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31(2/2)
“辅机,一个城市自然是有繁荣的时候,也是有衰弱的时候。这主要看看主政的官府治理的如何。”卢照辞笑呵呵的摆了摆手,道:“长安自从汉朝时期就是国都所在,虽然经过三国之乱后,但是到了前朝,尤其是前隋时期,长安再次繁华起来了。这里是朝廷的中心所在,自然是繁华无比了。”
“只是不知道这种繁华会延续到什么时候”长孙无忌轻轻的扫了卢照辞一眼,又迅速的低下了头来。就是一边的岑文本也深深的扫了卢照辞一眼,他不能确定卢照辞对迁都的决心是怎么样。然后才能针对卢照辞的心思决定自己下一步行动。
“辅机,你说洛阳如今可有长安繁华”卢照辞好像没有听懂长孙无忌的话来,只是笑呵呵的问道。
“虽然尚且不如长安,但是也相差不了多少了。”长孙无忌想了想,终于还是决定按照事实说话,毕竟现在的洛阳也是相当繁华的,各地商贩云集在那里,支撑着洛阳,使得洛阳的繁华程度丝毫不下于长安。
“当年前隋杨广的时候,就喜欢洛阳,开通了大运河,勾连南北,臣记得前朝李氏当政的时候,李世民就曾经批判过杨广,说杨广滥用民力,但是实际上,正因为有大运河的存在,所以才使得江南的粮食,江淮的盐都能沿着大运河运送到京师来,所以说,这大运河对天下来说,还是一件好事啊”岑文本接过话来说道。
“呵呵,此事过去已经很久了,不要再提了。”卢照辞看见长孙无忌脸色并不好看,摇了摇头道:“洛阳之所以如此繁荣,其程度丝毫不下于长安,大部分是因为杨广重视的缘故,看看如今的洛阳,宫室等等都是不缺少的,就是朕有些灾荒之年,也要到洛阳去住上一段时间。”
“臣等罪过。”岑文本和长孙无忌两人闻言,脸色一愣,赶紧低着脑袋说道。随着长安城的日益繁华,在长安城居住的人口也是越来越多,这些人口居住在这里,每天就要耗费大量的粮食,这是不争的事实。长安城的粮食多吗多,是很多,长安城周围的粮仓也同样是很多的,可是关键是长安城的人口更多,军队、官吏、商人等人都是云集在长安,这些人都是不生产粮食的,更为重要的是,当年八百里秦川,如今所能生产出来的粮食根本就不能够供应长安,弄的长安城内在粮荒的季节严重缺粮,若是在平常还很好,但是若是到了灾荒之年,长安城的粮价就会飞涨,无论朝廷用什么样的方法也不能阻止粮价的暴涨。有的时候,卢照辞不得不领着宗室、大臣前往洛阳就食,虽然这种情况并不多,登基近十年来,也只有一两次而已,但是这足以给卢照辞提了个醒,在历史上,唐高宗、武则天两个人在洛阳呆的时间远超长安。卢照辞之所以想迁都长安,实在是因为长安城的粮食危机已经出现,而且可以想象的是,随着国都在关中停留的时间越来越长,关中的植被环境将会被持续破坏,这对一个王朝的持续发展史不利的。而且,可以想象的是,日后随着卢承烈登基称帝,关中门阀的势力将会重新崛起,掌控朝政,这对一个王朝的统治也是不利的。所以无论是从政治角度,或者是从经济角度考虑,迁都都是必然的,是大势所趋。丝毫不会因为他人的想法而有任何改变的。
对于两位重臣,甚至满朝文武的心思他们都是了解的。可是这一切都不能阻挡卢照辞迁都的决心。
“陛下,虽然如此,但是若是贸然迁都,恐怕对大唐江山不利啊”岑文本扫了长孙无忌一眼,还是轻轻的说道。
