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娇妻如云 > 分节阅读 62

分节阅读 62(2/2)

目录

蓁蓁脸上染了一层红晕,眼前这个公子吹起牛来真是面不改色啊便道:“那好,蓁蓁便和你比一比。”

蓁蓁坐在沈傲的对案,眼中带着几分兴味,道:“我拿出一样宝物来,若是公子能猜出它的来历,这宝物就归公子了,如何”

沈傲扇子摇了摇,道:“不行,这样没意思,我来莳花馆是寻欢作乐的,带这么多古玩回去做什么;不如这样,我若是猜出了来历,蓁蓁姑娘就喝一杯酒,再为沈傲唱个小曲,哈哈,怎么样”

蓁蓁脸色微怒,心里道:“原来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狂生,这莳花馆也是你来捣乱的”

可是方才沈傲那一句带这么多古玩回去做什么,明显是胜券在握的样子,让蓁蓁不禁想:“好,今日看看他到底有什么本事,若是输了,我也甘愿。”

蓁蓁颌首点头,那俏脸一紧,正色道:“环儿,去取一壶酒来。”

沈傲连忙道:“取十壶酒来,一壶怎么够,我要和蓁蓁小姐赌个痛快。”

那环儿小婢过来,左右为难,望着蓁蓁,想听她到底要几壶酒。

蓁蓁脸色布满寒霜,启齿道:“就拿十壶来,倒要见见沈公子何德何能,能让蓁蓁将这些酒都喝尽了。”

环儿应声去了,过不多时,便端了酒来。

蓁蓁率先道:“沈公子,你看这鼎炉如何”

蓁蓁纤手一扬,指尖点到八仙桌上的一个香炉上。

沈傲一看,这鼎炉里尚在燃烧着香片,发出淡淡的菊花香气;暖炉由青铜打造,样式古朴,不消说,这香炉也是有来历的。

沈傲只看了看,叹了口气道:“蓁蓁姑娘为什么不出个难题呢用这样的香炉来试探本公子也太没意思了,一个晚唐时期的宫廷香炉,只怕稍稍通晓些鉴宝的,都能看出来。”

蓁蓁方才不过是试探沈傲的深浅,见沈傲只消看一眼便猜测出香炉的来历,顿时颇为震惊。

正如沈傲所说,这香炉的来历并不难,可是像沈傲这样一眼就能看穿它来历的,只怕就不太容易了。

看来今日真是遇到高手了

蓁蓁目光一紧,嘴角微微一扬,道:“公子很高明,蓁蓁现在信了愿赌服输,这一杯酒,蓁蓁先干为敬。”说着摆着兰花指斟起一杯酒,朝沈傲方向微微一拱,一口喝尽。

蓁蓁的酒量不错,虽然一杯酒下肚,脸上沾染了一丝红晕,举止还是如常的。

沈傲饶有兴致地观赏着美人儿喝酒的模样,笑着道:“酒喝了,蓁蓁是不是该唱一曲啦”

蓁蓁去靠窗的几案上取来九弦古琴,指尖儿在琴弦上拨动一下,先试了音,启口道:“请公子不吝赐教。”

波动琴弦,琴音由低转高,樱桃嘴儿启开,随着曲音低声哼唱道:“梦觉透窗风一线,寒灯吹息。那堪酒醒,又闻空阶夜雨频滴,嗟因循、久作天涯客。负佳人、几许盟言,便忍把”

唱到一半,沈傲打断道:“不好听,不好听,这是谁写的词,太文青了,本公子不喜欢。”

蓁蓁双眉一蹙,这是柳永的词,柳永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青楼勾栏,因大多诗词写的都是青楼的生活,因此他的词在青楼中甚受推崇。

沈傲说这词不好,让蓁蓁很是不悦,心里不禁骂道:“这人真没家教。”口里却说:“那么公子以为哪首词更好呢”

沈傲嘿嘿一笑,手指在桌上打着节拍,扯着嗓子唱:“丁香笑吐娇无限,语软声低,道我何曾惯。云雨未谐,早被东风吹散。瘦煞人,天不管”

还是方才低吟的那首小曲,妓女吃吃娇笑,在自己耳边低声说:我还是个未开苞的红花女,请公子不要那么疯狂,那样我是消受不了的。这首词,沈傲太喜欢了。

正文第一百零一章:十八摸

第一百零一章:十八摸一更求月票

身为名ji,不但要熟知音律,更要对诗词有所精通;蓁蓁听过的词儿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沈傲唱的词却是从未听过的;再寻味那词意,顿时脸色绯红,俏脸上浮现出些许羞怒。

词的意境很优美,可是太过y秽,仿佛是将蓁蓁比喻成那即将的红花女,而沈傲却成了即将亲赴巫山的嫖客。

“这样的好词儿,竟是他做,这个读书人文采斐然,却偏偏如此下作”

蓁蓁心里想着,哪里知道,沈傲所谓的逛青楼,其实就是;而这莳花馆养的都是艺伎,大多都是卖艺不卖身,亦或是暂不卖身的。

美人儿就好像开春的桃花,越是含苞待放时越是值钱,一旦遭人摧残,就不值一文了;也正因为如此,莳花馆养着这些美人儿,重金请人教她们音律、诗词,怎么可能将她们轻易与人一度宵。

更确切地说,蓁蓁所受的教养,采用的完全是富家小姐的模式,哪里听得惯这样的y词,耳根儿都要红了。

沈傲唱完,自得其乐地道:“蓁蓁姑娘以为我这词如何”

蓁蓁故作从容,不露声色地露齿一笑,低声道:“公子何必羁绊在诗词上,我们还是继续鉴赏古物吧。”

蓁蓁的眼眸中闪露出一丝狡黠,心里想:“此人不简单,不能用常理来猜度。”接着便到床头去,打开一个梳妆盒,从中取出一个小瓷瓶,捧过来放在桌上,口里道:“沈公子请看,这小瓷瓶有什么来历”

沈傲定睛一看,瓷瓶儿的花纹很美,有一种开放的风气,工艺精湛,年代应当是中唐时节;只是大瓷瓶见得多了,这种造型古怪的小瓷瓶却是不多见;它的用途是什么

首先,这样精致特异的瓷瓶儿,一定是量身定制的,而有这样财势作出这种消遣的人除了王公富户,寻常的百姓就算有这闲钱,也绝不会浪费到这里面去。

再看这花纹的纹理,细腻而精致,一朵牡丹花儿蔓延开,占据了正中的位置,远远看去,新鲜欲滴,工艺很精湛,中唐时期能拥有这样工艺的工匠应该极少。

最大的问题仍然是这瓷瓶的用途,既然是制造出来,一定有它的作用,知道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