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玩唐 > 分节阅读 27

分节阅读 27(2/2)

目录

“可是小娘子,最后一句是什么殊异乎公族,连公族都比不上,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才,为什么亲自采莫、采桑呢”

其实正因为最后一句,引起了很大的争执。毛诗说君子亲自劳动,因此赞之。可韩诗却说一个上位者不务本业,亲自做下贱的事,因此讽之。这里并不是看不起劳动者,而是指各安本份。如宋徽宗李煜才华很好,可他们是皇帝,本职是怎样把国家治好,就更不要说明朝那个木匠皇帝了。但闻一多却说,这只是写了女子相思男子的诗,就不要瞎想八想吧,越整越乱。

但最后这一句确实让人联想翩翩,王画这样说,也不能说没有道理。不过却一反韩诗与毛诗的说法,变成了这样的人才,不得不隐居起来,说明统治者昏庸了。

王画又说道:“因此这首曲子欢快中带着一些怨幽悲壮,在五音中也就是以角作冲,以商作辅,下以羽调,才不至以乐曲靡靡。”

王画一番话说得整个店堂的人都呆住了。是唬住了。

这时文人四件雅事,琴棋书画,琴排在第一位,比书画都更重要。

不管懂与不懂,就凭这少年说出这番话来,也不简单啊。

王菡听了眼睛再次闪起无数的小星星。这个少年还真给她惊喜啊,第一次是文章书法,第二次是论乐。她雀跃道:“小郎君,可否为我弹奏一曲。”

丫环小梅站在一旁,心想:这可坏了,这个小家伙岁数不大,就知道勾引自家小娘子。

这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现在王画才是创业起步阶段,饱则思淫,现在都没有饱,那有功夫思淫。

王画说道:“小娘子,瑶琴乃是净物,弹奏时必须要思想纯净,态度谦和,只是进入这样一种空明的状态才能弹好它。因此,弹奏瑶琴时有大寒、大署、大风、大雨、迅雷、大雪六忌,更有七不弹,闻丧者不弹,奏乐不弹,事冗不弹,不净身不弹,衣冠不整不弹,不焚香不弹,不遇知音者不弹。今天,这样风雨交加的天气里,不是弹奏瑶琴的好时间。”

听了他这话,小姑娘眼里有些失望。

王画皱了一下眉头,毕竟自己还欠了她一个情,这个情不是指给他漆器一个好价钱。如果价钱不好,他可以另找下家。而是指她说了“小心”二字。否则陆二狗四个人有可能不是自己的手下,那天晚上还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因此,又说道:“当然,小娘子如果愿意,我可以勉其为难一下。”

“好啊。”王菡高兴地跳起来。

店里面包括客人、伙计在内都好奇,刚才这个打扮有些穷酸的少年,呱呱其谈,可究竟本事怎么样呢本来买好东西的客人也不走了,全部站在店堂里看着王画。

王画又对翰林斋的一个伙计说道:“这位师傅,可否拿一盆水,再给我拿一柱香来。”

这时净手焚香。其实不需要也可以,但这是一种净心的过程。

水打来了,香也拿来了。

严格来说,不是净手,而是净身,但这儿条件也不允许。众人看到王画恭恭敬敬地整好衣冠,然后将手洗干净,再将香炉放在古琴前,恭敬地烧了一柱香,拜了三拜。

经他这么一整,所有人不觉得好玩了,都有一种肃穆的气氛。

王画这才庄严地坐在小梅搬来的琴桌前,叹了一声:“好久都没有摸过琴弦了。”

大家不知道他所说的好久,是十二年前的事。而是认为这个少年举止这样的高贵,现在衣着寒酸,一定是那家破落的弟子。毕竟武则天当政后,杀人抄家的事常有发生。因此,没有敢追问。

但在心里都认为这个少年举止简直风雅到了极点。

王画这才在琴弦上试了一下音,这是寻找感觉。有些内行人看到王画的动作,眼睛更加亮了起来。

就连小梅也在心里酸酸地想到,这个穷小子,是赖蛤蟆想吃天鹅肉,可举止确实无可挑剔,比起王家那些子弟,丝豪不逊。

岂止是不逊。人家那是经过几十年的教养培养出来的气质,能是一班毛头小伙子所以相比的

王画直才弹奏起来。

刚才王菡所弹的曲子,没有几个人注意。但听到王画弹奏的曲子,众人觉得很雅正,他们似乎从音乐声中,听到小鸟在欢快的鸣唱,河水在潺潺地流淌,甚至都可以听出一个小姑娘正痴情地看着远方的情郎,但也听出花开花落时那种生命无常的感伤。

王菡听得如醉如痴,这才是乐曲声啊,哀而不怨,感而不伤。这是谁家的少年郎,竟然以一个破落的家境培养出来如此气质

当王画弹完最后一个曲调,站了起来,众人还如同站在梦境一般。

过了许久,王菡才再次邀请道:“小弟弟,能不能为姐姐再弹一曲”

王画还真怕她这样玩。他说道:“也行,但就这一曲了。”

小姑娘点点头,只能再弹一曲,再弹下去,天就要黑了,难道还要留他过夜啊。虽然是一个小孩子,可也要注意非议。自己家可不是唐朝李家那些荒乱的公主。

王画再次坐了下来,口中吟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听到这首诗出,店中所有对诗略有研究的人,全部惊呆了。

第一卷我是小花第二十四章三叠端午节快乐

离别总是诗人一个永远的话题,因此唐朝出现了大量的送别诗。其中最著名的就有王菡那个长辈王勃写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别离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还有现在更是一个小毛孩王昌龄写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故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以及李白写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当然,还有其他许多优秀的送别诗,如陈之昂的火山云歌送别。但这首阳关曲完全可以啸傲于所有送别诗中的前三位。这首诗一反常见送别诗的那种黯淡笔调,语句清新轻快。这首诗自从一问世后,立即被编入乐府,有人说:“此诗一出,一时传诵不足,至为三叠歌之,后有咏别者,千言万语,殆不出其意料,必如是方可谓之达耳。”

褒赞如此。因此,根据这首古诗,有人改成了著名的古曲阳关三叠。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