓掌,好感人啊,这一幅认亲的画面很温馨,而且老爷夫人都在,沈傲将来也成了府里的少爷,趁机赶快多拍一些马屁先,于是纷纷说:“恭喜沈公子。”或者说:“给沈少爷贺喜了。”还有人道:“夫人真是好福气。”

周若此刻却是一时愣住了,又羞又怒,却又不能发作,因为谁都知道,沈傲方才的动作很顺理成章,而且很光明正大。表哥光明正大去握她的手,满脸真挚的说一句表妹,谁都不会怀疑其他,反而都觉得沈傲这个人很重亲情,就是她的父亲和母亲,此刻也是笑吟吟的,很欣慰。

沈傲太坏了,如果是在私底下去和周小姐有肌肤接触,必然会被别人怀疑,会怀疑他这个人居心叵测。可是当着众多人的面,去牵住自己表妹的手,别人就不会这样去想了。

常言不是说吗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就是说君子光明磊落,不忧不惧,所以心胸宽广坦荡。而小人因为有坏心思,所以许多事不敢光明正大。沈傲就是君子,太坦荡了。

“放开”周若低声威胁,就算是顺理成章的事,这手也握得太久了。

沈傲只好松手,心里腹诽:“握握手而已,何必这么紧张,不要紧,以后慢慢就会习惯的。”

正文第六十八章:国子监

今天一早醒来,我的编辑告诉我,昨天更的两章有问题,仔细一看,确实如此。怎么说呢太轻浮了,没有制造出冲突,就冒冒然的弄出个高潮来。

编辑问我要不要修改,我想了想,修改两个章节可能会影响到已经阅读的书友,编辑的意思是干脆带过去就算了,一点瑕疵无所谓。

但是我认真考虑了一下,我并不指望这本书成为神作,老虎没有这个水平,但是既然写了,就要端正态度,给书友一个很好的交代,我希望每一个来看书的,都能有一种在冲突和高潮体会到愉悦感。所以,我决定修正,修正三个章节。可能会掉一些收藏,但是对于老虎来说,给读者带来享受才是最重要的。

这是第一章的修改篇,从入学时候开始。非常抱歉,我会尽力的码字,尽量在一段时间之后达到每天一万至一万五左右。谢谢大家支持。

九月十五,汴京的天气渐渐转凉,落叶纷纷,行人也逐渐寥寥起来。

今日是进学的日子,祈国公府又是装饰一新,沈傲、周恒两个穿着新裁的衣衫,前呼后拥地登上马车,刘文今日亲自随着少爷和表少爷进学,他笑得很灿烂,很得意,赵主事一走,他顺理成章地就成了内府主事,得偿所愿,太爽了。

沈傲手里捏着户籍凭据,这份户籍,是祈国公亲自为他办来的,在后世,其实就是假身份证,可是经祈国公出手,假的也成真的了。

沈傲,出身农户,条件并不显赫,可是在亲眷那一栏,却多了一个显赫的姨母,有了这个,就等于是多了一个晋身的阶梯。

沈傲靠着窗,身边的周恒还没睡醒,倚着软垫打着盹。

昨天沈傲去见春儿了,春儿病了,病得不轻,见到沈傲就哭,这一哭,把沈傲的心都哭化了。

春儿说:沈大哥,你要好好读书,要好好读书呵。

这一句安嘱,就好像生离死别一样,让人很心酸。

沈傲牵着她的手,告诉她一定会好好读书,不会辜负她的期望,将来有了身份,一定回来寻她,这是一种暗示,只是不知春儿到底听懂了没有,只是苦笑着摇头。

沈傲在车里叹了口气,他当然喜欢春儿,只要春儿点点头,现在去求夫人与春儿结亲都可以,可是在心底的深处,沈傲仍然觉得这样做不妥当,虽然在祈国公府混出来了,可是他仍然是个没有身份的人。

身份,在这个时代很重要,春儿原是奴婢,自己要让她做夫人,不能再让人看不起。

周小姐当时也在场,随沈傲一道去探望她,那个时候周小姐的表情很古怪,也哭了,有点莫名其妙,不过在那个时候,沈傲也顾不上她,自此之后,周小姐就不再和他说话了。

哎,表兄妹的关系有点僵。

倒是那个郡主,打发人来寻他问画,他没理,现在事多,沈傲要心无旁骛,没功夫理那个疯丫头。

还有吴三儿,将邃雅山房的账册拿来给沈傲清帐,沈傲一看,第一个月的盈余就有一千七百多贯,生意太火爆了,会员已有三百之多,每月的会费就有三百多贯,茶水糕点钱赚了一百多,这些都是小头,最赚钱的是出版的诗集,由于时间匆忙,第一次诗会的刻录上去的诗册只印了一千份,卖价是两贯一册,刨去开支,单诗册就赚了整整一千三百贯。

果然没有出乎沈傲的预料之外,诗册刚刚发售,就被抢售一空,火爆空前,甚至到了后来,二手的诗册价钱也在不断的飙涨,竟达到了五贯之多。

其实这种销售,说白了不过是迎合人的心理罢了。公子们的诗成册了,当然要收藏,非但要收藏,还要赠给亲友,因此,诗册卖得越贵,他们抢购起来越是疯狂,卖得越多,他们越是高兴。

说明什么说明他们的大作有人欣赏

三百多个会员,自然是不好意思亲自出面去买的,大多是叫些亲友,或者下人去。有一个少爷,竟是一口气下订了五十本,这样一来,诗册第一天就抢售一空,许多会员还没来得及下手,后悔之余,心中又有些窃喜,想不到自己的大作竟这样受人欢迎。

结果到了后来,一些做小本买卖的人也动了心思,也开始三贯、四贯地收购,而后五贯、六贯转卖出去。这个世上,是从来不缺冤大头的,尤其是那些附庸风雅的商人和外藩人士,人家一看,哇,这诗册如此火热,了不得啊了不得,看来一定是大才子的诗词,要收藏起来,收购,大量收购。

根据某人他大姨丈的表弟的三外甥的不确切消息,东瀛某国的使者以十贯钱每册的价格正在大量的收购,有多少要多少,来者不拒,多半是想将它们卖到东瀛去,让那群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