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妾本庶出 > 分节阅读 120

分节阅读 120(2/2)

目录

只可惜朝中的案子他不方便插手,要不然,也不用在府里干等着。

一晃几天过去了,连城每日差人送平安信回来,郁心兰也让带话报平安,虽是没见面,却仿佛人就在眼前一般。

贺尘拿着童普的画像问遍了云来客栈附近的居民,总算问出了一点线索,有人称记得童普跟一男人一同喝过几回酒后,就再也没在客栈出现过。问那个男人的相貌,却又很模糊。只记得额间有颗朱砂痣,很有几分女气。

虽然是线索,可却有如大海捞针。京城繁华,少说也有百万人口,连姓名都不知道,要找到一个额间有朱砂痣的男人,这得多长时间

郁心兰长叹一声,心想,不好为了这事麻烦连城,是不是应该告诉童安氏一声,有缘自会再见

又过了几日,赫云连城终于从军营回来了,人都黑了一层,不过面有喜色,他边更衣边道:“查到一些重要线索,已经上报给皇上了,由皇上来定夺,最后要定案,还是必须大理寺会审。自不过没找到贪墨的银子,带人搜了几处别苑,都没发现江南说的那些名贵古董摆设。”

郁心兰不以为意,随口道:“准时事先听到了风,将东西藏起来了。”

赫云连城关心了一下她的近况,“吴为最近为你诊脉没”

“半月就诊一次,我身体很好,宝宝没事的。”郁心兰笑了笑,“对了,童安氏的丈夫,与一个额间有朱砂痣的男人碰过几次面后,就离开了客栈,不知道能不能凭这找到。”

赫云连城微微一怔,恍神道:“我倒是知道一个额间有朱砂痣的人。不过,他已经死了。”

郁心兰好奇地问,“是谁呀。”

“就是怂恿长皇子去半壁坡的那个侍卫,名字不记得了。”

题外话

这章的情节,是否加快了。

菡笑不是新人,写文有固有的习惯和缺点,请亲们随时指正,菡笑会尽力改正,亲们的留言,菡笑都有认真看的。

说尽力而不是一定,并不是要推委什么,实在是写文这事,与个人能力有很大关系,不敢随意承诺。如果菡笑尽了力,还达不到亲的要求,就先在这里道个歉,希望日后文笔成熟了,能够达到。

另,这两天都在网吧码字,吵闹,最烦的是烟味重,所以码完就遁了,没回复留言。支持的亲和提意见的亲,菡笑表示衷心的感谢;还有几位亲是讨论剧情的,我个懒人实在是不想往后翻页了。于是就不回复了,在这里道个歉,以后的留言,还是会每条回复的。

望谅

第一百二十三章

每月的初一,是王妃们进宫给太红、皇后和各自的母妃请安的日子。

郁玫和祁柳一早就入宫,给太后和皇上请了安后,便到回雁宫参见刘贵妃。

刘贵妃对这两位媳妇,都还算是满意,和蔼地赐了座,聊了会子闲天。

郁玫如今不能随意出府了,仁王待她也冷淡了许多,这次入宫,若是螚讨得刘贵妃的欢心,倒是可以挽回一二。

她心中焦灼,脸上却是半分不显,仍是一派温柔雅静。

刘贵妃忽的笑道:“玫儿去梓云宫给淑妃请安,怎么说,你们也是亲戚,应当多亲近亲近。子信也常说要给淑妃请安,不过他是外男,多少有些不便。”

话外的意思,是要她出面拉拢淑妃,为仁王出力。

郁玫心中暗喜,忙恭顺的应道:“臣妾谨遵母妃教诲。”起身施了礼,在宫女的引路下,前往梓云宫。

祁柳的俏脸上有一丝的黯然和嫉妒,她的出身俗人比郁玫好,家族也帮得上仁王,可是却没有淑妃这样得帝宠的亲戚。

刘贵妃看在眼中,微微一笑,高贵的目光淡淡落下,问道:“柳儿平日读些什么书”

皇室的媳妇与普通官员家的媳妇不同,必须知书达理,有远见卓识,只是不能压丈夫一头。祁柳忙回禀,“臣妾最近在研读诗经。”

刘贵妃轻轻颔首,令女官去内室取了本书出来,交给祁柳,“这是先皇后所著女范捷要,你好好研读。”

祁柳忙起身谢了母妃的恩赐,心中惴惴不安,不知母妃为何要赐这本书,是觉得她礼数缺乏,还是行止失仪

刘贵妃却淡淡一笑,“先皇后专心正色伺奉先帝,真乃当世女子之典范。”

祁柳闻言,茅塞顿开,心中一阵窃喜。

先帝还是皇子时,先皇后只是侧妃,但因娘家辅佐先帝有功,先帝登基后,被册封为皇后,原本的正妃,反倒成了贵妃。

这是不是意味着,若是我阖家尽力辅佐王爷,日后,也能象先皇后这般

梓云宫内

郁玫双手呈上早准备好的贺仪,轻笑着祝福:“娘娘的起色看起来极好,又最得圣眷,定能在传喜讯。这是我家王爷特意为娘娘寻来的,不成敬意。”

闻言,淑妃娇柔地一笑,“但愿能承你吉言。”打开礼盒一看,竟是一付白鹿胎。

白鹿胎仅此于雪鹿胎,是治疗不孕症,提高怀孕几率的最佳药品。

淑妃眸中闪过惊喜,笑容更加娇柔美丽,做为回报,她幽幽地虚叹一声,“咱们是亲戚,本宫也不怕你笑话,最近皇上为了国事操劳,虽是每日歇在梓云宫,却极少唉,都是那帮佞臣所害。”

郁玫赶忙问道:“不知皇上心忧何事”

淑妃报了一串人名”“皇上说,虽是查出了这几人贪墨银两,可是不知他们是如何分赃,又不知赃银藏在何处。他们若是咬死不承认,律法也没有办法制裁。皇上常在本宫面前叹息,贪官常有,栋梁难寻呀。”

这即是说,若是能找出他们分赃的账册,还有赃银的藏处,就能定罪,还能将赫云连城的功劳给抢过来,被皇上认为是国之栋梁。

郁玫将这些人名暗暗记在心中,顺着淑妃的话奉承,“娘娘真是恩宠不断,连这些事儿皇上都愿与娘娘分说。”

淑妃小意儿地叹息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