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唐一品 > 分节阅读 160

分节阅读 160(1/2)

目录

也露出恭敬之色。能将这件任务完成的如此出色,尽管其中有锦衣卫和粘杆处的功劳,但是若是没有长孙无忌的指挥,任务也不可能完成的如此出色的,更不要提,这个长孙无忌的下一步计划了。可以想象,只要长孙无忌的计划实现,中原最起码能得到五年的安定。足够使的卢照辞在这段时间内平定天下。

唐武德四年八月初一,东突厥第三任可汗处罗可汗崩于定襄,颉利可汗借口突利毒杀了处罗可汗,在宗室大将哥伦和大将雅尔斤的帮助下,废除了突利的继承权,从而夺得了可汗之位。并且大肆收买突厥各个部落贵族首领,得到数个大型部落首领的支持,又与唐朝使臣结成盟好,大唐也以二十万贯和十万帑的布匹换回了前隋皇后萧氏,连带着百匹上等的战马。

有了这些钱财布匹,颉利可汗在草原众部族中威望大增,麾下的兵马也越来越多。那本来最有希望继承汗位的阿史那社尔,在一些忠实随从的帮助下,在漠北牙帐也继承了汗位,并且整顿兵马,召集大军南下,要与颉利争夺汗位。双方在辽阔的草原上,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的厮杀,整个草原都陷入腥风血雨之中,同时金山以西的西突厥王庭也在关注着东突厥之战,室韦、奚、契丹等族也趁机而起,草原之上的野狼们数年之内恐怕再也不能南下觅食了。而长孙无忌等人也护送着萧皇后,朝雁门关而去。等候他的是一条康庄大道。

东宫之争第一百二十六回第一任状元孙伏伽

第一百二十六回第一任状元孙伏伽求首张订阅啊

如果说武德四年最让人关心的莫过于科举了。自从武德三年就传檄天下,李渊在卢照辞的劝说下,明确了以科举提拔人才的规矩。本来在那些世家子弟眼中,有无科举本就是不足轻重的事情。因为在李渊的朝堂之上,大多都是依靠荐举而上的官吏,大多都是高门贵族子弟,这些人也从来不把科举这件事情当回事,认为这不过是李渊用来糊弄天下人的一个招数而已,丝毫没有把他们放在心上。

但是现在不同了,李渊被锁在深宫大院之中,如今主持朝政的乃是卢照辞,汉王殿下。更为重要的是,这位汉王殿下不用于以前的皇帝陛下,不光说说就了事。看看这位汉王殿下吧在终南山下建立了书院,专门招收那些寒族读书人,不但供给他们吃喝,还请人交他们读书,再看看吧他在军中招收弟子,非寒族士兵不收,好家伙,一口气招收了三十名弟子。如今这三十名弟子已经遍布南征十数万大军,随便是哪一个都已经是领兵将领。

最为重要的是,今年的科举待遇大幅度上升,就凭借这主考官就知道,好家伙礼部尚书萧禹。这位老大人不光是经学大儒,更为重要的是名扬四海啊剩下的主考官,孔颖达是何许人物,著作的五经正义奉为读书人的经典,门下弟子虽然没有三千,但是也有几百了,这样的人物也只能做个副主考,而还有一人,尚书右仆射岑文本,不但幼年的时候就名扬京师了,就这官位也是吓的死人。相比较而言,当初李渊仅仅只是派遣吏部考功员外郎申世宁主持贡举。这吏部考功员外郎虽然也是要害官员,但是品级和名声都是不能和前面几位相提并论的。由此可见,这位汉王殿下不光是嘴皮子说说而已,更为重要的是他已经在做了。这就让那些高门贵族感到不满,在这不满的同时也感到一丝惊慌了,而对于那些在仕途上到处碰壁的寒族子弟,却无疑是个福音,虽然大唐的疆域还没有统一天下,但是却无法阻拦这些士子们从全国各地涌向长安。一时间,长安人口大增。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有马多如簇,书中有女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卢照辞在与人闲聊的时候,传出一首打油诗来,瞬间就传遍了整个长安城,成为那些文人骚客们竞相传颂的诗句。看看,这读书就是好,怎么个好法,这诗里面多有记载啊

