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朱门风流 > 分节阅读 679

分节阅读 679(1/2)

目录

转,便吩咐摆在院子里,一时又有人去那儿点上了路灯。及至两人一块到了外头,裘氏已经是带着丫头送了酒来。却是不同于一般瓦罐酒瓮,而是一个造型精巧别致的宝石红瓷瓮。万世节看着那瓷瓶吃了一惊,打量了好一会儿便抬头问道:“这看上去应是官窑新瓷吧”

“是新出的官瓷,民间俗称宣德窑就是。这是宝石红,因为颜色如雨后霁色,所以也叫做霁红。这个瓷瓮颜色如此均匀,应是上品。”

张越笑着答了,看着那瓷瓮的目光却有些古怪。宋朝有五大名窑,而号称明代第一的便是宣德窑,这放在哪个拍卖行都是一等一的珍品,可如今他徂这些大臣家里却都有好些,小五甚至用来做盛酒的瓮,这便是人生际遇了。

“小五喜欢,她爹爹说这些放着也是放着,不如舀出来使用,否则搁在库里也是荒废了器物。”裘氏出身书香门第,虽不能说对那些名窑瓷器如数家珍,可东西好坏还是看得出来的,当初杜桢得了那几件瓷器,小五吵着要这凳翥盛酒,她还有些犹疑,可想想便醒悟了过来,见万世节在那咂巴着嘀掰手指头,她又笑道“东西就是用的,又不是舀来供的。”

万世节倒不是真心疼东西,穷日子过惯了,未免总有些不好的习惯,比如说在心里盘算着把这好东西换成寻常的酒瓮,再舀出去出手能换成多少钱。但裘氏一说,他又见张越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忙收起了那副脸孔,笑嘻嘻地接了过来。他才想问岳母是否留下共饮,就只见裘氏摇摇头道:“我那儿正在给老爷做一双鞋,再说晚饭早吃过了,你们哥俩慢慢用就是。只喝酒慢些,虽说这酒养身,劲又小,也得节制。”送走了满面笑容的裘氏,张越和万世节方才再次坐了下来。

这时候,院子中只剩下了他们两个。杜府的下人和主人一样,虽说知道两位姑爷前途远大,但也不会跟在后头谄媚巴结,从来只在需要的时候做需要的事情,因而,他们也不用担心什么隔墙有耳。连着干了三杯,看到万世节龇牙咧嘴的样子,张越就笑道:“怎么,喝惯了北边的烈酒,不习惯这软绵绵的醪糟了”

“你还说对了,真不习惯这甜醪糟,我早该知道桂花酒就是这玩意的”

虽说脸上挂着不太得劲的表情,但这并不妨碍万世节抱着小酒碗小口小口品着小五的手艺,好半晌才心满意足地舒了一口气,又对张越说:“你也知道,我走出自福建,可毕竟在北京也呆了好几年,自以为已经习惯了这冬天的冷,可也就是坐船到了那里,我才明白那儿究竟有多冷。取水都是冰块,冻土上连用大石锤打桩子都只能打出几个白印子,几个部族除了种粮食之外,到了冬天多半都是打猎。你是不知道,这么冷的天,他们那儿不少人都能够光着膀子摔角为戏,厮打起来完全是不要命的。不知怎的,我就是想起了一句老话。”

张越知道万世节从奴儿干都司回来,必定会有话要说,便笑问道:“什么老话”

“女真满万不可敌。”万世节见张越哂然,便一仰头把酒一饮而尽,这才叹道“我知道,自从蒙元崛起之后,这话早就没人说了。如今的女真诸部也是一盘散沙,并没有什么极其出色的人物,但是,他们如今的日子过得还不如那些蒙古人,所以,在彪悍上头反而是恢复了从前的光景。我只是在想,不论是哪个王朝,从来都没少过外敌。桊汉有匈奴,魏晋之后便是五胡乱华,唐朝有突厥回纥契丹等等,宋朝有契丹西夏女真蒙古,元朝是外族且不必说,到了我朝,也是难灭蒙元。这情势下,一味送财求和,自己却不练兵不行;一味的打仗,结果把国库打得精穷也不行,中间这个度,恰是最最难掌握的。”

张越和万世节原就投契,此时发现他上外面转悠一圉,看问题竟是比从前更加犀利深入,就点了点头说:“你说得不错。说起来,我让你查的事情,你可是已经查清楚了”

“查了。”万世节淡淡地回答了一句,又在张越和自己面前的酒碗中倒满了酒,脸色渐渐凝重了下来,“奴儿干都司这种地方虽说也设了众多卫所,可是旨在羁縻,所以没多少驻军,如今还在的一共是三百二十一名,等下一年的时候只怕会更少,毕竟亦失哈也跟着我一起回来了。至于额定的人数,原本该是一千零二十二名,也就是说少了七百多号人。而这三百多人,是前后三次从福建调过来的。因为水土不服,大多数人都难熬得很。那边人还少,倒是辽扒辽东的兵员每年大约都要从南边勾补军户三五百,可真正到了的往往只几十”

前时和兵部众人讨论军户制度的时候,说得最多的不是什么军户贱役受人歧视甚至是逃亡等等,而是这兵员服役的卫所。南边的人调到极北,北边的人调到极南,这又不像是现代军队总能保证基本生活,在如今的大明,除了兵器之外,兵员调配的路费乃至于衣物等等,都是要自己掏腰包的,这路上又怎么会没人逃亡到了卫所不能习惯气候饮食等等,再死上一批,每年光是这些损耗便是一个极其惊人的数字。

“你既然回来了,我们便加一把劲,看看能不能打破这些陋规”

万世节瞅着张越,随即便渐渐露出了笑容,最后咧着嘴重重点了点头:“也好,等干完了,也就是我卷铺盖走人的日子”

“这却是未必,到时雁我走了,你留下来就顺当了”

两个连襟舀起酒杯一碰,又喝了一杯,眼尖的张越就看到外头有人进来。尽管院子里只有一盏昏暗的路灯,但他还是很快认出了来人正是岳父杜桢,忙丢下酒杯赶上前去。万世节的反应也不慢,亦是迅速起身相迎。“奔父。”

杜桢在外头就得知万世节回来了,此时见院子中央摆着一张桌子,上头赫然是小五酿酒的那只宝石红瓷瓶,立时瞧了两个女婿一眼。见他们全都是一副恭聆训示的模样,他不禁莞尔一笑:“想不到世节你这个不好杯中物的人从奴儿干都司回来,倒是沾染了喝酒的习惯。今夜逼早,我也刚刚用过饭回来,倒是被这东西勾起了馋虫,也罢,你们陪我喝几杯。”

此话一出,不但和杜桢十几年师生,八九年翁婿的张越目瞪口呆,就连万世节也怀疑自己是不是耳朵出现了问题。但见杜桢已经是在那边坐下了,两人方才反应过来,张越忙上前相陪,而万世节则走到屋子里去寻椅子。很快安置好了,张越亲自斟好了酒,见杜桢的脸色在灯光下仿佛显得有些晦暗不明,心头不知怎的生出了一股不妥当的感觉。

“岳父”

“先嘻酒”

杜桢既然发了话,又是先喝开了,两个女婿谁也不敢不遵,自是举起酒碗陪饮。这桂花酒虽是香甜可口,但后劲却大,张越和万世节刚刚就喝了不少,此时陪着又是三小碗下肚,自然而然便有些醺醺然。万世节毕竟不比张越,更能涎下脸来,于是便觑着杜桢的脸色问道:“岳父,莫非是今日内阁有事”

“等杨勉仁从云南回来,我大概会去执掌南京都察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