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6(2/2)
“公海不比我们国家自己的海域,真要离的太远,救援会来不及,万一失去补给,会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此行出海虽然运输船和加油船都一起随行,但是它们都跟随在加工母船附近,算起来以后加工母船将会是一个移动基地,其它船只的补给或者是捕捞到的货物都要通过加工母船进行中转。
这样做的好处是加工母船目标大,方便那些渔船寻找。而且渔船捕捞到的渔获,除了特别珍贵的之外,其它普通的渔获都要进行加工之后,再有运输船运送回国。
“知道了,那我们一边捕鱼一边等你到来。”陆明海回答道。
大型加工母船的吨位很大,但它的航行速度却是最慢的,比其它的渔船足足慢了两三倍速度,基本上其它的渔船赶一天的路,就可以停下来捕捞作业一天,等待陆尧的加工母船到来。
在船队赶路的过程中,进行捕捞作业,最主要还是让渔船和海豚们开始相互配合作业。
陆尧新订做的千吨级别的综合捕鱼船交给了陆明海掌管,他原来的那艘三百吨级别的渔船则有陆明山负责管理。
他们二人接到陆尧的命令,立刻指挥着渔船按照海豚们寻找到的鱼群追踪而去。
还有其它几艘渔船,虽然原来的船员没有直接升级到船长,可依旧升任到大副职位,手上也有点权力,建议那些招聘来的船长也跟随着海豚们的方向而去。
那些渔船的船长因为也是第一次出海,就算是船长的身份,也不会一开始就摆出船长的威严,都知道要和下沙村一系的船员打好关系,毕竟这是老板的同村。
更何况现在是赶路的过程,能不能捕捞到鱼不是很重要,因此哪怕觉得用海豚找鱼群比较不靠谱,他们也没有提出明确反对意见。
在一艘钓鱿鱼的船上,贵子听到无线广播里面陆尧的指令,面露惊讶之色,问李堂海道:“海哥,你觉得这靠谱吗”
李堂海皱了皱眉头,思忖片刻,说道:“先别管那么多,我们也启动渔船,跟他们一起出动。虽然我们的渔船主要是钓鱿鱼,可船上也配备了渔网,跟着一起撒两网看看再说。”
贵子无语道:“这不是浪费油吗要我说不如在原地等老板来就行了。”
李堂海摇头道:“不妥,这是老板下的第一个指令,不听不太好。而且这段时间我打听过老板渔业公司的发家史,听说他们每次出海的时候都有一头虎鲸跟随,捕鱼从不落空,每次都满载而归,由此可见,他们在驯养虎鲸和海豚这一块还是有点能力的。”
贵子长吐口气,说道:“看在老板没有在我们船上安插他的人,就信他这一回,看看这些海豚究竟有啥能耐要是真的能带我们找到鱼群,也是一个不错的结果,至少证明我们没有跟错人。”
远洋捕捞,求得不就是财么。只要能赚到钱,管他是怎么捕捞到的渔获,是运气也好,还是海豚能力出众,能找到鱼群也好,总之能赚钱就行。
抱着这样的心态,船队的八艘渔船散开在这片海域,跟随着海豚,竟然真的让他们找到不少的鱼群。
虽然这些鱼群的经济价值不是特别高,但也从一个方面证明用海豚寻找鱼群的办法是可行的,这就比靠船长的经验,或者单靠运气捕捞来的强多了。
至少每次下网都不会落空,只要不空网,多少能把油费赚回来。
以前他们出海看到一些经济价值低的鱼群不会出手捕捞,是因为不划算,没有地方存放。
现在有专门的运输船和加工母船跟随,他们就没有这个顾忌,只管不断下网即可。
第518章抵达目的地
就这样,船队一路航行,花费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顺利到达了秘鲁渔场。
陆尧白天除了不时出来巡视一圈,大部分时间都在房间里修炼,晚上趁着所有人睡觉的时候,他也会偷偷隐身御剑飞行,去寻找秘鲁渔场渔业资源较为丰富的地方,这样一来就可以节约许多捕捞时间。
船队不用太过分散,就可以捕捞到各种丰富的渔获,无形之中就可以减少很多燃油的损耗。
等进入秘鲁渔场之后,陆尧指挥加工母船选定一处渔业资源丰盛的地方,将渔船停靠下来,准备开始捕捞作业。
加工母船抛锚之后,其它的八艘渔船就围靠上来,将自己船舱里面捕捞到的渔获全部转移到加工母船上面开始进行加工处理。
每艘渔船上的渔获不同,但是都几乎装满了三分之二,虽然一个多星期捕捞二百多吨渔获不算多,可是要知道这些只是赶路的过程中顺便捕捞的结果,大伙这样一想,就显得很满足了。
加工母船上面的生产线开始一条一条开动起来,船上的工作人员也结束了悠闲的赶路时间,变得非常忙碌。
他们要将所有渔船捕捞回来的渔获分拣,投入不同的生产线,加工制作成各种海产品,有鱼罐头、鱼粉、低温速冻鱼块、鱼子酱等等。
陆尧在加工母船的各条生产线巡视一圈,生产线上面工作人员有男有女,许多还是夫妻,这也是为了让他们更好的在渔船上工作。
当然,这些人都是住宿舍,每个房间安排上下床共八个人一间。想要过夫妻生活,只能租加工母船上面的单间房子,里面配备了独立卫生间和厕所,按钟点收费,一个小时二十,倒也不算很贵,主要是当作福利提供。
同时船上一些单身男子也给他们提供一个月请假一天的时间,可以随着运输船或者是加油船去秘鲁港口购买补给物品时去放松一天,至于他们上岸做什么,陆尧就不管了。
生产线开动后,陆尧发现这些船员一开始的动作有点慢,就算有技术人员对他们进行培训,想要提高效率,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
好在陆尧不着急,慢就慢一点,正好那也渔船抵达秘鲁渔场,想要捕捞满一舱渔获,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陆尧有充足的时间将他们培养成一个合格的工人。
不过几天后,随着加工母船全力开动,陆尧逐渐发现一件事情,那就是他的那八艘渔船每天捕捞的渔获根本供应不过来生产所需。
可这时候,陆尧又不可能关掉两条生产线,若是这样一来,加工母船上面的生产员工就要没事做了,没有产出的话,虽然工资陆尧会照发,但是奖金绩效就会少很多,这样一来,那些工作人员也会闹事的。
他们不远万里到这异国他乡打工,为的不就是多赚钱吗没钱赚还要忍受这单调枯燥乏味的生活,时间久了肯定会出乱子。
更何况,陆尧买这些渔船和加工母船可是花了很多钱,不努力开工赚钱,他什么时候能把本钱赚回来
于是陆尧给沈惜雪打电话,让她从渔业公司安排几名能力强、懂外语的采购人员直飞秘鲁海边城市,从秘鲁渔港码头购买新鲜的海鲜,然后交由自己的加工母船加工制作成各种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