“殿下,你看看这些人,都是冲着这次科举来的。”在一家酒楼之上,东宫太子李智云领着李淳风望着酒楼下熙熙攘攘的人群,脸上不由的露出一丝沉思来。玄武门之变已经过了几个月了。他这个十六七岁的年轻人突然成为一个帝国的太子。这是他没有想到的,也从来不敢想的,但是事情真的就这样来了。

“所以说汉王此举正应民心。我大唐有这些人存在,自然会剿灭王世充等人,最终会一统天下。”李智云嘴巴张了张,也不知道自己说的是不是真心话。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此刻应该以何等的心态去面的卢照辞。

“殿下,恐怕到时候统一天下的不是大唐,也不是殿下您,而是那奸贼卢照辞了。”在雅间立,李淳风毫不犹豫的对卢照辞进行着恶毒的攻击,毫不犹豫的劝说着李智云反戈一击。

“好了。此事就不要说了。”李智云显然不想讨论这件事情。他是在躲避,或者是在其他的。

“殿下,您知道前隋义宁天子是怎么死的吗”李淳风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劝说,而是将前隋义宁天子的事情说了出来。

李智云闻言面色一阵苍白,瘦削的身躯一怔,他天性善良,但是却这并不代表着他的愚蠢,能在李阀之中立足,足可见他并非一个庸庸碌碌之辈。宫廷内的斗争,他也知道其中的血腥。义宁天子的死,也许当年他不清楚,但是现在却清清楚楚。那是被他老子害死的。在这之前,随文帝杨坚也曾经将他的外甥给毒死了。难道历代帝王篡位之前,都会将前一任帝王给杀了吗

“你说兄长会杀我”李智云脸上一阵苍白,紧张的说道,是在问李淳风,但是更像是在问自己。

“卢贼心狠手辣,玄武门之变,将殿下的三个兄长尽数诛杀,如今又幽禁了陛下,想那陛下还是他的岳丈啊听说此人,对卢氏本宗兄弟也是极为苛刻。就是他的两个亲兄弟也是如此,不是打就是骂,看看,到如今,他已经封王有数个月有余,他的父亲卢昌青到现在还没有封王,由此可见,此人真是连禽兽也不如。殿下。难道你还将自己的性命寄托在此人身上不成,那卢贼只要时机一现,就会行篡位之事实,殿下的性命就将不保了。”李淳风鼓起了三寸不烂之舌,大肆游说。

“可是房先生的看法和你不同啊他说兄长是被迫反抗的,父皇想要他的性命已经有很长时间了,而海陵王阵营中人也都不容忍兄长,息王麾下大将侯君集恨不得要了兄长的性命,至于东阿王更是与兄长有仇了,所以兄长才被迫反抗。而且玄武门之事,也并非和你说的一样,那海陵王和东阿王乃是息王所杀,并非兄长所杀啊”李智云狐疑的说道。

“殿下,到现在你还相信那房玄龄,他早就投靠入了卢贼的阵营了,现在的中书令大人已经不是殿下的老师了,而是卢贼的心腹谋士了。”李淳风冷笑道:“殿下,您想想看,这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那卢贼大权在握,这个时候不去投靠他,难道还等到什么时候”

“诶。不知道你听说了没有,当今皇上为了对付汉王殿下,居然想将平阳公主嫁给突厥人,然后请突厥人出兵,真是没有想到啊”就在这个时候,隔壁忽然传来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

“不是说,这个主意是裴寂出的吗怎么又扯到皇上身上去了,想那平阳公主也曾为我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什么就这么忍心将她送给那蛮夷之地呢”又有一个人悄悄的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