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九界 > 分节阅读 217

分节阅读 217(2/2)

目录

此次来星河屿,都是真珑上人的心腹弟子。大家对于真阅师叔的昏迷了然于胸,心知筹划多时的计划已经发动,心头均掠过几分兴奋,当下默默地跟着师父一路疾行南下。倒是真珑上人本人,心情很有些复杂,总觉得目前的局势离当初设想,似乎产生了不小的偏差。

真阅上人昏迷前的猜测一点都没有错,幕后之人的确是丹意眼下贵为重始宗大天师、位高权重的丹意

丹意在真珑上人这一辈中,原是一名不大起眼的师兄弟,既没有过人的天赋,也没有超常的修为,只是上三房中很平常的一个人。若说此人真有什么不同寻常的地方,也就是喜欢夜观星象、卜噬问卦而已。这些都是不等大雅之堂的小道,一向为修真界所轻视,而丹意独钟于此,在丹鼎门中的地位自然不言而喻。就是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修真者,却在十几年中风生水起,一跃而成为修真界乃至厚土界中最炙手可热的大人物,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丹意的变化,细细算来应该是在十几年前。当时他曾卜了一卦,而后对谁也没说不辞而别,一去就是好几年,谁也不知道他究竟去了哪里,等到再次出现时已经成了海邀黎身边的红人。起初丹泰常还很高兴,认为在重始宗有一个地位超然的师弟,对于千灵族和丹鼎门来说,都是很不错的一件事。可是没过多久,这种惊喜便被恼怒取代。

不知是否是因为地位的提升,丹意性情大变,在脱离丹鼎门之后,仍对门内事务指手画脚,而且转而拉拢下三房的弟子,暗中处处与丹泰常作对。这在丹泰常当然是不能忍受的,于是两人之间越来越紧张,近来几乎势同水火。再有一点,丹意与族内大祭司月空盈私交极好,关系亲昵形同恋人,所以才有了月空盈极力推荐丹几道接掌掌教一事。

天历九三二年,海邀黎大会修真界于牧野原,其间真珑上人作为丹鼎门使者之一,与丹意再次相逢。也正是这次,两人的来往比以前密切了许多。随后的两三年里,丹意反复向他陈说,千灵族已到了极其危险的关头,若还是这般浑浑噩噩,迟早会像玄元宗、天机门一样衰亡。对于这番话,真珑上人起初认为是危言耸听,可随着天下越来越乱,渐渐地认可了丹意的某些说法。随后,丹意接连使出几个手段,终于将他收归麾下,成为丹鼎门内一颗隐藏极深的棋子。

照丹意的说法,要想避免千灵族也遭到人族那样的厄运,办法只有一个,就是顺应大势归顺重始宗。当然,这种归顺并非像上善楼、天翔阁那样,近乎沦为重始宗的附属,而是给丹鼎门保留了几分颜面。可是,这一说在丹泰常那里根本行不通,反而引起了丹鼎门内部的不和,为了大局着想,就只有设法迫使他让出掌教一职。没想到丹泰常手腕也不弱,这几年当中通过扶持北州国,将悬空岛彻底掌握在手中,进而借攻打天机峰之机,笼络了相当多的高手,地位反而更加稳固。

真珑上人的意思自然是不想出现内斗,可是面对愈发险恶的局势,终于下定决心听从丹意的安排将丹泰常除掉。至于如何下手,以及下手以后应该如何稳住大局,丹意曾有一个详尽的计划,而真珑上人心中有愧也没过问。果不其然,时隔半年多以后,丹泰常遭人暗算就此丧命,只是后来的发展似乎脱离了原先的计划。

首先,丹意和真珑上人都十分信赖且推崇的丹几道,压根就对掌教一职没什么兴趣,几次三番婉言回绝。再下来,丹泰常死后,以智宇真人为首的上三房势力,仍旧掌握着道祖崖大多数权柄。至于归顺重始宗一事,并没有如丹意先前所说的那样,出现任何转机,反而对外界的防范戒备更加严密。而至关重要的一点,此事引得像真阅上人这种近乎中立的同门,也生出了同仇敌忾之心,这完全是始料未及的变化。

真珑上人本就是中人之资,应变能力较弱。昨夜一席深谈,除了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生出了疑惑,对真阅上人欲以铁血手段统一千灵族的念头,同样生出了几分畏惧和担忧。犹豫再三之下,才做出了将真阅上人暂且禁制的决定,这才有了玉丝林一行。其实他很清楚,月空盈一行早已回到银汉宫。

