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唐一品 > 分节阅读 319

分节阅读 319(1/2)

目录

大。他自己还跪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等到好久才反应过来,只是那个时候,卢照辞等人都已经消失的不见踪迹了。这才站起身来,收拾了一下行装,去了另一边的终南书院。

终南山到长安的官道建造的很是整洁,驰道之上,数百御林军卫士护卫着两辆马车缓缓朝长安而去,前面马车中,卢照辞和李靖相对而坐,中间隔着一个小几案,上面红泥小炉正煮着茶水,一缕清香从车窗内传了出去。引的人口生津液,只是他们不知道的,在车内的两人并没有任何的欢喜之色来。

“陛下,薛仁贵的话虽然有些道理,但是陛下,府兵制在短时间内还是能起到作用的,能够帮助我朝抵御外敌,还能增加我朝的收入,减少我朝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能起着积极作用的。贸然改变的话,恐怕会引起军队不安的。更为重要的是,陛下准备明年进攻草原,这需要大量的兵力,贸然改变,恐怕对北伐产生不利的影响。”李靖扫了卢照辞一眼,小心翼翼的说道:“老臣建议,关于军队改制当放在解决颉利之后,再做实施。”

“靖兄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卢照辞点了点头,他不是不知道,这个时候动起来。恐怕对军队的战斗力会产生影响,但是这话又说回来了,府兵的战斗力来说,卢照辞还是很难接受的。想他的起家的亲信部队左翊卫大军,那是何等的威风,何等的厉害,就算是有两倍的军队,对上左翊卫大军都是必败无疑,这是为什么,因为这个左翊卫大军本就是当年的义军组成,扩招之后,也都是亲一色的职业军人,根本不是那些府兵相提并论的。他们是不用参与农事活动的,专门是为打仗而准备的。所以他们久经训练,战斗力极强,可是其他的军队,战斗力就不同,靠近长安比较近的军队,诸如天兵、大同、金河等府兵勉强可以排在第一行列,但是与左翊卫、左武卫等大军相比较,还是差了一个档次,尤其是与左翊卫大军想必。对于战争来说,军队的数量多了,有的时候并不一定能取得胜利,精兵才是最重要的。府兵的存在,也是在均田制的基础上才有的。均田制、租用调制若是不存在的话,府兵制度必定会遭到破坏。而职业军人才是一个帝国战斗力的强有力的保证。这也是大唐走向强盛的必由之路。只是这个时机是要考虑的问题的。

“大将军明年出征突厥,准备动用那些兵马”卢照辞想了想,方问道。

“左武卫、左监门、左右武侯、金河、大同、经略、武威、奉安、定远、赤水、大斗、临兆、河源、平戎、临武、淮阳、大宁、高平、长平等二十军,合计步骑兵三十万之众。”李靖想了想说道。

“三十万之众足够横扫草原了。”卢照辞点了点头,道:“我朝共有军府兵百万之众,朕保证到时候能给大将军三十万之众。只是大将军可曾算过了,这次出征草原,会死伤多少人”

“当年汉武帝派遣大将军卫青和霍去病两位名将出征塞外,统帅了十万骑兵,还有数十万的步卒随行,出动了六十万匹骡马紧随其后。能归着也不过十数万而以,可以说,帝国精锐丧失一空,帝国实力大减。”李靖想也不想就回答道。言语之中充斥着一丝萧瑟之意来,战争虽然是打赢了,但是实际上,随着汉朝战争的胜利,国力也是损耗了不少。

“大将军率领三十万大军出兵草原,朕还要派遣约有二十万步兵作为大军的辅兵,专攻后勤,帝国可以说是一半兵力都投入了这场大战之中。大将军可曾想过,日后,大唐会不会和汉朝一样。大战胜利了,但是国力也衰弱了不少。”卢照辞双眼紧紧的盯着李靖。

“敢问陛下的意思是”李靖拱了拱手道。

“三十万大军,朕还是会给你的,二十万辅兵,朕也是会给你的。”卢照辞想了想说道:“朕准备在全国内选兵,选取三十万精锐来给大将军所用。先在关中和山东选,由你和徐世绩一起选,选取三十万大军来。朕要淘汰老弱,下至十八,上至三十五岁,这样的人才能成为卫士,才有机会成为精锐士兵的可能。其余的人暂时可以作为辅兵的存在,待大战结束之后,朕还要精简全国的军队,争取控制在八十万之内。这些人从此之后就是职业士兵,而不是辅兵,而被剔除的士兵可以作为各府州县的治安士兵,在帝国遭遇外敌入侵的时候,这些人就能快速的成为帝国的士兵,其余的时候,可以屯田,可以协助当地官府维护地方的安全,以此抵偿徭役。只是,这只是朕随口所说,此事还要与宣德殿众人商量之后实行,在这里,朕只是想听听大将军的意思。”

