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81(2/2)
但吵得天昏地暗,比强行落实下去后,引起种种矛盾,不得不草草收场要好。现在吵,将这些矛盾说出来,以后落实的时候,大家有了心理准备,也会变得容易。
这也是一种伪民主的做法。
可没有想到,整整吵了一个月。
最后都做了让步,商税十抽一,通过了,然而糖盐业,同样也只能十抽一,现在朝廷抽得太狠。良户太少,有的大家族同样可以用良户拉拢手下的管事,替他们卖命。生生争成了一千户。关陇参加航海的人不多,免费发放名额,让他们参加出海谋利,换取各地区的平衡。移迁的百姓同样嫌少,五百人能做啥又变成了上户三千人,中户两千人,下户一千人。甚至确定了朝廷每年强行索买部曲,以及迁移佃户的名额。
许多官员上书弹劾,国将不国,成何体统,堂堂的三省衙门,整成了一个菜市场,每天讨价还价声,臭闻长安全城。
但终于这次改革,最后在大家妥协下,将诏书颁发下去。
新年将要到来。
李威将诸位大臣请到太极宫,大宴群臣。
这一个月,大臣的体统是丢失了。简直成了斯文扫地。
但很多大臣也看到了好处,贫富分化严重性,不是后来人,每一个朝代都在治理。有的治理成功,有的治理失败。就是没有考虑到各方的利益,而富者,占据着国家最多的资源,动不好,国家就会严重性的骚乱。所以王安石变法失败,就是没有做好兼顾。
虽然吵,最后能实行下去,也是一个巨大的成功。
并且通过一些措施,也增加了国家的收入。没有了钱帛,六镇如何开发水利如何实施,道路如何修建
举起了酒杯,李威说道:“诸卿,辛苦大家了。”
皱着眉,皆举起了酒杯。
李威又说道:“虽苦,诸位,朕将年号改成了启航,只有这些政策落实下去,我泱泱大唐,才是真正的启航。”
还有许多弊端的,然而已矫正了许多,有的没有矫正,却指明了一个清晰的方向。
一杯酒下肚,众人坐下来。
经过了一些细微的调整后,朝堂这批官吏,大多数都能称得上有所作为。
李威说道:“上舞。”
上的是庆善乐,又叫九功之舞。李世民生于武功之庆善宫,即帝位后,宴于宫中,赋诗,舞者六十四人。舞蹈安徐,以象文德洽而天下安乐。后来唐朝以破阵乐为武舞,庆善乐为文舞。
现在说文治天下,还早了。
每实施一项新政,都有一些不好的官吏,变成了鱼肉百姓的新名目。这些新政实施下去,还要不停的派可靠的官吏,四方巡察,小心监督,才能转换成良性的作用。
但终于开了一个好头,这一天,李威酒喝得有些多。宴散后,还是让宫女扶着下去的。
回到后宫,喝了几杯凉茶,头脑才略略清醒一些。忽然外面送来急报,说是吐蕃派使者再次前来议和了。不过这次使者与往日不同,居然是吐蕃的太后亲自率领的。
邸报是从青海发出来的,人大约现在已经到了鄯州叠州一带。
李威酒一下子全部清醒了。
正文第一百七十二章探十
第一百七十二章探十
元旦刚过,狄仁杰递来一份奏折。
是刘懿之在洛阳写来的,他是刘祎之的兄弟,因为长兄才气的笼罩,一直名声不显。可在文学之材上,还有些造诣的。此次受到牵连,所有官职一橹到底了。
李威回京之后,给天下人出了一个难题,泰来否闭。
并下诏书,说出原因者重重嘉奖,上书的人倒有不少,了无新意,有的说得更是牛头不对马嘴。
只有刘懿之这份上书,给了狄仁杰一份惊喜。
但事关重大,非是他所能做主的,交给了李威。
李威打开看了一眼,上面写道:
天地浑沌,盘古斧劈,分开阴阳,阳者气盈,故为上,阴者气沉,故为下,于是万物生,百民出,后方有圣王民者,是水,君者,是舟。君统御万民,顺者民意,合于民礼,国运祚长
说了很多,大约意思是说,天地开,先有老百姓,后才有君王的。就象水与舟的关系一样,没有水就没有舟。君王虽是老百姓的父母,但必须对百姓要善待。否则国家就不保哪。因此,做了君王,要保持一颗谦卑仁爱的心,这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戴。就象泰卦一样,将坤民放在其上,君乾放在坤下,国家才能大治。否则,君王本来就有无限的权利,又不加节制,势必成穷九必亡之势。所以轻盈高高在上的乾卦,绝不能再置于坤卦上面了。不然,就会有不好的事发生。有一个例子,隋炀帝正是抱着这种态度的,视万民若刍狗,结果若大的隋朝,居然短短几十年就亡了国。
说得十分含蓄与隐晦。
的确,做为现在的人,这层意思,普通人很难敢将它表述出来。
但已经接近李威心中的想法。
想国运变得更长久一点,关健就是一个良好的制度,与权利的分配。渐渐削弱君权,但这个权利却不能集中在某一个大臣手中。于是又回到李世民的政事堂制度。
以后还要做一些调动,还要看百姓的反应。不能步子迈得太大了,反而得不偿失。
将魏元忠与狄仁杰等宰相召了进来,递过了这份疏折,给他们传看。
魏知古担心的说:“陛下,刘懿之是看到陛下谦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