左思右想都没有理出一个头绪,真珑上人不禁大感头疼,惟有寄希望于银汉宫,希望月空盈到时能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可惜他并不知道,从一开始,他就成了丹意手中的棋子,任其摆布。”

第6卷醉里晨香吹欲尽第二八五章巧言

真珑上人由于心怀愧疚,故而尽力避开族人聚居之所,不走大路尽捡偏僻的小路而行。同时,也想早些弄清楚丹意接下来的举措,一路上风餐露宿,终于在正月二十三这天赶到了银汉宫。可是到了银汉宫才发现扑了个空,月空盈和智薇散人早在十多天前,就再度启程,去了星河屿最南端的巨灵岛。

在星河屿大大小小上百个岛屿之中,巨灵岛在千灵族人心目中的地位很是超然,因为自九界坍塌以来,历任大祭司都是从这里挑选出来的。平日里,尽管有专人看护打扫,整个岛屿基本上都属于闲置。而历任大祭司也多是在酷暑难耐时,才会回到这里,在鸣佩楼小住一段时间,避暑散心。此时冬天都还没完,月空盈在这个时候不守在银汉宫,而去了千里之外的巨灵岛,其中值得探究的东西就很多了。

“她倒底想要做什么呢”真珑上人对此百思不得其解,优柔寡断的性格暴露无遗,思量再三才决定先去斜梁洞,而此时已是二月初一了。就是这看似不大起眼的几天耽搁,直接引发了严重的后果,差点将整个星河屿都卷了进来。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变化,是因为丹几道和高庸涵的缘故。

从叶厚襄那里了解到高庸涵的情况,随后又得知真珑上人有可能是叛徒,丹几道当即向灵殊等人请命先行一步。由于对整件事别有所思,加上有顺路寻察高庸涵的念头,故而不愿和同门一道,以免到时为难。另外,他也想看看,与他一样被誉为同辈中佼佼的真阅上人,究竟能不能化险为夷。

丹几道出发的时候,比真阅上人一行晚了差不多十天。他是孤身上路,兼且修为不弱,等赶到霜桥月馆时,真珑上人等人离开玉丝林不过三天。也就是说,他一路狂奔,将十天的差距生生追成了五天,灵力消耗可想而知。于是,趁着调息的当口,顺便询问了一下驻守在此的门下弟子,却没想到由此得知了审香妍的下落。

审香妍是智薇散人的爱徒,也是丹鼎门年轻一代中名头最响亮的弟子之一,丹几道一听顿时来了精神。连声追问之下,得知审香妍曾在霜桥月馆露面,同行的还有一名千灵族男子,两人在此盘桓了数日,于两天前才离开。这个消息实在是意外之喜,丹几道不禁有些难以取舍,于是将眼前纷繁复杂的头绪,很仔细地梳理了一遍。他在外游历了这么多年,对于厚土界这些来来发生的大事,耳闻目睹的也自不少。

高庸涵近几年声名鹊起,作为修真界的一个异数自然为人关注,关于他的出身来历以及所作所为,各种各样的传言甚嚣尘上。尤其是一年多以前,他的死讯震动了整个厚土界,就连道祖崖和北州国都曾派人吊唁。后来,虽然不知什么原因得以起死回生,但是审香妍对高庸涵的那份情意,却是一目了然。以此之故,当时丹鼎门内有好几个男弟子,还为此沉沦了一段时间。

以高、审二人之间的感情,再联系到丹泰常遇害之后,智薇散人以及审香妍的种种言行,丹几道很容易就得出了一个结论审香妍定然知道高庸涵的下落至于她身边的那个千灵族男子,究竟是何身份,是不是高庸涵变化而来,也难说得很。有了这个判断,丹几道很快便做出决断。真阅上人前往银汉宫,暗中调查月空盈一事,尽管极有可能会遭遇不测,但是不应有性命之虞。与丹泰常遇刺一事相比,孰轻孰重自不必多说,找到审香妍,并进而找出高庸涵才是最紧要的。

拿定主意后,丹几道问明审香妍的去向,当即折而向北,朝北州国的方向追了下来。凭借地利、人和,费了好大一番周折,果然在天阶滩以北一百二十里的一处山谷中,找到了审香妍。令他没想到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