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9(1/2)
推测的那样,那个刚刚叫做谢文方的家伙确实中了进士,而且是进士科一甲第九名。而在他之后,凡是被老道长算过的,基本上都是上了榜,甚至连明经科中举的进士榜上,也有数人是被他铁口直断的。更为重要的是的,这些中举的人,大多都是豪门世家之后,居然和卢照辞所说的一模一样。
“靖兄,走吧让萧禹来见我。”卢照辞面色阴沉,对一边的何宝冷冷的说道:“辅机,去找岑文本,让他终南书院中学子试卷调出一二十份送来,孤要亲自查看,还有这些世家子弟的试卷也调出来。孤就不相信,这些世家子弟的试卷做的都是花团锦绣一般。”
“臣遵旨。”长孙无忌和何宝赶紧应道。
“赏他一贯银钱。”卢照辞刚走一步,忽然停了下来,冷冷的扫了一眼跪在地上的老道士,冷哼道:“这件事不要传出去,否则孤就要你的性命。”
“小人遵旨,小人遵旨。”那老道士闻言吓的浑身发抖。接着就听见一阵清脆的声音从头顶落下了下来,砸在自己的面前,金光闪闪。老道士知道那正是赏赐的一贯银钱,但是此刻却是不敢将他捡了起来,好半响才听见卢照辞等人的脚步消失在眼前,这才捡起赏钱来,老脸上顿时笑出一朵花来。
汉王府内,李靖面色冷峻端坐在一旁,萧禹也端坐另一边,双目微闭,如同老僧盘坐一般,岑文本、孔颖达、长孙无忌三位却是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只是毕恭毕敬的站在卢照辞的对面,看着卢照辞那阴沉的面孔,不由的暗自担心来。
“孔先生,这两篇文章孰优孰劣”卢照辞面前拜访这数十张文卷,随便扫了一眼,从其中选了两张出来,仔细的读了一遍,扫了一眼,忽然发出一阵刺耳的冷笑来,将两份考卷丢在孔颖达面前。
孔颖达将两份答卷捡了起来,却见上面一人乃是李达的人物,乃是钱塘人士,虽然是国姓,不过却是一个寒族。另一个乃是姓王的人物,叫做王灵光,乃是并州人士,乃是王氏的偏房。
一人写的乃是新楷体,模仿是虞世南的字体,而另一人却是写着萧体,模仿的乃是萧禹的字体,几乎已经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了。孔颖达根本不用看,就知道此事的结果。不管怎么样,这个李达的人物恐怕写的最好,恐怕也会被刷的干干净净,至于这个王氏偏房,写的再差,也能取得好的成绩,就是因为他姓王。
东宫之争第一百三十四回君子欺之以方
第一百三十四回君子欺之以方求首章订阅
“萧禹,你也看看这两份卷子。你还有什么话说”卢照辞抓起面前的两张试卷丢在萧禹面前,冷哼道。
“殿下,臣按照古礼阅卷,并没有什么过错。”萧禹见状仰着脑袋答道。
“这就是古礼阅卷”卢照辞怒极而笑,手中的试卷花花作响,冷哼道:“看看这试卷,这个李达的才气远在王灵光之上,那为什么孤在上面没有见到李达的名字,却见到王灵光的名字”
“古礼什么古礼孤怎么不知道啊”卢照辞冷冷的说道。
“百姓分三六九等,这才成礼。国家才能秩序井然,以贵族治国自汉以降莫不如是。老夫行的只是古制,并没有愈规啊”
“殿下,中书令崔仁师殿外求见。”这个时候卢庆走进殿来,报到。
“他来干什么让他进来吧”卢照辞眉头轻轻皱了皱。
“臣拜见殿下。”崔仁师扫了大殿内众人一眼,行礼道。
“你有何事”卢照辞冷冷的扫了一眼崔仁师。
“殿下,臣听说这次科考的进士名单已经出来了,所以就前来看看。”崔仁师看到了卢照辞面色并不好,干笑道。
“哦,你也看看这些试卷吧萧老夫子阅的考卷可真有意思呢”卢照辞指了指几案上的考卷说道。
那长孙无忌赶紧将李达和王明光的试卷取了出来,递给崔仁师,崔仁师接了过来。看了半响道:“殿下,臣以为王明光文理通达,见识深远,可以录取。”
“王明光”岑文本和长孙无忌二人惊讶的望看崔仁师一眼,又看了看面色发青的卢照辞,却是不敢说话,脑袋低垂。
“你们都是这个意思吗”卢照辞按住心中的怒火,扫了众人一眼。
“臣以为崔大人所言甚是。”萧禹一见崔仁师和自己的意见相似,不由的说道:“古制如此,由此可见,这个李达就是不应该上榜的。”
“世易时移,殿下统御四方,这古制也是可以改一改的。”长孙无忌这个时候,小心翼翼的说道:“这些高门大姓子弟,世世公卿,不识稼穑,专好卖弄魏晋遗风,就说这个王明光的,辞藻华丽,多有浮夸之色,这样的人,让他们去充任各级官吏,那国家怎么能大治呢更何况,这次科举所录取的人才,大多是派送到江南各级州县之中充任重要位置的,江南文风奢靡,魏晋遗风更是充斥文坛。多为无病呻吟,言辞无物。臣以为正本方能清源,眼下国家正急需治国人才,殿下,臣以为这科场的风气必须涤新了。臣以为这个李达可取,王明光弃之。”
“几百年来,贵族豪门乃是国家的栋梁,要抛弃他们等于自毁廊柱啊”萧禹闻言辩解道。
“萧老大人只给了高门子弟做为国家柱石的权利,可是如果给寒门子弟这样的一次机会,老大人怎么就知道他们不能作为国家的柱石呢看看这个李达的,寒门之中像这样的人何止成千上万,难道都要将他们抛之在外吗难道让殿下失去这样的治国能臣吗”长孙无忌诚恳的说道:“殿下,臣以为这次我们必须要重新阅卷,这样才能在万千士子之中寻找到真正的人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