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2/2)
单从材质来看,这种名贵的缠丝玛瑙多产于西域。罕见的号角型的器身,是典型的游牧民族风格,羚羊更是关外的物种,以羚羊角置于牛头,连接杯口与兽首,形成一个小小的杯柄,飞奔中的异兽形象栩栩如生,材质被充分利用的同时,增强了器物的整体感及稳定感。杯体通透,兽首的口鼻部装有笼嘴状的金帽,能够卸下,原本令人遗憾的那一点材料上的缺陷,被工匠打造成了一大亮点,使盛在杯中的液体,似乎也有了流动的生命。白色缠丝从杯口贯穿至兽首,纵向宽边缠丝被设计成杯口,横向细边缠丝被引至兽首,连贯而统一。金镶玉则是中国的传统工艺,暗含吉祥喜庆的寓意。因而它被看作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
这种角杯源于一种被西方称为“来通”的酒具,这种造型的酒具在中亚,西亚,特别是萨珊波斯的工艺美术中十分常见。对于它的来历,有人说是外国使臣进贡的贡品,然而史书上记载当时外国的贡品不仅有工艺品,也有质量上乘的玛瑙原石,当时的长安各种文化交流碰撞,即便它是出自中原工匠之手也不无可能。名贵的缠丝玛瑙质地加上精妙的构思,以及器物整体散发的异族情调,使它成为同类器物中最为精美的一件,亦是海内外独一无二的遗世孤品。
39年前,它在泥土中被发现,沉睡千年的绝世风华,在瞬间喷薄而出,惊世骇俗,如同新生的红日,刹那间的惊艳,令人对过去的那个开放而交融的时代心生敬畏和崇拜。我们无法想象那个如同世界市场的长安街是何等的繁荣,无法想象那些闪烁着溢彩流光的丝绸珠玉经过长途跋涉到达异邦受到怎样的推崇,李唐王朝的盛况已成为湮灭的历史,丝绸之路上的驼铃也化作远古的歌声。唯有它们,那些陈列于博物馆橱窗中的工艺品,即使经过千年时光的琢磨与地下幽暗泥土的掩藏,也无法黯淡属于那个时代的熠熠光辉。在玻璃柜中接受后人们目光以及心灵的顶礼膜拜,继续并安静地散发着谜样的光泽。
作品相关第五卷宋玉松阴听图山子
玉器到了宋朝后又发展了一步,但自宋到元到明,这几百年发展趋于缓慢,真正鼎盛时是清朝。因为还没有写到相关的工艺,过段时间上传明清相关玉器。这件作品年代:宋
名称:玉松阴听泉图山子
简介:长105,高9,厚45。
现状:清宫旧藏。
玉质青白色,含有较重的赭、褐色斑。随玉料外形雕山林景色,正面山林中,松树下,一老人坐于石上,衣带似解,左手扶膝,右侧置一葫芦,一侍童立于身旁,双手捧杯。一小溪顺势而下,上游一鹿俯首而立。山子背面雕大叶柞树。作品中山石用孔洞透空之法雕出,小溪则以集束折线表示,人物衣纹简单,为宋、元时期玉器风格。观松下之人,非农非儒,闲散洒脱,作品表现的是一种富裕的山林生活。
下面是宋朝玉器一些特征介绍。
宋代玉器上的许多装饰纹样,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其中有一些纹饰特征还影响到元、明以至清代,因此了解这些纹饰及其使用,对研究、识别宋代玉器是非常必要的。
1云纹
