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20(2/2)
清远伯吓呆了,其余人也都不敢说话了,碰到这个家伙,还真是谁都没辙,再者说了,他们也没有确凿证据,于是一个禁若寒暄,大气都不敢出。
沈傲放开清远伯,拍拍手,不动声色地道:“你的长子就不要指望了,想想你的那个小儿子吧,他上一年不是又名落中山了吗年中的时候带到武备学堂来看看吧。”说罢,又道:“今年的武备学堂招募两千个名额,其中三百个是给你们留着的,家里头有适龄又读过书的子弟,都带来看看,现在,都给我赶紧散了,谁敢滋事,有他好看的。”
众人吓了一跳,原以为没了希望,碰到这么块铁板,谁知又说有三百个名额让子弟们入学,那可是响当当的天子亲师,官家的门生,没瞧见人家胸前戴的银章,有了这个,到哪儿都不必怕,正儿八经的铁饭碗。甚至早有人断言,十年之后,这些校尉必然是成为整个禁军的骨干,从将虞侯到都虞侯,多半都是武备学堂出身,这些人出自同门,上下都是同窗、学友,那些旁系出身的,只怕很难在禁军中再混下去了。
一些家里有合适子弟的立即满口答应,那清远伯原本挨了打,如今给了甜枣儿,听沈傲的话音,他那小儿子是必定入学的了,一时之间也不知该说什么,便干脆一副大喇喇的样子,很凶恶地道:“沈大人,这可是你说的,你要是敢食言,哼哼本伯爷也不是好惹的。”
这句话,当然是沈傲进了学堂之后说的,人家压根听不见,无论怎么说,这个面子算是找回来了,便道:“这小子既然服了软,咱们这就散了吧。”
于是那些家里有子弟希望入学的纷纷道:“是啊,是啊,禁军的弊端早该改了,不改不成,都是为了咱们大宋好,不是吗再者说,班讽是不是受沈大人搬弄还不知道呢,怎么能一口咬定了是他大家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又不是市井里的泼妇,走走走。”
一下子,人群就散了一大半,一些还想纠缠的,看到其他人都走了,也是无可奈何,只好嘟嘟囔囔地各自回去。
沈傲进了学堂,一个胥吏已经迎过来,低声附在沈傲耳中道:“大人,班大人求见,说是来向大人辞行的。”
他来了沈傲目光一肃,问:“人在哪里”
“为了掩人耳目,小的悄悄地将他安排在小厅里。”
沈傲欣赏地看了这胥吏一眼:“做得好。”
说罢,立即去小厅,一到这里,便看到班讽脸色苍白地坐着愣神,见沈傲来了,连忙站起来抱拳道:“沈大人。”
“请坐。”
二人各自坐定,沈傲看着失魂落魄的班讽,就在朝堂时,班讽还尽量作出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可是现在,他是再也打不起这精神了,唏嘘一番,班讽道:“事到如今,沈大人打算怎么办”
汗,再一次万分感激下,第一个盟主算是诞生了,哎,怎么说,还是不说了。老虎是不能加更了,每天一万字,再加,就有可能要影响到质量,剧情也跟不上。老虎只能保证,不管老虎是生病还是有事,是过年还是过节,这本书,都不会断更,每天一万字,一个字都不会少。
还有,剧透一下,校尉要准备见血了,用一种从未有过的方式,好了,吃晚饭去,吃完晚饭准备第三更。
正文第四百七十五章:你惹到我了
第四百七十五章:你惹到我了
沈傲却是反问道:“我倒是想问问,班大人是什么打算”
班讽苦涩地笑道:“现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是班某人有个不成器的儿子,还有个刚刚出世的孙子,以后得请大人多多看顾。”
这一句话,有些托孤的嫌疑,沈傲皱起眉头,心里想:“他这是什么意思,莫非他认为自己这一次去就回不来了”
沈傲笑呵呵地安慰道:“班大人放心,这件事,沈某人一定会为你周旋的。”
班讽笑了笑,突然朗声道:“老夫为官三十年,这三十年来,可谓尸位素餐,新党上台老夫支持新党,旧党势大老夫又依附旧党,首尾两端,为了自身的富贵,却不成做过一件好事,如今老夫倒是想明白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到了这个地步,再要逃避,也无处可避,今次老夫索性拼了性命,为我大宋献一点绵薄之力吧。”顿了一下,随即又道:“沈大人的名声虽然不好,可是老夫知道,大人用心良苦,为我大宋做了不少好事哎不说也罢,沈大人,告辞”说罢起身要走。
沈傲心里暗暗腹诽,名声不好怎么本大人自我感觉名声还不错的想着,连忙站起来,道:“班大人,保重吧。”
班讽摇摇头,叫沈傲不必再送,孤独地离去了。
班讽这般的态度,让沈傲有些奇怪,按道理,这个时候的班讽应当求自己为他说话才是,至不济,也得替他顶住压力,今日却只是让自己看顾他的子孙,什么都不再提,便唏嘘着告辞。
沈傲摇摇头,心里苦笑,弄得和生离死别似的,搞得自个儿差点要流眼泪求他留下了。
撇撇嘴,想起了一件顶重要的事,沈傲对胥吏喊:“来人,来人,饭点过了没有”
胥吏小心翼翼地进来,道:“大人,都午时三刻了。”
沈傲止不住泪眼朦胧,光顾着说话,没赶上饭点啊;站起身来,蹭不到公家的饭,只好回家去吃自己的了。
班讽带着兵部功考司的人上了路,京里头的局面却是诡异起来,异常的沉默,所有人都按部就班地做着自己的事,可是隐隐之中,又好像全然不是这么回事。
时局还不明朗,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官家那边已经四五天没有召三省入宫议事,三省这边也不敢提,只是按时将奏疏送入宫中。
那份班讽的奏疏查来查去,最后还是查到了宫里头,原来是官家看漏了,因此这件事也只能戛然而止。
只是到了这个时候,坊间的流言倒是多了起来,说什么的都有,京兆府这边人手已经不够,到步军司那边去要人,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