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1(2/2)
三奶奶则眸光微寒,忍不住轻轻将手压在自己的小腹上,与郁心兰微微隆起的小腹一对比,心下就是一痛,怎么回事,生完燕姐儿已经一年了,却听不到半点喜讯。难道是出了甚么意外
在这种钟鸣鼎食之家,男人若是没个儿子傍身,可就难以立足了。
她踌躇片刻,决定到府外寻个良医诊诊脉,如松hi真有毛病,也不能让府中的人知道。
到了松鹤园,婆媳俩下了轿,甘老夫人的大丫头将她们引进厅中,小声道:“老夫人正在诵经,一会儿就好。”
甘老夫人几乎将松鹤园当佛堂了,每日素食,安心礼佛。
自打郁心兰怀孕之后,她就不再让郁心兰前来请安,反而时常亲自上门去慰问。二奶奶这段时间都在服侍二爷,二爷的杖伤终于好了,可是心伤未愈,加之没了官职,心中愁闷,脾气变得比较暴躁,更加需要二奶奶的悉心照顾。
因而现在到松鹤园请安的人,只有甘老夫人和三奶奶。
甘老夫人走进内室,看着女儿,慈祥一笑,“你来了。”
甘夫人刚刚解了禁足令,这还是两个月内第一次来拜见母亲,闻言,悲从中来,眼眶立即就红了。
甘老夫人摇头道:“哭什么笑得最好的,不一定是笑到最后的。”
甘夫人点了点头,“女儿知道,可是策儿他现在”
甘老夫人看向三奶奶,笑道:“不是还有杰儿么对了,你怎么还没点喜讯锦绣和颜绣也跟了老三好几个月了,也没消息,不会是你使了什么手段吧”
三奶奶直叫屈,“孙媳哪里敢。我已经生了燕姐儿,断没得不让妾室生育的理儿。”
甘老夫人盯了她几眼,似乎是真诚无伪,这才作罢。
谈及世子之位,甘夫人就直抹眼泪水,“我好好的丈夫分了她一半,连家业都要让给她儿子,这让我怎么甘心”
甘老夫人却淡淡地道:“说了这事儿还没定论,何必自乱阵脚。”
甘夫人哭道:“我怎能不急,侯爷如今根本就不到宜安居来,那个郁心兰又有了五个月的身子”
甘老夫人不以为然,“不足五个月我算了日子的。怀胎十月才能剩下来,期间还不知道有多少事发生,就算能顺利生下孩子,还要看是男孩还是女孩。你只管让策儿和杰儿多生几个男孙才是正经。”
甘夫人擦了眼泪,压低了声音很母亲道,“我想找个时间让人给杰儿诊诊脉,别不是在外面淘坏了身子。”
甘老夫人喝道:“胡闹旁人避之不及的事,你还赶着去认,难怪侯爷说你没脑子这话传出去还让杰儿怎么做人他如今在皇上身边办差,颜面最是重要。再说了,喝花酒的男人少了吗怎么偏偏就杰儿淘坏了身子,我可不信。”
甘夫人被说的无言,不敢再接话,三奶奶却听者有意,暗忖着,是不是找个借口,将三爷哄出去,给看一看只要小心些,不让大夫知道他们的身份,应当是没关系的。
三奶奶是个行动派,立即开始着手行事,费了一坛子口水,才说动三爷陪她去西郊的古月寺上香。古月寺有一位大师,于岐黄之术上,颇有造诣。
她若是提议去尼姑庵上香,估计三爷会很乐意陪伴。
三爷不想动,郁心兰却是想动不能动,就是想上香,赫云连城都不许她出府,只准在家庙里供香。郁心兰闲的发霉,嘴里又淡的发苦,心情愈发不好,几乎要得产前综合症了,每天只抓着赫云连城又啃又咬的发泄。
“唉”今天第三十七声叹息。
紫菱挑了帘子进屋,笑着将手中的喜报递上,“亲家老爷和舅老爷要进京了呢。”
郁心兰忙抢过喜报细阅,是郁府送来的,不过是以温氏的名义,“外祖擢升为正三品的巡察御史连舅舅都得了个小官。”
郁心兰真是怔住了,这不相当于坐直升飞机么不过这样一来,娘亲的日子就好过了,再不会有人质疑她的出身,对弟弟日后的前程,亦是有极大的好处。
她穿越过来的头三个月,是在荣镇渡过的,外祖虽然严肃,舅父虽然过于憨实,可是待她都极好,还有表兄温照和表妹温丹,都是真诚直率的人。
郁心兰晃着脑袋高兴,“这是大喜事,对了,外祖的宅子有了么不如我送外祖一套宅子把。”
温家以前是赤贫,京城地贵,一个三进的套院,就得几千两银子,外祖父肯定买不起。她反正不差这点钱,正好寻个借口出府玩一玩。
郁心兰这边决定好了,忙给郁府回信。
郁老爷收到信,对此非常欣慰,老泪都飚了出来。还是兰儿贴心呐知道他刚嫁了两个女儿,都是嫁的豪门,嫁妆银子花的几乎吐血,想拿出一套宅院来送岳父,实在是不容易,所以就主动地来为他解难了。
刚放下喜报,紫菱又来报,“童曜在二门候见。”
“让他进来。”
不多时,锦儿领童燿进来了。童燿捧着一个粗瓷坛子,小心地放在炕桌上,退后两步,给郁心兰磕了头,“说道:“这坛子里是我娘亲手做的腌杨梅,很好吃的。我娘说酸儿辣女,大奶奶多吃些酸的,就一定能生个小公子。”
芜儿不禁笑了:“这小家伙的嘴真甜。”
郁心兰也笑了,打开盖儿取了一颗,酸酸的,真是好吃。当即要给童燿看赏,童燿推了几次,才不好意思地收下。
郁心兰让他坐到脚榻上,问他,“你父亲离家时,你不到二岁吧,怎么会认得你父亲的砚台”
“那砚台是爹爹亲手制的,两个一样的,留了一个我。”
哦郁心兰点了点头。
童燿怯怯地问道:“我爹爹还能找得到吗”
郁心兰笑着安慰他,“我会尽力帮你找的。”
童燿咬着唇:“为何不能问一问他的同年呢安亦哥哥说,应当会有几个同年,还留在京城的吧。”
同年既是同界的考生,之前贺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