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唐一品 > 分节阅读 490

分节阅读 490(1/2)

目录

万春倒是很沉的住气。”安市城外,卢照辞笑呵呵的望着对面的安市城。唐军大营内的动静根本就瞒不住对方,更何况,卢照辞也从来就没有想过要瞒住对方。可是到如今,杨万春仅仅是派出了几个人,前去通知几个城池之外,再也没有其他了。若是偷偷前往,也许卢照辞倒不会说什么,但是偏偏是光明正大的前往,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不出意外,这些出城报信的人也都被卢照辞的人捉住了。问的很清楚,这些人显然是得了对方的招呼的,交代的很详细,好像是生怕别人不知道一样。

“恐怕杨万春这小子心中也会是明白,这周围的几个城池没有人愿意和他交好,他派出的几个人恐怕也只是稍尽人事而已。他也是知道这几个家伙是不会听他的。毕竟让那几个城池的将领前来,有夺其兵权的嫌疑。”长孙无忌在一边笑呵呵的说道:“也因为如此,他才会派上几个士卒前往。反正这些人来了,杨万春固然很高兴,若是不来,杨万春也没有任何办法。陛下,依照臣之见,这几个士卒干脆将其全杀了,以威慑城中士兵。哼哼,或者让人大声宣扬,杨万春准备求救援兵失败,这样也是打击对方士气的好办法啊”长孙无忌脸上顿时露出得意之色。他为自己能想到这种计策赶到很高兴。

“杀为什么要杀这些人”卢照辞笑呵呵的说道:“我不但不会杀这些人,还会放这些人离去。大张旗鼓的让他们离去。然后告诉安市城,杨万春已经去求救援兵去了。”

“陛下之计甚妙。”李靖哈哈大笑道:“若是对方真的应邀前来,那对方的城池必然空虚,我军就能趁机取之,伤亡必定很少,还能积累经验,为攻打安市城做准备,二来,他们若是不来,我们再宣扬此事,安市城士气必然会受到打击。这样对我军也是非常有利的。所以不管对方来不来,我军都是占了很大的便宜。如此何乐而不为呢”

“陛下圣明。”长孙无忌笑呵呵的拱了拱手,脸上并没有丝毫的不悦之色。

东宫之争第四百五十一回攻城开始

第四百五十一回攻城开始

“陛下,英子城被攻破我军损失六千人。”

“陛下山城子城被攻破,我军损失八千人。”

“陛下,摩云山城攻破,我军损失九千人。”

“陛下,城子山城北攻破,我军损失两千人。”

“陛下,龙凤峪山城攻破,我军损失三百人。”

一个又一个的消息传了过来,大帐内众人面色凝重,但是到了最后,脸上却露出惊讶的神情来,望着跪在地上的士兵。

卢照辞分五路大军,由苏定方、程咬金、尉迟恭、薛仁贵、刘波五个人带领,分取五座城池,每人率军两万人,攻打一个由万人还没有到的城池,没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英子山城、山城子城、摩云山城、城子山城都被攻破,但是损失都是很大的,但是最后一个龙凤峪山城是五个城池中最难攻破的城池,没想到居然被攻破,而且损失是如此之小,这就让人惊讶了。

“刘波采取了何种战术”卢照辞皱着眉头问道。龙凤峪山城的主攻将领乃是刘波,对于刘波进攻这个最难攻下的山城,但是其所损失的人数居然是最少的,这就让卢照辞非常惊讶了,忍不住问道。其余的将军们也都望着探子,等候着对方的回答。

“刘将军驱民攻城。”探子毫不犹豫的大声说道。

“驱民攻城”众人面色一阵大变,但是都没有说什么。驱民攻城自古以来就有之,只是此举太过残忍,有些将领都不屑用之,没有想到,刘波这个家伙居然敢用之,不过众人对此也早就习惯了,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物,什么事情干不出来,驱民攻城虽然残忍了一点,但是能如此快速的拿下龙凤峪山城,也足见他的功劳了,更为重要的是,此举也可以为攻打安市城提供了好的经验不是。安市城周围可是有不少的安市城百姓,城中守军有不少的家属都是分布在安市城外的。驱赶他们去进攻安市城,或许能取得成功也说不定。

卢照辞也沉默了。驱民攻城这种做法是过于残忍了一点,想当年日本侵华的时候,鬼子就经常采取这种措施,弄得八路军损失惨重。这种方式虽然卑鄙了一些,但是不得不承认,能够使的对方束手束脚,根本发挥不了多少的战斗力。只是这样一来,日后史书上会如何评价自己呢卢照辞一想到这里沉默了。

“其他的将领是如何进攻城池的”李靖这个时候看出了卢照辞心中的迟疑,又转身问道:“本将知道城子山城离这里是最近的,一天的时间就能到达,为什么也和其他的将军一样,到现在才传来消息啊损失的人数也是很少的。你且说来听听。”这个时候,众人才记得在刚才的探报之中,还有一个只损失了两千人的战报。只是刚才大家被那个数百人的损失所震惊了,这个两千人的战报倒是没有注意到。这个时候被李靖说出来,众人想起来,在那种六千人以上的损失之中,这里还有一个两千人的损失,这可是不简单的事情啊难道这个薛仁贵也是如同大将军李靖一样,军神附体,进攻山城居然只是损失了两千人这对师徒难道都是逆天的人物。

“你且说说,薛仁贵是如何攻城的”卢照辞顿时也来了兴趣,赶紧问道。他刚才也沉浸在刘波的战果之中,倒是没有注意到薛仁贵的表现,现在看来,这个薛仁贵的表现也是相当不错的,才损失了两千人,也是是十分的难得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