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89(2/2)
“我家大帅说,这等谋划,并不是什么兵马都可以实行,蓟镇兵马若在大帅亲领下可以做,辽镇兵马若在李成梁率全部家兵出阵下可以做,再者就是大人领虎威军出阵了,我家大帅已经不可能边镇领兵,李成梁整日求太平富贵,也没有了锐气,再者说,我家大帅和李成梁仅仅是一镇边将,即便有战心,朝臣也未必准许,但大人不同,大人深得陛下亲信,大人可以做。”
王通还是在那里闭口不言,齐武在那里不管不顾的继续说道:
“大人,我家大帅说过,以大人在朝中的能力,足以推动此事,做成了将是千秋万代的功业”
听到这里,王通禁不住冷笑了一声,千秋万代的功业,千秋万代不得翻身还差不多,这等国战,即便是胜了,也会招惹无穷无尽的麻烦,败了,更是粉身碎骨,而且这一败,就算是连大明江山社稷都不会稳,实在是太过冒险,关键是戚继光真以为自己是孩子吗,已经到了这样的地位,还求什么千秋万代的功业,荣华富贵已经不缺了。
王通的冷笑和神情变化,齐武都是看在眼中,他却是没停,继续开口说道:
“大人,这件事败了,自然无话可说,若成了,大人恐怕也会因为功业太大,被朝中猜忌,能不能善终还未可知,但大人想过没有,本朝近二百年,大明北地百姓因为鞑虏凶残,遭了多少灾难,受过多少荼毒这么多年,鞑虏攻到京师城下,又有多少次,更不要说土木堡那样的大变,有这样的强敌在北边,京师又在北地,原本是天子守国门,可如今哪有太祖、成祖的勇武,稍有不慎,京师遇险,那就是社稷动荡”
“这等话也敢说,戚继光还真是好大的胆子啊”
王通淡然说了一句,下面的齐武浑身颤了下,看王通神色不变,才又继续说道:
“如今天下太平,风调雨顺,草原上的鞑虏也在休养生息,整合力量,天下间最少还有十五年的太平,可这十五年太平,百官必然以和为先,又是太平,又是以和为先,这些年好不容易练出来的兵马也要这么废掉了,到时鞑虏却未必废掉,那时便是最凶险时刻,我家大帅看大人在天津卫经营,都是不求个人荣辱得失,为了大明的忠心之举,所以我家大帅认为这天下间只有大人才能去做,也只有大人才会去做。”
齐武说完之后,又是跪在地上,他明显是松了口气,王通沉默了一会,开口问道:
“戚继光交待你这些话,又没有说本官若没有答复,还要你怎么说”
齐武磕了个头,嗓音有些发涩的回答道:
“我家大帅交待,不管大人答复没答复,只要能听完小人说的这番话就可以了,说完这番话之后,小人就是大人的属下,和蓟镇,和大帅,再也没有一点关系。”
“今夜这些话,不可再对第二人说,不要去想,只当没有说过,你知道吗”
齐武抬起头,有些愕然的看着王通,王通神色依旧是淡漠,没有什么变化,齐武脸上带着点失望,但还是恭敬的回答道:
“小人知道了。”
王通挥挥手,让齐武退下,齐武出恭顺的离开,谭将却是走进,开口说道:
“老爷,饭菜已经预备好了,现在过去用饭吧”
他说了一句,那边没有回音,谭将抬头看过去,却发现王通在那里发呆,谭将提高了点声音又问了句,王通这才回头,缓声问道:
“谭将,人活着一辈子为了什么”
没想到王通居然问出这么莫名其妙的问题,谭将一愣,刚要说话,王通摆摆手说道:
“不必答,我就是问问而已。”
正文第七百章本要儆猴有鸡上门
第七百章本要儆猴有鸡上门
京师东城有条街道,大家都不叫他什么街道,而是叫歪脖柳树,原来在街口的地方有几棵柳树,其中一棵长得特别茂盛,又是歪着长得,不过这柳树早在嘉靖三十年的时候就就被雷劈死了,但这名字却延续了下来。
既然街口能长开几棵柳树,街道相比也宽敞,加上又是东城这等富贵地方,柳树被雷劈死之后,反倒是有了名气,开始有人在这里开起店铺来。
什么店铺也不如青楼、赌坊和酒楼赚钱,京师有钱有闲的人多,又有各样的公务往来,有他们捧场,只要店不太差,都能发财,歪脖柳树这边也是如此,三家大青楼各在一处,其中又有酒楼,又有玩意铺子,兴旺无比。
邓第就是歪脖柳树这边的一名锦衣卫,从前不过是最下面的校尉,跟着早入锦衣卫的老卒后面办差的。
王通开整训司,设巡捕司,这个邓第符合这个条件,自然而然的被选了上去,邓第性子憨实,说话少,训练上却从不偷奸耍滑,几十天下来,倒是成了巡捕司第一批上街巡视的锦衣卫。
赶早不赶晚,大家心里也有明白,能早一天上街当差,机会就比旁人大一些,邓第能这么快就上街实习,颇让一些人羡慕。
邓第也颇有些扬眉吐气的意思,从前跟在老的身后连个说话的资格都没有,现在昂首挺胸走在街上,街上的人目光中带着敬畏,从前的眼神可都是鄙视,沿街店铺的掌柜活计,不管认识不认识的,都笑嘻嘻的过来打个招呼,客气几句,从前那种居高临下,好像是喂狗的眼神,邓第一直不习惯。
五月份上街,巡街几天,抓住小偷一个,又发现某店铺门前的马没有拴好,提醒店里的客人,还排解了两家人的吵架纠纷。
这几天之后,街上的人对邓第的态度越发好起来,邓第早晨起来准备开始巡街的时候,就有早点摊子的人上来塞点心,走过店铺,掌柜的在店里也要出来笑呵呵的打个招呼,店铺里和客人有什么纠纷,也请他来做个公证。
现在的差事油水并不大,各家各户按例缴纳银钱,不过却是由巡捕司分配,大家都是拿到定量的一份,但这差事干的有心气,而且因为邓第的勤勉,巡捕司的千户还专门在整训的校场上点明夸赞,这大大的有光彩,而且也说明他有前途,也有摸不清来源的消息说,明年他就能升个小旗了。
这么多好事,干的有舒心,尽管邓第在校场上被晒的黝黑,和眉眼间都有压抑不住的喜气,高兴的很。
这时代的青楼并不光是解决需要的地方,而且还是官员士子们彼此交流的场所,清流也有雅座隔间,也有酒席饮宴,平素里密室隔间之中,酒色在前,谈话也方便很多。
能开得起青楼人物,又是在东城开大青楼的人物,背后肯定都要靠着这样那样的靠山,所以他们和寻常的店铺不同,反正也挂着平安牌子,该交的银钱都是交了上去,就对这巡街的锦衣卫没什么客气了。
青楼门前的护卫还有拉客的知客、姑娘什么的,多少有个笑脸,管事一级的人物对邓第这等小卒就没什么表情了。
邓第是个本份人,走过青楼的时候,若是早起上午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