宋代玉器、铜器上的云纹很多,三礼图中也有图示,大致有以下几种:三峡云。分为云头,云尾两部分,云头部分有三朵小卷云,两朵在下卷向两侧,另一朵在两朵的交连处,云尾如飘拂状,端部极尖,尾的中部有一道纵向中线,单歧云,分为云头,云尾两部分,云头近似梅瓣形,向右侧卷,云尾短而尖,如飘拂状。双歧云。云头部分分叉,卷向两侧,短尖尾,飘拂状。灵芝云,这种云纹近似于宋元时期灵芝的雕法,近似长祀形,两端内卷,中部四下。
2鱼纹:鱼纹的特征在“鱼式佩”中已大致写出,主要表现在身形、嘴、眼、鳞、鳍、尾等方面。
身形一般较古朴,有鲜鱼略显僵硬,无鳞鱼则长身,后半身回弯,体形很活,嘴部用粗阴线球出,毗鱼类玉佩鱼嘴与头之间有一道深槽隔开。鱼腮部有一道较长的阴刻弧线,自眼或略高于眼部连下。鱼眼小圆坑,明线双环,阴线的环,圆环眼内加一道弧线等多种。鱼鳞一般为细阴线网格,也有以短弧线琢出的半月形鳞,背鳍多呈锯齿状,每一告上都有短小的双阴线,膀鳍上有阴刻直线典型的鱼尾为扇状或两峻形,扇状鱼尾微有扭折表现得较灵活,尾上有细长而均匀的阴线直线,边缘呈锯齿状,两吸式鱼尾形如“人”字分向两侧其上有细长的阴线。
3鸟纹:主要表现在形状、种类以及具体的嘴、眼、羽毛、尾的表现,一般来看,来代玉鸟头部较简单大头细颈,尤以鸳鸯最为突出,有些鸟头上有一根翎毛嘴呈三角形端部尖后部党。眼部表现有如下几种;细长的丹凤限,小圆坑眼,阴刻三角形眼。羽毛多为阴刻细长线,翅上有一或二道阴刻横线,较精的作品羽部呈凸起的核状。琢刻细致的羽毛,羽部呈鳞状排列,鳞瓣上阴刻“小”“绊“1”等纹样鸟的尾有卷草式分叉卷向两侧,如蔓草连珠式孔雀尾每一珠内有弧形凹下。细密的阴刻线尾,三带式锯齿状尾。
4卷草纹;分叉,卷向两侧,中心或有一小凸样。
5兽面纹:宋代玉器上较多地出现了背面纹,还出现了兽面玉佩,因此了解来代背面纹的结构对识别宋代玉器是米分必要的,下面例举的是几种不同类型的宋代兽面:四川广元来墓出土兽面五片,兽面由阴刻线勾出国眼,横眉,眉内端上卷,勾云形鼻,勾云两端下卷。安徽肥西宋墓出土玉匝柄上端所饰兽面,直鼻,鼻与眉相接,眉纹如绳纹,眉外端上折而内弯,具翼如勾云上卷。眼近似于祀形,其上有一阴刻小囵。四川广汉文化馆收藏来代背面玉片,二片,其一为如意鼻,圆凸眼,眼上一有阴刻小环,张嘴,嘴中有僚牙,背面周边有密集的阴刻短线。其二,如意界水滴形眼,眼上有阴刻小圈小耳耳中部凹下如折合,背面额顶及面颊饰密集的短阴刻小线。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宋代玉璧上的兽面:短脸,一云影界两端向下内勾水滴形眼,眼上有阴刻小圆圈,绳纹眉额顶有密集的阴刻短线。
6龙纹;宋代龙纹极有特色,种类也较多,一般来看嘴角大而靠后,上唇薄而长,唇上上桃成前卷,长发、飘拂状龙须与肩处似有一道阴刻粗线相隔,腿部上端似有火焰纹,龙身网格鲜或无磷,铊尾三趾足。
7螭纹:头型窄长或横宽,五官集中于头前部,结构简单耳于额顶内卷;长发后飘状,人字形肩,腿弯处有阴刻卷勾
这件作品也是一件国宝。
作品相关第六卷之“乾隆御用”御题诗澄泥伏虎砚
作品书中没有介绍了,因为正文讲的是石砚。但这个澄泥砚因为拍卖价格很高,特地提了出来。宝物榜
“乾隆御用”御题诗澄泥伏虎砚及紫檀盖盒
上榜理由:打破砚台拍卖世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