“陛下,长安龙脉在此,很是坚固,远非洛阳可以与之比拟的。秦有山川之险,当年周舍秦川而就洛阳,立马衰败,秦据有秦川,而有天下,汉定长安,驱逐匈奴,所以才有了汉族之称,刘秀迁都洛阳,才有了东汉之祸,杨广重视洛阳,号为东都,所以二世而亡,陛下,这些都是前车之鉴啊。还望陛下明察。”长孙无忌又据理力争道。连龙脉之说都讲了出来。
“龙脉之说荒谬而飘渺。辅机也是饱读诗书之人,要知道君子不言怪力乱神之事。”卢照辞皱着眉头摆了摆手,说道:“至于你所说的那些例子,更是站不住道理了。任何一个王朝都不可能存在万万年年的,任何一个帝王期盼着他的王朝能万万年,那这个王朝灭亡的时间就不短了。”一边的岑文本和长孙无忌二人闻言都是默然不语,虽然这些话他们是不敢说出来的,但是并不代表着这两位智者不知道这种事情,只是不敢说出来而已。
“朝廷必须迁都,否则得话,莫说是朕,就是你们无奈之下,也只得跟随朕一起,到洛阳去,每年都必须行走在长安和洛阳之间,你们以为这样的情况好吧”卢照辞冷笑道:“朕每次出巡,都会耗费大量的金钱,迁都虽然也同样是耗费大量的金钱,可是却只是一次性的输出而已,朝廷刚刚从突厥那里得到大量的金钱,这个时候不用,更待何时让那些钱烂在府库中不成”卢照辞冷笑道:“那些阻拦朕迁都的人,恐怕都是另有目的的,或为家族,或为自己。朕可是知道,虽然朕屡次下令禁止圈禁土地,可是在朝廷之中,仍然有些官员忙着圈占土地吧一旦离开长安,前往洛阳,他们平生的积蓄就会缩水不少。而那些关中的世家门阀,自以为长安才是关中门阀的聚居地,而洛阳是属于关东的。京师一旦迁往洛阳,这也就说明着朝廷准备重视关东世家门阀了。辅机,朕说的可是有理”
“臣不敢评论。”长孙无忌面色一变,脑袋低的更低了。他这段时间借着卢承烈的名声,已经整合了不少的关中时间,可以说长孙氏已经是关中世家的领头羊了。而他长孙无忌威望也达到了顶峰。
“真的是不敢评论”卢照辞冷笑道:“天下是属于大唐的,而不是那些世家们的,辅机,你要想名流千古,就必须记住这一点,都说只有千年的世家而没有千年的王朝,可是实际上,世上是没有千年的王朝,同样也是没有千年的世家的。历史的车轮是向前发展的。自从有了科举制度,世家再也没有什么优势了。辅机若是抱着世家的念头不放,你的成就也就是到此为止了。看看,迁都本来是一件好事情,不但可以解决朝廷的粮荒,更为重要的是,能加强对中原的控制。如此好事,居然还有人反对,真是让朕不明白。”
“陛下,非是臣等反对,实际上,贸然迁都,就是长安的百姓也是不会赞同的。”岑文本有些担心的说道:“在关中的常备军多是来自关中各道,御林军也是如此,若是贸然迁都,浙西士兵有可能会想念故土,还请陛下三思。”
“嘿嘿,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自古以来都是如此,不可能让他们一生都当兵,若是有人愿意退役的话,就给了银钱给他们,再在大唐百万士兵中选取精锐之师就是了。”卢照辞根本就没有将岑文本的话放在心中,只是笑道:“当年汉朝的时候,军队分南宫和北宫,基本上都是来自各地的郡兵,调入长安来,是用来护卫皇宫的,他们同样是远离故土,难道他们就不会前来守卫他们的帝王先生所说的这些,都不过是自己的担心而已,朕相信自己的士兵,他们会前往洛阳的,因为朕在哪里,他们就会在哪里。”卢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