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0(2/2)
夫人听到头晕脑胀,什么唐茉儿,什么杨蓁儿,什么春儿,一时也糊涂了,待那传旨意的公公走了,夫人连忙拉住沈傲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沈傲很无辜地道:“我也不知道,也不知皇上发了什么疯,突然要赐婚姨母,我的心思很简单的,现在一心就想用功读书,成婚的事连想都不曾想过。”
夫人连忙呵斥道:“不要胡说八道,官家如何会发疯,小心隔墙有耳。”接着,她反倒劝说起沈傲来:“既然这是官家的意思,这婚是一定得办的,不管是哪家的闺女,也要娶进门来,否则这抗旨不尊,就是杀头的大罪。”
她虽是这样说,心里还是没有反应过来,皇帝突然之间下旨意要赐婚,而且一赐就是三个,唐茉儿她是满意的,毕竟是国子监祭酒的女儿,想必是个贤淑端庄的女子,家教不会差。至于春儿她也无话可说,春儿是她看着长大的,性子温和,手脚勤快,将来让她来主持家业,也可让沈傲少操些心。至于那个杨蓁儿,她却是从未听说过,杨戬的义女,杨戬是谁夫人倒是知道,只是
夫人的眼皮儿不禁跳起来,其实杨蓁儿是什么模样,夫人也不介意,她的家世,夫人也并不嫌弃,只是她明白周正的性子,周正这个人执家很严,一向避免与内宦有瓜葛的,现在要和杨戬杨公公做亲家
夫人吁了口气,握着沈傲的手道:“事到临头,我们还是等国公回来再商议,先随我到佛堂去坐坐。”
沈傲应下来,看了周若一眼,见周若面无表情,也猜不透她此刻是什么心情,但是此刻面对着周若,心里却是有些闷闷的。
到了傍晚,周正回府,门子立即回报,夫人连忙叫人去请他到佛堂来,不多时,周正撩开帘子进来,想必也是从门子那里得知了此事,脸色波澜不惊,也不知是喜是忧。
夫人又将事情的原委说了一遍,周正皱眉道:“好端端的,陛下突然赐婚做什么之前也没听说过什么风声。”
夫人道:“前几次官家传旨来,都是训斥沈傲不懂事,或许是想叫沈傲收收心,因而赐下这些婚事吧。”随即苦笑道:“赐婚倒也罢了,一次赐三个,沈傲这孩子能消受得起吗依我看,这官家也是狗拿耗子。”
周正笑了笑,道:“唐家的小姐,我是听说过,是汴京城有名的才女,这一门亲事很好。至于春儿,可是从前那个丫头吗”
夫人道:“就是她,前些日子被她家人领了回去,性子是极好的。”
周正颌首点头,夫人的身份也不高,周正照样明媒正娶了,因而对身份的事也不介意,甚是满意地道:“这丫头的性子很温和,原本我还想为她寻门好亲事的,嫁给沈傲,也并无不可,既然是赐婚,诰命也早晚会下来的,谁又能说她什么”
夫人不无忧虑地看了周正一眼,道:“公爷可听过那杨蓁儿吗”
周正皱眉道:“怪就怪在这里,此前并没有听说过杨戬有什么义女,怎么突然多了一个义女来更何况杨戬是内宦,我们周家与他结亲倒有些奉承之嫌了。哎”周正说罢,不由地叹了口气,周家是大家族,杨戬虽然权势滔天,可毕竟名声不太好,和他联姻,难保有人说闲话。
夫人道:“那些闲话倒是没什么,嘴长在别人身上,与我们何干我最担心的就是这杨蓁儿的性子,若是她的性子不好,只怕将来家里头要鸡犬不宁,若是知书达理,也没什么好顾虑的。”
周正勉强一笑,道:“既然圣旨已下来,说这些有什么用立即备好聘礼,准备下定吧,这件事就交给夫人来办,我再去打听打听,看看有什么风声。”
周正说罢,随即又向沈傲道:“沈傲,杨蓁儿你识得吗”
沈傲道:“有一趟去杨公公府上,倒是有过一面之缘。”
周正颌首点头,又叹气道:“先不管这些,再多说什么也没有用了。”
正文第三百九十三章:找老婆原来这么麻烦
第三百九十三章:找老婆原来这么麻烦
有了圣旨赐婚,周正也无话可说,反正这提亲的事,他也一向处置不来,都落在夫人身上;夫人倒是热心得很,一开始有些难以接受,后来一想,也释然了。
便对沈傲道:“将来你成婚,我教人将后园东院的几个阁楼收拾好给你住,就不必搬出去了,一家人在一起才热闹。”
沈傲原本还有搬出去的意思,毕竟自己只是外戚,一直住着,只怕外人说三道四。可是毕竟他在这周府住惯了,真要搬出去还麻烦,听到夫人如是说,便一口应承下,心里想着,哥们脸皮厚,爱谁说就说去。
沈傲安分地在府里呆了几天,国子监开了学,也是先请了几天假,唐严那边知道沈傲的意图,自然准许了。
国公府刚刚忙完了宴客,又开始准备聘礼,按着商量的意思,现在只是先下定,待秋闱之后,再完婚。不过周家毕竟是大户,就是定亲,也是有许多规矩,那聘礼都由夫人亲自挑选,绸缎用什么的好,礼饼买哪家的,还有请哪个喜事班子,这一宗宗的事,让夫人好几夜都没有睡好,连累得周正几夜也被夫人推醒,早上醒来,已是哈欠连连,眼睛都要睁不开了。
周正一开始还有些抗拒,等到杨戬亲自登门,虽然决口不谈结为亲家的事,只是叙旧,又恭维这公爷一番,才让他的反抗之心降低了几分。
至于周恒,有时也带几个殿前司的朋友回来帮忙,这些人大多是精力无处发泄的精壮,帮忙跑跑腿倒是力所能及。
沈傲最是没心没肺,这几日要嘛拿出陈济的笔记来看,要嘛做几篇经义,有时写些行书,他不敢出门,也不敢去寻夫人,只是觉得若是撞见了周若,心里空落落的。
中途去了一趟吏部,吏部乃是六部之首,掌管天下官员的品级开列、考授、拣选、升调。就是封爵、世职、恩荫、难荫、请封、捐封等事务也一并由吏部掌握。因此,莫看这吏部衙门在众多衙门们显得极不起眼,公衙前门可罗雀,其权柄之重,却足以让人生畏。
进了吏部衙门,这吏部共分为四司,每一司都是一座独栋的建筑,以品字形拱卫着一座公堂,在门前,分别矗立文选、验封、稽勋和考功等石碑,公堂前是圣谕亭,不远处又是一座碑文,这碑文想必已有年头,落款却是太宗赵光义的手迹,沈傲在碑前伫立,却是晒然一笑,这石碑上洋洋洒洒上千言,却都是一些废话,随即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