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工业霸主 > 分节阅读 74

分节阅读 74(1/2)

目录

知,除非己莫为。你表面上自己只占了30的股份,背地里让彭少哲他们三个人各购买了6的股份,你以为我不知道彭少哲他们三个,怎么可能拿出6000块钱来买股份”

“他们不是说找熊立军借的吗”林振华解释道。

“我会相信吗”何海峰反问道。

林振华也笑了,他在解释的时候,就没指望何海峰会相信的。他笑过之后,说道:“就算少哲他们的钱是我帮他们借的,可是我们加起来也只有48呀,到不了控股的程度。”

何海峰一指杨欣:“你不会告诉我说,杨欣不是你家的人吧她那3,不算数吗”

何岚听到此话,又开始搞怪了,她对杨欣问道:“杨姐姐,你也是林哥哥家里的人吗”

杨欣红着脸说:“你爸爸是乱说的。”

何岚道:“你才是乱说的,我知道,你是林哥哥的爱人,对不对”

杨欣捏了一下何岚的手,说道:“你可别乱说,现在还不是呢。”

那头,林振华终于不再兜圈子了,他说道:“老何,其实,这件事也是公开的秘密。陈厂长、邹书记他们,对此应当都是很清楚的。谢处长也许不知道,不过,她只是不想知道,因为一旦知道了,日后如果出了事,她就要负责任了。没错,我的确是拿到了汉华实业的控股权,有了这个权力,我就可以放手地做事了。”

“我的问题就在这里,你在汉华劳动服务公司也能做事,还能不冒风险地拿钱,你为什么非要搞这样一个股份公司呢你一下子投入了几万块钱去认购股份,你就不担心有朝一日这些钱都被国家收走了吗”

林振华道:“我这样做,的确有些风险。但是,一个人生于天地之间,总不能不冒风险吧其实,我生性是一个不太敢冒风险的人,但是,时势逼人,我不能再这样安安稳稳地坐下去了。”

“为什么谁逼你了”何海峰好奇地问道。

“危机感啊”林振华说道,“老何,上次我从广州回来的时候,给小芳带回来一个索尼的小型单放机,小芳高兴得都哭了。说真的,那一刻,我也想哭。这么大一个国家啊,工业水平让一个小小的日本拉出去半个世纪,我们都是搞工业的,走出去有何脸面啊”

“这都是因为十年浩劫”何海峰用当时流行的说法解释道。

“没错,十年浩劫。整整十年时间,8亿人忙着斗私批修,而别人呢日本就不说了,韩国、新加坡,还有咱们的香港、台湾,一夜之间就成了亚洲四小龙。我从广州带回来的一个电饭煲,就是香港产的,连我们江南日报的记者都觉得稀罕。我的天啊,一个电饭煲而已,有什么技术含量,我们居然还要进口,居然还成为家庭是否富裕的标志。老何,你说说,咱们是不是都该找把车刀把脖子抹了,以谢国人”

何海峰苦笑道:“现在整个国家百废待兴,你说的这些,都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事已至此,也不能怪我们这些人吧”

林振华道:“历史已经成为历史了,十年浩劫已经过去了。机遇就在我们面前,就看我们能不能抓住。我这个人没什么大的本事,但既然历史让我来到了这个时代,我就要不辜负历史给我的这个机会。能够早一点起步,让国家早一点振兴,我个人冒点风险算得了什么”

“你想做什么呢”

“我想发展工业,我想让中国的工业产品享誉全球。无论是高端的卫星、飞机、高速铁路、高精密机床,还是最低端的衬衫、自行车、电饭煲,甚至于远在南非的运动会赛场上观众吹的小号,我都要让它们的身上印着adecha。没错,就是中国制造我的理想就是,要让中国制造横扫六合,让中国成为全球的工业霸主”

“工业霸主”何海峰喃喃地念叨着这个词汇,他的心里一根埋藏多年的心弦被拨动了。

没错,工业霸主,这是每一个中国的工业人心中的梦想。

20多年前,为了在钢铁产量上超英赶美,一个民族付出了血的代价,而最终只能铩羽而归。几年前,国家领导人也曾提出了建设“十个鞍钢、十个大庆”的宏伟构想,但事与愿违,一个积弱多年的国家根本无力承担这样大的建设工程,最终一场洋跃进只能草草收场。

经历了太多的挫折,有些人灰心了,觉得中国就是一个落后国家,就算再追赶100年,也仍然是远远地落后。在那个年代,即使是想象力最丰富的人,也不敢设想有朝一日中国的钢铁产量会超过全世界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更想不到“中国制造”这样一个词汇会成让各国政要谈之色变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然而,在这个小小的汉华机械厂,在密布中国的小乡镇、小县城里,有着无数像林振华这样人微言轻的普通工人,他们从手工敲打做起,从一个个小作坊、小企业做起,日积月累,默默地、顽强地追逐着一个工业强国的梦想

“小林,谢谢你。”何海峰郑重地说道,“大胆地去闯吧,世界是你们的”

“哥”

远处传来了林芳华尖锐的声音,话音刚刚落下,人就已经骑着自行车飚到了众人的面前。她跳下来车来,都顾不上支起脚架,只是把自行车往杨欣怀里一送,让她帮忙扶着,自己便一头扎进了林振华的怀里。

“出什么事了,小芳”林振华吓了一跳,连忙问道。

“哥”小芳抬起头来,满脸通红,眼睛里噙满泪水。她从随身的书包里掏出一封信,高高地举了起来:

“哥我考上了,我考上华青大学了”

096新斋有佳人

华青,我又回来了

林振华站在华青大学的南门口,只觉得百感交集。

华青大学的南门,似乎从来就没有变过。30年前的样子,与2011年的样子似乎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一定要找出一些不同,那就是南门外那条狭窄的马路,比30年后还要平坦得多。

当然,林振华也知道,没有改变的仅仅是南门而已。现在还是一片稻田的东门,在30年后将会崛起一片楼群,许多鼎鼎大名的网络公司,都会把自己的名字写在那些建筑物的顶上,并以此为荣。而这里的房价,也会飚升到3万块钱每平米的水平,一套三居室的价格,就相当于今天汉华厂的全部资产价值。

刚刚从北京站被接回来的新生们一个个拎着自己的行李,从大客车上走下来,用兴奋和胆怯的目光,打量着周围的一切。热情的老生们纷纷迎上前去,询问着新生们所属的系,然后帮本系的师弟师妹们拎着行李,带他们去各自的报道处报道。

林芳华和杨欣手挽着手从车上下来的时候,顿时产生了一种惊艳的效果。两个姑娘长相都算中等偏上的水平,加之在林振华的“富养女儿”思想指导下,两个姑娘的衣着都比较入时,与周围那些土里土气的农村孩子们形成一些差距,这就更加吸引众人的眼球了。要知道,华青可是一个男女生比例高达20比1的学校。千年之前,少林寺武术系招收13棍僧,外加一个白无瑕妹妹,人家的男女比才13比1。

所有正在迎新的老生们都冲上去了,纷纷扰扰地喊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