“陛下要实行这种计划,老臣是支持的。”李靖虎目放光,谁都想自己麾下士兵都是精锐之士,这样才是打胜仗的保证。李靖这个常胜将军也是不能免俗的。

“在这里,你我虽然计议妥当,但是在宣德殿那里,朕恐怕那几位是不会答应的。”卢照辞嘴角露出一丝苦笑之色来。将府兵转化为职业士兵,在一定程度上是加强了大唐的军力、国力,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那就是要花上大量的银钱来养着这只军队,这可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恐怕要占朝廷赋税的五分之一还要多,朝廷诸公会不会同意这件事情,就是卢照辞也没有把握,卢照辞是皇帝不错,但是皇帝有的时候也不是为所欲为的,这最高的统治权也是无所不能的。更何况,此事关系社稷安危,也不是说办就能办到的,若是那些大臣强烈反对,卢照辞也是没有任何办法的。

“以前朝廷虽然有大量的军队,但是作为常驻军队并没有多少,其余的府兵也就是在作战的时候,才会花费一些钱财作为犒赏、抚恤等所用,朝廷就是有再多的军队也是可以养的,只要有土地,朝廷就能养更多的军队,这次若是将这些人都变成常驻士兵,所耗甚大,或许岑大人都是要反对的。”李靖点了点头。

“就是再怎么困难也是要做的,这是军队发展的必由之路。”卢照辞双目放光,冷哼哼的说道:“又让人种地,又让人训练,天下哪里有什么两全其美的事情,这本是就是痴心妄想,到头来,却是两方面都做不好。种田没有把田种好,弄的军队也成不了精锐之士,如何能保家卫国,如何能征战天下。没有一支强大的士兵,那颉利能安心赔偿我大唐三千万贯的钱财。”

“有一支数量强大的常备力量,就能无视春耕和农忙之时,能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时候出兵。这才符合兵家出其不意的效果。”李靖连连点头,显然他是被卢照辞的想法所打动了,脑海之中瞬间就想起了常备军队的好处来。要知道古代出兵就必须避开农时,免的影响了农时,不但会影响到朝中的税收,更有可能影响到国内粮草的囤积。所以管仲担任齐国的国相的时候,就曾经下令齐国派出小股军队不断的骚扰周围的邻国,使他们不能安于农时,不断的削弱对反的力量,而壮大自己的力量,终于使的齐国成为春秋时期的霸主之一。试想,若是国中有一支常备军,专心征战,国内有百姓专司农务,分工明确,这样的帝国才有强大的可能。

“想当年,前隋是何等的富裕,粮草是何等的充足,若是有五十万常驻士兵,加上各地的府兵,就算征伐高句丽失败,也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元气,又岂会有隋末混战的局面。”卢照辞摇了摇头。有一支强大的职业士兵的存在,才能镇压住那些别具用心的人。卢照辞此刻已经下定决心,一定要训练出一支强大的职业军队来。

“陛下,臣料想,此事一经传出来,恐怕懋功他们都要闹起来了。”李靖笑呵呵的说道。是啊能指挥这支强大的军队,可以说,只要不是傻蛋,战功就能到手了。看看,如今军队中的第一人是李靖,已经贵为郡王了,可以说是升无可升了,更为重要的是李靖已经老了,他之后,何人是军中第一人,那就得看谁的战功最为彪炳了,徐世绩、罗士信、秦琼等人,包括后来居上的秦勇等等,都可以说是强有力的竞争者,但是若是能指挥上这只常备军作战,那就是等于指挥着大唐最精锐的军队作战了,战功还不是手到擒来的吗

卢照辞闻言哈哈大笑,双目中却是闪烁着一丝莫名的光芒来,可以说,这支即将成立的常备军,就是从整个大唐军中选出来的精锐,这支精锐岂会让某一个将军单独统领,若是如此,那危险性也太大了。这与历史上的那些节度使又有什么区别呢作为一个从后世穿越过来的人,岂会让这种事情出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